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道情

金華道情

金華道情又稱唱新聞、勸世文。是一種浙江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它與杭州小鑼書、溫州鼓詞、寧波走書、紹興蓮花落合稱為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種。從明朝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金華民間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它是一人多角色坐唱式單擋說唱藝術。唱一段加幾句說表,配上簡單的動作,即所謂"藝人一台戲,演文演武我自己"。伴奏樂器極為簡單,僅一個情筒和兩塊竹板。金華道情是最受金華民眾歡迎的一種傳統民間曲藝形式。道情在金華流傳可考的歷史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聯合申報的“金華道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71 Ⅴ-78。

歷史淵源


道情是我國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傳統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金華道情是舊時代盲藝人艱難生存狀況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產物。在交通阻塞、信息封閉的年代,走村串戶的曲藝藝人充當著信息的媒介,成為舊時代農工士商、村夫民婦接受教化、享受藝術的主要來源;在抗日戰爭時期,金華道情是新文人喚醒民眾的號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金華道情繼續為我國經濟建設鼓吹吶喊。金華道情是下里巴人,在漁鼓和簡板“吉彭吉彭吉吉彭”的熱鬧聲里,金華道情譴責邪惡,勸人為善;金華道情始終以大團圓結局,給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一種生活的信念和期盼。經過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傳承與創造,金華道情的藝術寶庫已經異常豐富。道情是慳鏘的,很少有一種曲藝形式能像金華道情這樣,富有幾百個曲目,其故事都源於金華民眾的生活經歷,取材於發生在金華的社會新聞。
正是這樣一種民間曲藝,在現代藝術、現代生活的衝擊下將曲終人散,將飛快地從我們眼前消失。
道情源於唐代宮廷音樂,南宋時始製作情筒簡板作演唱的伴奏。元代散傳各地后演唱形式也不相同,鄭板橋曾創作散曲型《道情十首》供人演唱。道情於明末傳入金華后,在婺地生根演化並定型,其後流傳金華八縣和衢州、麗水及贛東、閩西北一些山鄉。
清代初年,金華已有藝人將明崇禎三年(1630)發生在竹馬館向家園的一樁傳奇命案編成《悔親記》傳唱。至清道光至光緒年期間,金華道情較為興旺,如金華城區名藝人玉棟唱的《悔親記》、《釣魚記》、《七頭記》、《雙珠花》、《皇涼傘》等,自道光、同治咸豐到光緒年間,久唱不衰。
光緒後期,玉棟徒弟邢兆蘭曾在金華縣衙做過代理師爺,熟悉衙門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學唱道情后,就把發生在當地的傳奇公案編成《尼姑記》、《金鐲記》、《胡牌記》、《柯柳記》、《販士記》等等傳唱。在這前後,金華不少藝人以衙門案件、社會新聞,民間重大事件編成道情演唱,如發生在金華城裡默相巷的《陰陽堂》、發生在金華城南五里牌樓的《雙情義》、府上街的《七頭記》、蓮花井的《雙獅子》、游宅街的《尼姑記》、湯溪的《燒山記》,以及明代發生在羅埠的《金鳳冠》等等。僅金華城區及周邊鄉村的就有40多本,包括金華八縣的有近100個曲目。

藝術特色


表演形式
金華道情以唱為主,說表為輔。演出中,正面人物一般用金華官話代言,而反面人物則用當地方言。演唱者能同時扮演男女老幼各種不同人物的聲腔,學各種動物的叫聲,繪聲繪色,惟妙惟肖,如身臨其境;因金華一帶方言複雜,演唱時夾雜許多方言土語,充滿鄉土氣息,引人入勝。 
伴奏樂器
漁鼓
金華道情演唱時用的道具是漁鼓(又稱情筒)和簡板。漁鼓是毛竹製成的筒狀器物,中間打通,一頭綳上豬油皮(膜),套上布環,將豬油皮(膜)繃緊,用手指輕輕彈擊於繃緊的豬油皮上,能發出“膨膨”的聲音;簡板是用剖開的竹子做的,兩條毛竹片,每條寬約1.5厘米,長50厘米,上部3厘米處用火熏,使之向外彎出,呈龍鬚狀。用時兩條竹片稍長為上,稍短為下。主要配以節奏,使演唱時更具韻味。演唱者左手握兩片竹板,臂腋間夾一個漁鼓,右手拍鼓筒,左手打竹板,口中唱白兼用,發音似口技,說唱有板有眼,繪聲繪色。 
唱腔特點
金華道情演唱時,音調多採用徵調式,結構完整,有頭有尾,節奏多樣,可緊可慢,也可適中。唱腔分為“平調”、“悲調”、“哭調”等,其中平調音域平緩,節奏穩健,多用於敘述故事情節的大段唱腔;悲調低沉凄涼,如泣如訴,多用於描述人物痛苦的遭遇;哭調模仿女性哭泣,主要用以強化人物的悲傷心情,渲染悲劇氣氛。 
曲調特徵
金華道情表演
金華道情的曲調旋律,基本屬於中速而下行,很少有高亢、昂揚、強烈之音,偏有低沉哀傷之腔。如泣如訴,比較原始,未正式形成各種板式,變化亦不多,煞尾時照例有兒句散板。舊社會盲藝人生活困苦,沿村賣唱,跡近乞討,是金華道情曲調帶有哀怨愁苦之音的原因。

流行地區


金華道情主要流行於浙江省金華市及周邊的衢州、麗水、義烏、浦江、東陽、武義、蘭溪等市縣。 

曲藝價值


金華道情是金華民間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弘揚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著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的功能作用。 

重要演出


葉英盛表演金華道情
金華道情
金華道情
2015年7月27日,浙江曲藝優秀傳統曲目傳承展演活動在紹興蓮花書場隆重開演,金華市非遺中心帶領金華道情應邀參演,並獲得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2017年8月15日,金華市非遺館“明月書場”(城隍廟內)舉辦金華曲藝走進明月樓社區展演活動。

代表曲目


這些道情曲目經過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在傳唱中不斷加工完善,情節曲折、起伏跌宕,人物個性鮮明,語言豐富多彩,如《雙珠花》中形容女主人公王鳳英的漂亮,王鳳英走過金華大街,引得兩邊店鋪中人翹首觀看:
“剃頭師傅看到王彩英,手拿剃刀無定準,沙啦啦,沙啦啦,把個公郎(男人)兩邊眉毛颳得禿禿平。
打鐵師傅看到王彩英,手拿鐵鎚無定準,打啥鐵器弄不清,菜刀打成棺材釘。
箍桶師傅看到王彩英,尿桶的兩隻“兩朵”全截平,只好把尿桶改飯甑
裁縫師傅看到王彩英,手拿剪刀無定準,截起長褲變圍裙,衣衫領口開到背脊心。”
可謂別具一格,更具藝術性。

傳承保護


從全省30多個曲種乃至全國數百個民間曲藝種類看,像金華道情這樣在一個地區範圍,有那麼多以發生在當地故事編唱的曲目,實屬罕見。這些口頭文學作品是金華八婺寶貴的文化遺產,隨著民間藝人的減少,亟待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