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血漿的結果 展開
  • 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
  • plasma

血漿

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

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血漿相當於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血漿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呈淡黃色液體(因含有膽紅素)。血漿的化學成分中,水分佔90~92%,其他10%以溶質血漿蛋白為主,並含有電解質、營養素(nutrients)、酶類(enzymes)、激素類(hormones)、膽固醇(cholesterol)和其他重要組成部分。血漿蛋白是多種蛋白質的總稱,用鹽析法可將其分為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三類。

血漿是血液的細胞外基質。血漿的組成及其複雜,包括蛋白質、脂類、無機鹽、糖、氨基酸、代謝廢物以及大量的水。血漿蛋白是血液中最重要的基質蛋白。

簡介


血漿為血細胞的細胞外液,是機體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溝通機體內、外環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血漿的成分受機體的代謝活動和外環境的影響可發生相應變動,但在正常情況下,機體通過各種調節作用使血漿的成分保持相對恆定。當機體患病時,血漿中的某些成分變動可超出正常範圍,因此測定血漿成分,可為某些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

主要成分


血漿(Plasma)是血液的液體成分,血細胞懸浮於其中。
血漿蛋白質的功能有: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組成血液緩衝體系,參與維持血液酸鹼平衡;運輸營養和代謝物質,血漿蛋白質為親水膠體,許多難溶於水的物質與其結合變為易溶於水的物質;營養功能,血漿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可用於合成組織蛋白質或氧化分解供應能量;參與凝血和免疫作用。血漿的無機鹽主要以離子狀態存在,正負離子總量相等,保持電中性。這些離子在維持血漿晶體滲透壓、酸鹼平衡、以及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血漿的各種化學成分常在一定範圍內不斷地變動,其中以葡萄糖、蛋白質、脂肪和激素等的濃度最易受營養狀況和機體活動情況的影響,而無機鹽濃度的變動範圍較小。血漿的理化特性相對恆定是內環境穩態的首要表現。

蛋白質

用鹽析法可將血漿中的蛋白質分為白蛋白、球蛋白和纖維蛋白原三部分。其中白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其次,纖維蛋白原最少。
①白蛋白分子量約為69000,數量很多。在形成血漿膠體滲透壓及轉運某些
血液組成
血液組成
小分子物質和脂溶性物質方面發揮主要作用。
②用電泳法又可將球蛋白進一步分為α1、α2、β和γ球蛋白。α1球蛋白與糖結合形成糖蛋白;α2球蛋白可以與維生素B12、膽色素等多種物質結合形成結合蛋白質;β球蛋白主要與脂質結合形成脂蛋白,血液中的脂質大約有75%是與β球蛋白結合的。γ球蛋白具有酶的活性,還參與抗體的形成。人體大部分免疫球蛋白是γ球蛋白,與特異性免疫有密切關係。
③纖維蛋白原分子量約400000,分子呈細長形,平時溶解在血漿中,是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重要物質。

電解質

血漿中的電解質由陽、陰離子組成。陽離子主要為鈉離子,陰離子主要是氯離子。血漿中的電解質是產生血漿晶體滲透壓的最主要成分。
人體各部分體液中電解質的含量(mmol/L):
陽離子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
鈉離子14214512
鉀離子4.34.4139
鈣離子2.52.4<0.001(遊離)
鎂離子1.11.11.6(遊離)
總計149.9152.9152.6
陰離子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
氯離子1041174
碳酸氫根242712
磷酸氫根/磷酸二氫根22.329
蛋白質(mEg/L)140.454
總計149.9152.9152.6

理化性質


比重和粘滯性

血漿的比重是1.025~1.030,血漿的粘滯性是1.6~2.4(水的粘滯性為1)。血漿的比重與粘滯性
血液組成
血液組成
都與血漿蛋白的含量有關。

滲透壓

如果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不同,水分子將從溶質少的一側向溶質多的一側移動,這種現象稱為滲透。在滲透現象中,高濃度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稱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顆粒數目成正比,通常以溶質的顆粒濃度1mol/L作為滲透壓單位,稱為滲透單位(Osm)。1mol/L的葡萄糖的滲透壓為1Osm;NaCl因為可以在水中解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因此1mol/L的NaCl的滲透壓為2Osm。
血漿總滲透壓313mOsm,相當於7個大氣壓(533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其中膠體滲透壓不超過1.5mOsm/L(25毫米汞柱),其餘為晶體滲透壓。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這些物質絕大部分不易透過細胞膜,所有細胞外液晶體滲透壓的相對穩定,對於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從而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及其功能極為重要。血漿蛋白的分子量較大,不能通過毛細血管壁,組織液中蛋白質含量低於血漿,因此,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於組織液。儘管血漿膠體滲透壓正常值雖然僅為1.5mOsm,但對於維持血管內外的水的平衡卻極為重要。如果血漿白蛋白含量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將下降,這會導致組織液迴流減少形成水腫。

pH值

正常人血漿的pH為7.35~7.45之間。其能保持在這麼狹小範圍內的主要是因為在血漿和紅細胞內均含有數對重要的緩衝對。例如:血漿中的碳酸氫鈉/碳酸、蛋白質鈉鹽、蛋白質、磷酸氫鈉/磷酸二氫鈉等。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鉀鹽/血紅蛋白等。這些緩衝對可以將一般的酸鹼物質對血漿pH的影響大大降低。

區別


血漿是離開血管的全血經抗凝處理后,通過離心沉澱,所獲得的不含細胞成分的液體,其中含
沒有凝固的血
沒有凝固的血
有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原能轉換成纖維蛋白,具有凝血作用),若向血漿中加入鈣離子,血漿會發生再凝固,因此血漿中不含遊離的鈣離子。血清是離體的血液凝固之後,經血凝塊聚縮釋出的液體,其中已無纖維蛋白原,但含有遊離的鈣離子,若向其中再加入鈣離子,血清也不會再凝固。此外,血漿與血清的另一個區別是: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的凝血產物。另外,血清中含有特異性免疫抗體(如抗毒素或凝集素)的免疫血清(抗菌素血清)。

數據測算


血漿清除率

血漿清除率在腎臟生理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為它提供了一個評價腎臟排除某種物質能力的指標。它指腎臟在單位時間(一般指每分鐘)內能將多少毫升血漿中所含的某物質完全清除出去,這個被完全清除了某種物質的血漿毫升數就稱為該物質的血漿清除率(ml/min)。
U(尿中某物質的濃度mg/100ml)
V(每分鐘尿量ml/min)
P(血漿中某物質的濃度mg/100ml)
現以菊粉(菊糖,I)的清除率為例,再進一步說明之。菊粉是一種多糖,分子量約5200,對人無害,由於它分子量不大,故在血中經腎小球時可被濾過,在腎小管不被重吸收也不被分泌。
測定菊粉的清除率時,給機體緩慢靜脈滴注菊粉溶液,使其在血漿中的濃度保持在1mg/100ml,然後開始收集受試者的尿若干分鐘,再計算每分鐘的尿量(V,ml/min),並測定此尿中菊粉的濃度(U,mg/100ml)。
如測得V為1ml/min U為125mg/100ml
P為 1mg/100ml
菊粉的清除率CI為125ml/min。
這裡需要指出,所謂每分完全清除了某物質的血漿ml數,僅是一個理論的推算數值。實際上,腎臟並不一定把某一毫升血漿中的某物質完全清除掉,可能僅清除其中的一部分,只是,腎臟在每一分鐘所清除該物質的量相當於多少毫升血漿中所含該物質的量。

測定GFR

腎臟每分鐘排出某物質的總量(U·V)應該等於腎小球濾過量與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量和分泌量的代數和。如果某一物質既不被重吸收也不被分泌,那麼此物質的血漿清除率就是GFR。菊粉就是符合這個條件的物質。從理論上講,可以應用下列公式:
U·V=F·P-R+S
F 代表每分鐘濾過的血漿量,即GFR
R 代表重吸收量
S 代表分泌量
與菊粉的血漿清除率公式一樣,CI=GFR=125ml/min。

功能推測

通過GFR的測定,以及其它物質血漿清除率的測定,可以推測哪些物質能被腎小管重吸收,哪些被腎小管分泌。當然,這些物質必須是可以自由通過濾過膜的。如尿素和葡萄糖的血漿清除率均小於Cl,尿素為70ml/min,葡萄糖為0,說明尿素部分被重吸收,而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但是,不能由此推斷該物質不存在分泌,只要重吸收量超過分泌量,其血漿清除率仍可小於125ml/min;如重吸收量等於分泌量,其血漿清除率也可以等於125ml/min;如某物質重吸收量小於分泌量或無重吸收時該物質其血漿清除率大於125ml/min。

腎血流量測定

如果血漿中某一物質(其濃度為P),在經過腎循環一周后即通過濾過和分泌兩過程可以完全被清除掉,即該物質在腎靜脈血中的濃度接近於0,該物質每分鐘從尿排出的量(U·V),應等於該物質每分鐘通過腎臟的血漿中所含的量,即Ⅹ代表腎臟的血漿流量。
如碘銳特和對氨基馬尿酸鈉就是符合這個條件的物質。因此這兩種物質的血漿清除率可以代表血漿流量,據計算人體腎血漿流量約為660ml/min。GFR和腎血漿流量之比稱之為濾過分數。
從腎血漿流量,再根據紅細胞比容,就可以計算出腎血流量。
腎血流量約1200ml/min,約佔心輸出量的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