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歲

網路用語

徠九千歲,是指90后和00后的並稱,這些人往往能製造出大IP現象,也會締造出高收視率,這導致很多影視作品會迎合這類群體的喜好,帶有一些貶義。

釋義


90后和00後作為從小被污名化成長起來的兩代人頭上又多了頂新帽子——九千歲。部分人士將90后00后評為九千歲,將他們觀看討論《擇天記》等玄幻作品稱為九千歲審美。
九千歲=9000歲=90、00后。
“非主流”、“腦殘”、“殺馬特”、“火星文”這幾個標籤大部分90后應該都不陌生,九千歲雖然只是兩個年代的群體的並稱,聽上去似乎不像前幾個那樣充滿貶義,但這個詞卻也被大加批判了一番。根據一些批評的說法,九千歲是一個只站CP就可以屠榜的群體。

出處


九千歲出處文章
九千歲出處文章
九千歲的說法出自《融梗、九千歲、屠榜......看不懂的“新詞奇象”為何泛濫?》這篇文章,文章提到如今的電視劇,尤其是偶像劇為了取悅這些主流觀眾,用不斷的“新梗”、“CP”來取悅他們,製造大量“文化垃圾”,而這些90后、00后則要此負責。
文章說,“九千歲極難取悅。他們看得透融梗、撞梗,戳得穿摳像、倒模。但只要九千歲站定CP,那些IP就有屠榜可能。”說得90后和00后就好像沒腦子一樣。
這篇文章里還有一句話:九千歲,一個詞盡顯對收視率的無底線迎合。

觀點


網友

其實作為影視產品,如果完全不在乎收視率也並不現實,追求收視率並不意味著底線盡失,畢竟締造神話收視率的大劇《人民的名義》,九千歲們也是觀看的主力軍。所以,這樣貿貿然就把鍋甩給了90后和00后,大家紛紛表示嫌沉,不背。
徠網友@透明deer表示:“想當年,我們80后一代就是從小被diss長大的,現在自己大了,希望也能將心比心地少diss人家90后,00後幾句。什麼資本的選擇、市場的選擇,其實都是時代的選擇。”
90后@M-aiLu-M說的同樣很棒:“別對這個社會抱以太大的惡意,也別太過自視甚高,90后、00后又怎麼了?我們積極向上,對喜歡事物抱以最大的的熱情,我們無所畏懼,年輕勇敢,何來垮掉一說?”

專家

喻國明
喻國明
2017年,5月10日,人大教授喻國明發布了一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喻國明對此提出了批評,他認為90后也好00后也好,每一代年輕人的審美和喜好不應該被粗暴對待,他們的愛好,無非代表了這個時代年輕人普遍的喜好和交流方式,而輿論則更應該尊重個體表達並鼓勵年輕人有所表達。
他認為關於“九千歲”的說法,就是一些“過來人”為顯示自己的優越感而發出的。僅僅因為90后們為了追求新鮮感,創造了一些新鮮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就要對他們進行“口誅筆伐”。而這些自以為是“智者”的成年人,僅僅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罷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的錯覺。
文章發出后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點贊”網友主要以年輕人為主,他們認為喻國明站在他 們的立場上為年輕人們平了反,有90后表示這一代年輕人成長在網際網路時代,權威對於他們是去魅的,因此90后和00后的直率表達可能會對人造成不適。也有網友表示,其實現在00后遭遇的批評和曾經的70后、80后沒有什麼區別。各個時代的年輕人其實一直都會遭到一些鄙視和反對,很多人無法正確看待新生事物的發展。也有人表示,針對90后00后審美的觀點交鋒,實則反應了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對於新事物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