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變化的人文因素計劃

全球環境變化的人文因素計劃

全球環境變化的人文因素計劃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IHDP 定義:由國際遠景研究機構聯合會(IFIAS)、國際社會科學聯合會(ISSC)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制定、組織和協調的一個國際性研究計劃,其目標為加強對人-地系統複雜相互作用的認識,探索和預測全球環境下的社會變化,確定社會戰略以減緩全球變化的不利影響。

IHDP概述


側重描述、分析和理解全球變化中的人文因素(HDGEC)影響,研究全球環境變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全球環境變化的制度因素,人類安全,可持續性生產、消費系統,以及食物和水的問題、全球碳循環等重大問題。

IHDP簡介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簡稱IHDP)是一個跨學科的、非政府的國際科學計劃,旨在促進和共同協調研究。它最初由國際社會科學聯盟理事會(ISSC)於1990年發起,時稱“人文因素計劃”(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簡稱HDP)。1996年2月,國際科學聯盟理事會(ICSU)聯同ISSC成為項目的共同發起者,項目名稱則由HDP演變為IHDP,秘書處設在德國波恩。
全球環境變化(GEC)是由人類活動和自然過程相互交織的系統驅動所造成的一系列陸地、海洋與大氣的生物物理變化。只有依靠全世界自然科學家(例如,生態學家、氣候學家、海洋學家等)和社會科學家(例如,經濟學家、人類學家等)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對其加以理解。全球環境變化的人文因素(HDGEC)研究闡明人類-自然耦合系統,探索個體與社會群體如何驅動局地、區域和全球尺度上發生的環境變化、這些變化的影響、以及如何減緩和響應這些變化,是全球變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IHDP側重描述、分析和理解全球環境變化中的人文因素,主要研究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的起因、變化導致的結果,以及人類對這些變化的響應,尤其側重研究全球環境變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全球環境變化的制度因素,人類安全,可持續性生產、消費系統,以及食物和水的問題、全球碳循環等重大問題。近幾年中,全球環境變化研究日益認識到,將人類作為地球系統的核心部分之一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IHDP計劃對於這一認識進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IHDP目標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為因素計劃(IHDP)主要有三個目標:
·前沿研究
·能力發展和國際科學網路
·科學方針的相互作用
這些目的的實現需要各種學科相互合作以及地方的、區域的和全球範圍的共同研究,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HDP)和其它全球環境變化合作項目(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SITAS)正在進行這些活動。同時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HDP是全球變化分析、研究和訓練系統(START)的科學主辦者,還是地球系統科學聯盟(ESSP)的成員。此外,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為因素計劃(IHDP)還與一些國際政府組織進行合作,如亞太全球變化研究聯盟(APN)、美洲國家間全球變化研究所(IAI)以及聯合國的眾多機構。

IHDP任務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HDP致力於在構建、發展和整合全球環境變化科學研究方面充當一個國際領導者的角色,並推動這項研究的關鍵資金的使用以應付環境的挑戰。
在戰略計劃過程中,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HDP)將繼續加強其促進前沿研究和確保全球科學能力的擴張和加強方面的角色,正在進行的任務有:
·促進、協調和引導社會科學研究以幫助人們理解和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的挑戰,並提升社會的反應。
·為了理解引起全球環境變化的人與自然環境的交互作用,繼續進行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的努力。
·加強研究能力和政策社群以便共同理解全球變化的社會原因和含義。
·促進科學和政策之間的意見交換。

IHDP科學職責


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許多方面有著重大影響,將近50%的地表被直接的人類活動所改變,並給生物的多樣性、土壤結構和氣候帶來重大影響。差不多一半的可獲取的淡水被人類直接或間接使用,很多地方的地下水資源很快就枯竭了。自從有了工業化,大氣中的一些重要溫室效應氣體濃度快速上升,給地球氣候帶來潛在嚴重後果。沿海和海洋動物棲地正發生著快速的改變,世界範圍的漁業也正在逐步減少。
世界範圍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些變化的原因和結果,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反應。大家已經越來越明白,要理解全球環境變化,需要自然科學家(如生態學家、氣候學家和海洋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如經濟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共同合作努力。
全球環境變化的人類因素的研究調查了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的起因、變化導致的結果,以及人類對這些變化的響應。這項研究是跨學科的,需要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學者的共同參與。近幾年中,全球環境變化研究日益認識到,將人類作為地球系統的核心部分之一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IHDP結構設置


1、國際全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HDP的科學項目:
目前,IHDP有7個核心科學計劃即: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LUCC,與IGBP共同發起)、全球環境變化的制度因素(IDGEC)、全球環境變化與人類安全(GECHS)、工業轉型(IT)、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LOICZ II),以及新成立的城市化與全球環境變化(Urbanization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和全球土地計劃(GLP,與IGBP共同發起)。各核心計劃通過各自的國際項目辦公室(IPO)協調其運作,並接受來自其各自科學指導委員會的科學管理。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與其它的關於全球環境變化的合作計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SITAS合作,共同實施了4個可持續性聯合計劃,即:全球環境變化與食物系統(GECAFS)、全球碳計劃(GCP)、全球水系統計劃(GWSP)、全球環境變化與人類健康。這些計劃均採取綜合集成、跨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此外IHDP還參與發起了年輕人文因素研究者(YHDR)研究網路、人口環境研究網路(PERN)、山地研究計劃(MRI)等。
科學研究、科研能力建設和國際科學網路建設是IHDP活動的主要內容。IHDP強調自然與社會、科學與政策的跨學科交叉研究,與各個國家委員會和其他全球變化研究計劃及研究團體共同確定全球變化最新的研究主題,通過一系列政策導向報告、網站建設、通訊等多種方式為決策者提供參考,並組織了研討會、政策論壇、培訓等活動來促進全世界範圍內的HDGEC研究網路的發展與壯大。
迄今為止,IHDP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成果最為顯著:(1)IHDP研究已經提高了人們對人文因素在GEC研究中重要性的認識;(2)獲得了在GEC研究中如何考慮並加強社會科學研究的經驗;(3)得到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二者結合的方法、理論;(4)在GEC集成研究方法中加強了對南方集團的關注。
2、國際全球變化人類因素計劃IHDP的戰略IHDP’s strategies
創造新的知識
·隨著各種利益主體的加入,構建了全球環境變化社會科學方面的系統
·創造了新的概念範圍和方法
·人們一起創造了新的研究網路和合作
鼓勵新的研究
·培訓科學家
·構建網路
·提供研究和職業機會
理論聯繫實踐
·為科學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為學術環境和政策制定發展科學出版物
促進交流
·刺激科學成果的產出
·出版針對不同讀者的出版物
資金的運用
·確認和聯繫資金來源
·與投資者建立合作關係

中國國家委員會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2004年8月30日在北京成立。該委員會旨在組織和協調中國的自然科學家和人文科學家進一步參與研究全球環境變化和全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擔任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等5人擔任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葛全勝擔任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擔任顧問委員會主席。委員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業務上接受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的指導。
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共69名,涵蓋了16個國家部委局及其下屬的16個研究所、12所高等院校以及2個非政府組織。委員中包括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鴻烈說,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環境變化問題加劇了環境資源對中國的壓力,使得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面臨比以往更複雜的外部約束。這要求中國必須儘快加入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研究的國際網路,以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國家利益。
根據章程,委員會將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的有關活動,推動並協調國內各有關單位開展相應的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為國家的資源和環境管理、生態建設、環境外交以及國家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提供知識儲備和科學諮詢服務,參與有關部門委託的國內重大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的論證,促進社會公眾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