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
中藥
雄黃,中藥名。為硫化物類礦物雄黃族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分佈於湖南、貴州等地。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之功效。常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礦物。
辛味,性溫。
歸肝、大腸經。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
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1、治蛇纏瘡及蛇、蜂蠆、蜈蚣、毒蟲、顛犬所傷:雄黃為末,醋調徐,仍用酒服。(《世醫得效方》)
2、治赤鼻:雄黃五錢(用透明成塊,無石,紅色者為佳),硫黃五錢,陳小粉(真正者)。共研細末,合一處,用乳汁調敷。(《攝生眾妙方》)
4、治腹脅痞塊:雄黃一兩,白礬一兩。為末,麵糊調膏攤貼。(《本草綱目》引《集玄方》)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熏塗患處。
內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婦禁用。
採挖后,除去雜質。
雄黃粉:取雄黃照水飛法水飛,晾乾。
產於湖南慈利、石門,貴州郎岱、思南。
為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深紅色或橙紅色,條痕淡橘紅色,晶面有金剛石樣光澤。質脆,易碎,斷面具樹脂樣光澤。微有特異的臭氣,味淡。精礦粉為粉末狀或粉末集合體,質鬆脆,手捏即成粉,橙黃色,無光澤。
1.《本草綱目》:“雄黃,乃治瘡殺毒要葯也,而入肝經氣分,故肝風,肝氣,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泄痢,積聚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為水。而方士乃煉治服餌,神異其說,被其毒者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