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果寄生屬

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植物

鈍果寄生屬(學名:Taxillus Van Tiegh.)是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植物,寄生性灌木;嫩枝、葉通常被絨毛。葉對生或互生;側脈羽狀。傘形花序,稀總狀花序,腋生,具花2-5朵。漿果橢圓狀或卵球形,稀近球形,頂端具宿存副萼,種子1顆。約25種,分佈於亞洲東南部和南部。

簡介


屬中文名:鈍果寄生屬
屬拼音名:dunguojishengshu
屬拉丁名:Taxillus Van Tiegh.
中國植物志:24:119

描 述


鈍果寄生屬
鈍果寄生屬
分佈於亞洲和非洲的熱帶至溫帶地區,我國產15種,其中桑寄生T.chinensis(DC.)Danser產華南,供藥用。半寄生灌木;葉對生或互生;傘形花序;稀總狀花序;花兩性,4數,具苞片1;花被片合生成管;漿果近球形至長圓形,基部鈍圓,外果皮革質,具顆粒狀體或小瘤體,稀平滑。寄生性灌木;嫩枝、葉通常被絨毛。葉對生或互生;側脈羽狀。傘形花序,稀總狀花序,腋生,具花2-5朵;花4-5數,兩側對稱,每朵花具苞片1枚;花托橢圓狀或卵球形,稀近球形,基部圓鈍;副萼環狀,全緣或具齒;花冠在成長的花蕾時管狀,稍彎,下半部多少膨脹,頂部橢圓狀或卵球形,開花時頂部分裂,下面一裂缺較深,裂片4-5枚,反折;雄蕊著生於裂片的基部,花絲短,花藥4室,葯室具橫隔或無;子房1室,基生胎座,花柱線狀,約與花冠等長,具棱,柱頭通常頭狀。漿果橢圓狀或卵球形,稀近球形,頂端具宿存副萼,基部圓鈍,外果皮革質,具顆粒狀體或小瘤體,稀平滑,被毛或無毛,中果皮具粘膠質;種子1顆。

分佈地區


分佈於亞洲東南部和南部。我國產15種、5變種,分佈於西南和秦嶺以南各省區。

模式種


鈍果寄生 T. tomentosus (Roth.) Van Tiegh. 約25種,分佈於亞洲東南部和南部。我國產15種、5變種,分佈於西南和秦嶺以南各省區。

參考文獻


1.Van Tiegh. in Bull. Soc. Bot. France 42: 256. 1895:
2.Danser in Bull. Jard. Bot. Buitenzorg ser. 3, 10: 354. 1929, et in Verhand.
3. Kon. Akad. Wetensch. Amsterdam afd. Natuurk. Sect. 2, 29 (6) : 123. 1933;
4.丘華興, 植物分類學報21: 177. 1982.

減肥效用


鈍果寄生屬
鈍果寄生屬
研究發現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植物有減肥效用 新華網南寧9月8日電(記者周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桑寄生科植物提取物對動物脂肪酸合酶具有強抑制作用,其中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植物減肥效果最強。這是有關專家日前在南寧舉行的第九屆國際傳統藥物學會議上宣布的。
動物脂肪酸合酶是脂肪酸合成中的關鍵酶,也是治療肥胖症的潛在靶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研究發現,桑寄生科植物提取物對動物脂肪酸合酶具有強抑制作用,半抑制濃度達到0.5g/ml,並對大鼠和小鼠呈現顯著的減重抑食作用。根據植物分類、《藥典》規定、傳統用藥歷史和藥用市場調研的報告,發現中藥桑寄生藥物來源很複雜,它不同於一般中藥來源於一種植物,而是來源於桑寄生科和槲寄生科的數十種植物,而這兩個科在1990年以前歸屬於同一個科的兩個亞科。
專家對來自桑寄生科和槲寄生科的16種植物樣品測定發現,桑寄生科植物提取物對動物脂肪酸合酶的抑制能力很強,而槲寄生科植物提取物幾乎不起抑制作用。其中,來自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的植物的抑制能力最強,而此屬也正是桑寄生最主要、實際用藥最多的葯源。
實驗結果表明,在選用桑寄生作為動物脂肪酸合酶抑製劑時,或者進一步講,選用桑寄生作為減肥草藥時,應選擇桑寄生科的植物,其中以鈍果寄生屬的植物作為首選,且避免桑寄生與槲寄生的混用。

所有物種


滇藏鈍果寄生
短梗鈍果寄生
鈍果寄生屬
高雄鈍果寄生
廣寄生
黃杉鈍果寄生
灰毛桑寄生
栗毛鈍果寄生
亮葉木蘭寄生
柳葉鈍果寄生
龍陵鈍果寄生
毛葉鈍果寄生
木蘭寄生
木蘭寄生(原變種)
傘花鈍果寄生
桑寄生
鈍果寄生屬
鈍果寄生屬
桑寄生(原變種)
松柏鈍果寄生
松柏鈍果寄生(原變種)
台灣鈍果寄生
顯脈鈍果寄生
顯脈木蘭寄生
小葉鈍果寄生
小葉鈍果寄生(原變種)
銹毛鈍果寄生

相關的屬


五蕊寄生屬Dendrophthoe Mart.
離瓣寄生屬Helixanthera Lour.
桑寄生屬Loranthus Jacq.
梨果寄生屬Scurrula L.
大苞寄生屬Tolypanthus (Blume) Reic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