天方三字經

清代劉智仿主編史書

《天方三字經》是清代伊斯蘭教學者劉智仿《三字經》而做的伊斯蘭教啟蒙讀物。

內容簡介


目的是教育幼童(“爾小子”)“學孝順,事親師,明長幼,別尊卑,知禮讓,習禮儀,謹言動,慎非為”。幼童學完阿拉伯文字母后誦讀。
清代伊斯蘭教學者劉智仿《三字經》而做的伊斯蘭教啟蒙讀物。

全文

天地初,萬物始,有至尊,曰真主!
統乾元,運理氣,分陰陽,化天地,
奠山川,茁草木,定災祥,彰日月。
騰鳥獸,躍魚鱗,萬類備,乃造人。
畀以智,賦以靈,故人為,萬物精。
降聖人,傳大教,教吾人,明大道。
大道明,方謂人。大道昏,不如禽。
爾小子!方有知,學淺近,莫深思。
學孝順,事親師,明長幼,別尊卑。
知仁讓,習禮儀,謹言動,慎非為。
稍有進,語汝道。道難言,設喻告。
道之原,真主賜,非造成,惟人事。
道之先,念真言。朝謹畏,夕惕虔。
物非主,惟真主。穆罕默,主差使。
道之心,念真經,有聖諭,理分明。
凡萬物,皆有心,真經心,雅西音。
道之光,語真詳。道之暗,語濤張。
真致福,謬招傷,惟魔崇,附荒唐。
道之狹,不禮拜,自毀宅,如懈怠。
聖人云:拜如柱,立則興,棄則覆。
道之美,潔凈哉,禮潔身,課潔財。
道之法,畏望間,畏主罪,望主憐。
道之禮,知是非,是則近,非則違。
道之尊,時念主,旦及暮,勿暫阻。
道之膚,須知恥。夫恥也,道一支。
道之果,持齋戒。齋戒者,蔽火械。
道之種,時習學。惟學人,品高卓。
爾小子!須謹聽:習學問,為主命!
凡為人,俱當效,無男女,無老少。
道之葉,是慎獨。道若裸。慎其服。
真經云:慎得遂,後世途,慎作費。
道之髓,識歸旨。歸旨明,萬功啟。
道之根,在誠意,意既誠,百為濟。
道之宅,穆民心。穆民心,主之闕。
爾在道?道在爾?若人間,爾對此:
吾與道,道在我!無恍疑,無適莫。
人問道,有幾宗?爾對曰:有五宗,
隨從者,神之道;受庇者,聖之道;
准聽者,穆民道;革黜者,姦邪道;
等待者,異端道。吾所履,至聖道。
道之綱,信以心。道之目,行於身。
修天道,勤五功;盡人道,敦五倫。
道如光,在人心,以認主,無形象:
述道己,休思止,須講明,認主理。
主無方,亦無體,無狀式,無比擬。
主無二,乃獨尊,帝之帝,君之君。
任行止,命死生,亘今古,無變更。
問爾是,穆士林?爾但云:謝主恩!
再問爾,自何時?爾但曰:自約期。
約期雲,是何義。面命時,有諄諭:
予主乎?對曰是!化萬生,衣祿賜。
有逆者,謬曰否,諸外道,從茲有。
吁小子!宜知事,教誨言,須謹記。
仰觀天,俯察地,天地中,人為貴。
人之貴,因有靈,參造化,鑒本身。
身原無,今有之,既有之,將又歸?
識參此,屬誰為?有主宰,誰敢疑?
思爾身,既有主。應領命,聽安處!
主命汝,以五事:時念主,絕邪思;
日五禮,卻塵世;歲月齋,止欲嗜;
富捐財,施仁義;朝天房,驗誠志。
統聖凡,括愚智,此五者,毋庸易。
始七歲,即令知。教習儀,在親師。
十五歲,事在己,自奉行,無推委。
主有諭;汝切記,遵有賞,悖有罪。
禮拜功,為首命,萬行根,履真徑。
開天鑰,障火屏,滌罪泉,明冢燈。
禮之法,外六儀:用凈水,服凈衣,
立凈處,居正時,心屬意,面向西;
艾六件,拜內儀:贊主啟,身直立,
誦真經,躬平脊,下叩首,末跪畢。
凡禮拜,宜整肅,失則沐,脫則浴。
爾須知,沐四制:一洗臉,自髮際,
至下頜,及耳墜。須密者,掐須內。
二洗手,至胳肘。三抹頭,四一有。
四洗足,至踝骨。宜仔細,勿怠忽。
再須知,浴十制:一洗手,至腕節。
二念名。三刷齒。四漱口。五凈鼻,
抹耳項。洗兩便,掐須髯。揚指遍。
每一體,洗三遍。次第明,莫教亂,
壞沐者,十八事;自後者,糞蟲氣,
自前者,溺與瀝,血與淋,精與液。
顯見者,血與膿,傷瘡水,嘔吐盈。
隱微者,狂暈醉,拜中喧,倚物睡。
沐禮畢,講浴功。浴之由,十二宗。
五主命,四聖功,一典禮,二任從。
樂精出,夫婦共。寢睡時,有遺夢。
月經已,生產凈。此五宗,為主命。
聚之日,會之期,識之日,戒之時。
此四浴,為聖儀。典禮者,浴亡屍。
幼者少,逆者順,浴或否,從所任。
凡脫浴,有三制:一漱口,二凈鼻,
水遍身,毫無棄。經產者,同此儀。
經產時,止七事。不拜齋,不人御,
不謁朝、不入寺、不捧經、不讀制。
除此者,余無忌。既凈已,沐浴之。
凡主命,有二義:曰正制,白副制。
正制者,人人事,一人廢,有關係。
若齋拜,若施濟,若覲朝,若學習;
副制者,責唯備,一人遵,眾無事:
若殯禮,如慰嚏,若答安,如問疾。
古今聖,十二萬,零四千,道闡半。
至吾歸,穆罕默,道大全:有因革。
吾聖歸,配賢繼,補白克,歐麥利。
歐思茫,及爾畢。此四配,代傳位。
四配已,四賢居,吾班首,哈納非。
此四賢,人各遵。不相雜,方謂純?
四賢傳,皆聖道,有深淺,有微妙。
賢之傳,傳於聖,聖之傳,自四侍。
侍與主,中有機,主所隱,人莫知。
道無盡,理無窮,能體貼,觸類通。
爾小子,熟識此。初學人,可已矣。

版本信息


有兩種主要版本。一為袁國祚註解本,名《天方三字經註解》,或《天方三字經註解淺說》,系袁續刊劉智著述時作,內有袁注和嘉慶十四年(1809)序,有同治九年(1870)鎮江清真寺刊本;一為馬復初增編重刻本,由原編《天方三字幼義》和馬復初增編《續天方三字經》合成,咸豐八年(1858)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