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海
特提斯海
特提斯海(Tethys),是指形成今天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古海域。
這一古海域在古大陸形成之前曾經出現過。後來,在古大陸形成和分裂過程中,不僅伴隨著喜馬拉雅山的形成而登陸,而且形成了今天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
1893 年奧地利地質學家E.修斯創用特提斯一詞,其源於古希臘神話中河海之神妻子的名字。由於類似其殘存的現代歐洲與非洲間的地中海,故又稱古地中海。現代地中海是特提斯海的殘留海域。
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后,一般將這一海區稱為特提斯洋,代表南北兩大陸間具洋殼基底的海洋及其兩側大陸邊緣不同深度的海域。同時,根據發展歷史和位置的不同,將三疊紀以來發展起來的特提斯洋,與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區分開來。
古特提斯洋,也稱“第一特提斯”、“永久特提斯”或“古生代特提斯”。對其範圍大小,尚有不同認識。一些學者根據奧陶紀以來,認為在中南歐一帶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隨著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相接,這一洋區閉合。另一些學者考慮到尚未發現真正的洋殼物質,認為這一海域屬於古歐洲大陸範疇;也有人認為應屬於岡瓦納大陸的邊緣海區,稱之為“中歐洋”。古特提斯洋東段,其主體大致自伊朗和阿富汗北部,經中國西藏喀喇昆崙山和瀾滄江,轉入中南半島。有人認為,中國昆崙山、秦嶺和祁連山地區也都屬於古特提斯洋範疇。古特提斯洋東段地質經歷比較複雜,不同地區洋殼形成的時代不同,規模也不盡相同。晚三疊世或侏羅紀時,這一可能自前寒武紀晚期(震旦紀)即已出現的古洋區已經消失。
早、中三疊世時,特提斯洋區開始下陷,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時,洋區進一步開裂,以蛇綠岩套為代表的洋殼開始形成,但其範圍與早、中三疊世時不盡一致。侏羅紀中、晚期至早白堊世時,洋區普遍強烈沉降,大洋擴張,內部構造分異和岩相厚度變化明顯,原有的碳酸鹽台地崩塌,洋殼繼續形成。白堊紀中期,由於大西洋擴張和印度陸塊向北漂移,特提斯洋開始萎縮。早第三紀特提斯洋大部封閉逐漸上升為高峻的山系,局部殘留了一些內海(黑海、地中海和裏海西部),直至現代。
關於中美洲加勒比地區,諾伊邁爾和近代一些學者都認為屬於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在 2.8 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個海橫貫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非常溫暖,是海生動、植物發展茂盛的地域。
那時特提斯海的南北兩側是被它分裂開來的原始古陸。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二疊紀晚期,地球上南、北兩塊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塊。印度板塊分離出來以後,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特提斯洋殼受到強烈的擠壓,不斷發生褶皺斷裂和上升。到距今 40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出露海面。
1885 年,德國學者 M·諾伊邁爾提出在中生代存在一個東西向赤道海洋的設想,稱為中央地中海。1893 年,奧地利學者 E·修斯認為中央地中海為一廣闊的深海區,改稱特提斯。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后,這一海區被稱為特提斯洋。一般將古生代的特提斯洋稱古特提斯洋或古生代特提斯;而三疊紀后的特提斯洋稱新特提斯洋或中生代特提斯。
一些學者根據其研究認為,在中南歐一帶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隨著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相連接,這一洋區趨於閉合。新特提斯洋位於古特提斯洋以南,分佈於現代歐洲南部、非洲北端、小亞細亞和伊朗南部、中國西藏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和印度尼西亞一帶,與古太平洋相通,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區。
根據資料介紹,在古生代,大陸只分成南北兩個原始古陸,中間相隔的是比現在太平洋大得多的特提斯海。特提斯海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印度;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在二疊紀晚期,到距今 65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喜馬拉雅地區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個高原地區海洋歷史的結束。
地質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消失的特提斯海與歐亞大陸最後銜接的位置,在以前的數次科考中,科考隊現在到達的地方普遍被認為是特提斯海向歐亞大陸俯衝最後留下的介面,因為這個古特提斯洋殘跡自歐洲阿爾卑斯、阿爾巴阡山向東經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穿過中國藏北與藏東,再急轉至川滇西部,然後伸向中南半島,它的走向與金沙江比較吻合,因此將這個兩個大陸縫合得非常狹長的地帶稱為金沙江縫合帶。雖然這仍有待於多方面的考證,但是今天在這個位置上,科考隊發現了許多屬於古海洋及大陸板塊碰撞情況下產生的許多超常物質。
地質學家發現,這一時期以前沉積的地層開始時是一些淺綠色和灰綠色為主的碎屑岩,其間夾有煤層。這表明,那時候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繁茂。高大的蕨類、種子蕨、蘇鐵等植物組成了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中則遊盪著各種喜暖喜濕的動物。在森林邊緣以及森林間的窪地上河流縱橫,湖泊和沼澤星羅棋布,水邊生活著一些大型的兩棲動物、似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中的假鱷類。這樣的景觀可能一直持續到三疊紀的晚期。到了侏羅紀早期,氣候開始發生了變化,乾熱的氣候取代了過去的溫濕氣候,這可由堆積下來的地層轉為了紅色地層,其中的化學成分富含鈣質膠結以及氧化鐵的普遍存在而等到證明。這樣的氣候當時是普遍的、全球性的。這種氣候條件無疑更加適合於完全脫離了水體限制、喜歡熱和乾旱的爬行動物的發展。恐龍類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始成為地球上陸地生態環境的統治者的。
大量的化石證明,這個時期恐龍的屬種類別還不很多。這些原始的恐龍包括小型的獸腳類、古腳類以及原始的鳥臀類、腔骨龍、祿豐龍、賴索托龍等是它們的代表。這些早期的各類恐龍分別是那些在後來的日子裡統治地球 1 億多年之久的五花八門的恐龍的先驅,是侏羅紀、白堊紀各類恐龍的祖先。由於發現於這個時期的各個陸塊上的恐龍化石非常一致,科學家推測當時的恐龍動物群是世界性的,因此把這個動物群稱為環特提斯海恐龍動物群。含相關恐龍化石的地層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都有發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化石地點有南非的卡魯盆地和賴索托,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德克薩斯州的肯亞特和紐瓦克,還有阿根廷的可拉魯德、印度的孔塔和我國雲南的祿豐盆地。
至從E.Suess提出特提斯構造后,特提斯構造域便成了人們了解地殼運動的窗口,研究地殼運動的搖籃。
在實地考察過程中,人們在喜馬拉雅山地理地質區域發現了許多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
於是,人們提出了喜馬拉雅山地理地質區域由古海域登陸形成的構想。
後來,人們效仿E.Suess對特提斯構造域的命名,再次借用“特提斯”一詞,把形成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古海域命名為特提斯海(或特提斯洋)。
特提斯海是針對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出現和存在而假設的史前海域,而不是針對整個特提斯構造域而言的。
由於後來的研究者和理論工作者不知道特提斯海產生的含義和針對性。在研究和著書立說過程中,他們望文生義,不僅把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與整個特提斯構造域地質混為一談,而且把特提斯海、特提斯構造域、地中海混為一談,從而把特提斯海搞成了特提斯洋。
現代地學理論認為,在古大陸時期,古大陸只有西部連接著,古大陸的中東部被特提斯洋分為南北兩部分,特提斯洋嵌入古大陸的中東部,西與今天的地中海東部相接,東與今天的太平洋西部連通,呈向東開裂的喇叭口大洋。
科學的特提斯海:
地球的結構和記憶表明,澳大利亞陸塊先定居紅海,后定居阿拉伯海,再定居孟加拉灣,將來還會定居北海灣,……
從澳大利亞陸塊的移動可以看出,相對今天的海陸結構而言,今天的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島嶼、北海灣-南海海域、長江流域,將來將取代今天印度半島-喜馬拉雅山山脈-青藏高原的地理方位地質結構史和海陸分佈史、緯度史。
簡單地說,今天的喜馬拉雅山地理地質區域,由類似今天的河內-北海灣-南海海域地質登陸演化而成。
可見,今天的北海灣-南海海域的地理方位地質結構、海陸分佈史和緯度史,就是現代地學界苦苦探索了幾十年的特提斯海的再現。
特提斯海和特提斯洋的區別:
經過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相對今天的海陸結構而言,形成今天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古海域,曾經有著類似今天北海灣-南海海域的地理方位地質結構史、海陸分佈史和緯度史,由類似今天的北海灣-南海海域登陸演化而成。
沿用今天我們對北海灣-南海海域的習慣稱謂,我們可以把形成喜馬拉雅山海洋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的古海域,叫做“特提斯灣”或“特提斯海”,但不可稱之為“特提斯洋”。
稱謂上的變遷:
相對今天的海陸結構而言,特提斯海曾經有著類似今天北海灣-南海海域的古地理方位地質結構史和海陸分佈史,緯度史。
至從板塊論產生后,由於現代地學界不懂得地殼運動形式,不知道地殼運動通史,把特提斯海錯誤的搞到了亞歐陸塊西南部廣大的地理地質區域,錯誤的把特提斯海命名為特提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