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是內蒙古大學乃至自治區規模最大、文獻資源最豐富的現代化大型文獻信息中心之一。分為北區、南區圖書館,北區館面積為16170平方米,擁有閱覽座位近1526席,有師生共用、藏借閱一體的閱覽室20個,電子視聽閱覽室3個;南區館面積為28000平方米,新館集藏書、閱覽、展覽、辦公功能於一身。

歷史沿革


圖書館
圖書館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57年10月14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建立起來的第一個綜合性大學圖書館。當時位於學校教學主樓內,館舍面積2000平方米,藏書17.4萬冊,其中6萬冊是在學校籌建初期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12所國內高等院校捐贈的。初期有工作人員近20名,建立了較為科學的基礎工作和一定規模的外借、內閱工作體系。圖書館創建之初,館舍佔用教學主樓一隅,面積約2000平方米,藏書17.4萬冊。有工作人員近20名,建立了一定規模的外借、內閱工作體系開展一些基礎性的讀者服務工作。
圖書館
圖書館
1978年,內蒙古大學圖書館第一座獨立館舍竣工,面積5400平方米。此時,藏書已達60餘萬冊,工作人員46人。
1989年,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新建館舍一期工程竣工,其面積5600平方米,此時館舍總面積1.1萬平方米,設有4個出納處和大小16個閱覽室,閱覽座位1300席,藏書達百萬冊,工作人員93名。
1997年內大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100所大學之一,1998年圖書館採用國際、國內標準化的著錄格式,先後獨立建成了館藏漢文、英文、蒙古文等書目資料庫,特別是館內的蒙古文特色資料庫、生命科學導航庫的建設成果和聯機編目數量在全國高校圖書館中排名前25名、45名和13名;共引進購入了ISI資料庫、SpringerLink資料庫、Apabi數字圖書館系統等18個資料庫,自建資料庫10個,極大地豐富了圖書館的網路文獻信息資源,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規模最大的網路信息中心。伴隨著圖書館區域網的建成,圖書館絕大部分工作已經基本上擺脫了傳統的手工作業方式,實現了網路化的計算機管理。文獻采編工作由最初的單機管理到館內區域網的運行,進而發展到網際網路上聯機編目,閱覽室採用了藏、借、閱一體化的布局模式,師生共用,絕大多數文獻資料在閱覽室實行了全開架的開放式管理;圖書文獻的查詢、讀者借閱文獻的管理、業務統計等工作也已實現了計算機自動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利用率和讀者服務工作的科學管理水平,網上諮詢服務已開通,諮詢人員可以隨時隨地為讀者提供網上諮詢服務。

現館風貌


內大圖書館(
內大圖書館(
2000年,由新館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相互依託建成的1.6萬平方米 的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新館竣工,該建築是一座集傳統與現代化圖書館建築風格為一體的標誌性建築,其設計採用同層高、同柱網、同載荷、大開間的模數式圖書館建築形式,同時設計安裝計算機網路、通訊、電視監控、消防報警等綜合布線工程和介面,為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2004年檔案館新館舍竣工,館舍面積170平方米,至此,圖書館總面積為16170平方米,擁有閱覽座位近1526席,有師生共用、藏借閱一體的閱覽室20個,電子視聽閱覽室3個,服務項目有蒙、漢、外文書刊借閱,跟蹤諮詢服務,網上虛擬諮詢,網上檢索,電子閱覽,視聽服務,專業培訓,特色服務(蒙古學、生命科學、外文文獻、四庫全書)學校檔案查閱等。
內大圖書館
內大圖書館
2002年7月,內蒙古大學圖書館從CALIS中心聯機編目的C級成員館升級為B級成員館,這方面進入了全國高校圖書館的前30名,使圖書館的業務工作水平達到了自治區一流,躋身於 全國同類大學的先進行列。近年來圖書館的發展突飛猛進,服務水平、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原採用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在許多方面已經不能滿足我館的發展需要,因此,我們引進了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並於2003年9月全面啟動,該系統的引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館的服務水平、業務水平及統計數字的規範化,促進了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工作。
2009年,28000平方米的南校區圖書館建成並投入使用,新館集藏書、閱覽、展覽、辦公功能於一身,內部空間布局科學合理、充滿人性化,流線安排清晰、明確,共享空間的設置使得陽光充分導入,閱覽空間由此變得溫馨、愜意。
南北校區圖書館現有各類型閱覽室25個,網際網路服務區2個,總借還書處2個,閱覽座位3374個。南北校區分別建有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可承辦各類大中型國內外學術會議。

文獻資源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藏書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藏書
圖書館76%的館藏文獻實行了開架借閱,圖書館年接待讀者85萬人次以上,讀者日流量近4000人次。圖書館館藏紙本文獻已達125萬餘冊(件)和電子文獻2個G,檔案館收集有全校各 類檔案12類2.3萬餘卷。館藏紙本文獻中,漢文圖書60餘萬冊,外文圖書20餘萬冊,蒙文圖書6萬餘冊,中外文報刊合訂本23萬餘冊,線裝古籍11萬餘冊。館藏文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區特色,以蒙古學和生命科學為收藏重點,國家教育部民族學科“蒙古學文獻信息中心”,是直屬國家教育部的全國十六所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和國內蒙古學研究的重要文獻基地,藏有各文種、各類型蒙古學文獻3萬餘冊(件),其中蒙古學古籍清代朱字木刻本《御制蒙古文甘珠爾經》、托忒蒙古文清代竹筆手抄本《西遊記》、1721年巴黎版《貼木爾武工記》、剌失丁著《史集》1836年巴黎法文版等系蒙古學文獻的稀世珍品。“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外文文獻中心”由自治區教育廳專款扶持,面向全區27所普通高等院校提供外文原版文獻服務。“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文獻信息中心”以生態學與農牧業生物工程學科為特色,重點開發生態學、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微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等學科的國內外文獻資源。《四庫全書》系列文獻亦頗豐富,有台灣文淵閣版《四庫全書》、台灣版《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等重要文獻及其相關文獻。
為了充分發揮內蒙古大學圖書館在自治區中心館的作用,由內蒙古大學圖書館館長阿拉坦倉博士提出,經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的批准,內蒙古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NALIS)形成。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內蒙古大學信息服務網路和文獻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在CALIS中心建設經費資助下,加快地區文獻服務中心的建設步伐,初步實現系統內的公共檢索、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協調採購、聯機合作編目等功能,建成內蒙古高等教育文獻保障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並全方位向自治區內各高校及社會提供信息保障服務工作。該中心的網站已在圖書館的網站上開通。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和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圖書館在近5年內圓滿完成了《中國蒙古文古籍總目》等文獻研究科研成果13項,正在進行中的“蒙古文文獻計算機管理集成系統”和“蒙古文圖書書目資料庫光碟”開發項目等有12項,超過了前40年的總和,其中《中國蒙古文古籍總目》1997年被定為國際圖聯IFLA促進發展中國家圖書館事業核心計劃項目,2000年獲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所獲榮譽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1987年以來,圖書館先後建立了“內蒙古高等學校外文文獻信息中心”、 “國家教育部民族學科蒙古學文獻信息中心”、“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文獻信息中心”、“內蒙古大學數學科學文獻信息中心”等,其中“國家教育部民族學科蒙古學文獻信息中心”是教育部所屬全國重點高等院校中的十六個文獻信息中心之一。現在,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的委員館、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CALIS中心)聯合目錄項目的B級成員館。2005年,在該館成立全國十五個省中心之一“CALIS內蒙古自治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同年檔案館晉陞為特級館,並被自治區評為利用考核優秀單位。2006年,在圖書館建立了Calis西部培訓中心,為西部五省區提供服務。2007年,成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23)”,成為自治區唯一一所教育部級科技查新站。

部門設置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內蒙古大學圖書館
*文獻采編部
*流通閱覽部
*蒙古學及其它學科信息諮詢部
*系統管理開發部
*辦公室
圖書館共有事業編製工作人員91人,非事業編製工作人員40人,其中博士6人(包括在讀博士5人),碩士26人,本科學歷93人,其他人員均具備大專學歷;正高職稱者3人,副高職稱者24人,中級職稱者55人。

領導


現任

館長:朱瑞英2012年——至今
副館長:張桂榮、索婭、鮑玉來

歷任

伊錦文1956年——1986年副館長、館長
龐煥1960年——1963年負責人
蘇日嘎拉圖1974年——1977年黨支部副書記
馬秀仁1974年——1992年黨支部書記、副館長
武盛發1978年——1984年黨總支副書記、書記
烏林西拉1982年——1999年副館長、館長
孫玉溱1984年——1985年副館長
白景山1984年——1988年黨總支書記
陳乃雄1985年——1989年館長
馬宏業1987年——1992年黨總支副書記、書記
張利1990年——1999年副館長
包文漢1992年——1994年黨總支副書記
莎日娜1996年——2001年副館長
趙建華1996年——2003年副館長
阿拉坦倉2003年——2012年館長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五
8:00——11:30(上午)
2:30——5:30(下午)
7:30——10:00(晚上—夏)
7:00——10:00(晚上—冬)
周六,周日不開放

聯繫地址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學西路235號(內蒙古大學北校區)、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4號(內蒙古大學南校區
郵編:0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