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草屬

三葉草屬

三葉草屬歸屬豆科,植物學上一般被稱為車軸草屬,植物種類分佈於世界 各地的溫帶和寒溫帶地區。該屬用作草坪草的主要有白三葉、絳三葉、雜三葉和紅三葉。

檢索特徵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小,多數,無梗或有梗,密集成頭狀、穗狀或短總狀花序;花萼鍾狀,萼齒5,近於等長;花冠有紅、紫、黃、白等色,花瓣的爪與雄蕊管 相連,干后不脫落,旗瓣和翼瓣狹窄,龍骨瓣勁直,鈍頭;雄蕊10,9枚合生,一枚單生,二體雄 蕊;子房無柄或稀有柄,花柱絲狀,無毛,柱頭多少傾斜。莖直立、上升或平卧,有時於節上生 根。掌狀複葉,小葉幾乎無柄,通常3,稀為5~7,全緣或有細齒;托葉連於葉柄上。莢果小,幾 乎完全包於萼內,通常不開裂,有1~4粒種子。

種類介紹


白三葉

白三葉
白三葉
白三葉學名為Tri folium re pens L.,英文名為white clover,又稱白車軸草,廣泛分佈於 溫帶、寒溫帶及亞熱帶高海拔地區。我國新疆、雲南、貴州、四川、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都有野 生分佈,是一種重要的草坪草,形成的草坪美觀、整潔,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白三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具匍匐莖,長30~60 cm,無毛,節上生根,根 系主要分佈在土壤表層15 cm左右。掌狀三出複葉,互生,具長柄;小葉寬橢圓形、倒卵形至近 倒心臟形,長1.2~3 cm,寬0.8~2 cm,先端圓或凹陷,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葉面光滑無 毛,葉片中間有“V”字型白斑;托葉呈卵狀披針形,抱莖。花密集成球形的頭狀花序,從匍匐莖 伸出,總花梗長15~30 cm;花萼筒狀,萼齒三角狀披針形,較萼管稍短;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子 房線形,花柱長而稍彎。莢果卵狀長圓形,長約3 mm,包被於膜質、膨大、長約1 cm的宿萼 內,含種子2~4粒;種子褐色,近圓形。
生態學特性:白三葉喜溫涼濕潤氣候。最適宜在年降水量為600~1200mm,溫度為 19~24 °C的地區生長,適應性較其他三葉草廣。耐熱耐寒性比紅三葉、雜三葉強,不耐乾旱,稍耐潮濕,耐陰性也很強,在部分遮陰的條件下生長良妤。對土壤要求不苛刻,耐貧瘠,耐酸,最適排水良好、富含鈣質及腐殖質的黏質土壤,不耐鹽鹼,適宜的土壤pH值為6~7。為簇生 草坪草,靠匍匐莖蔓延,也常作為溫暖潮濕氣候地區的冬季一年生草坪草。我國黑龍江省有耐 寒力較強的野生品種。該草綠期和花期長,例如在瀋陽市區,綠期可達230 d左右,花期長達 150 d。
栽培管理與應用:白三葉繁殖容易,既可用種子繁殖,又可進行營養繁殖。種子繁殖時 需細緻整地,播前要灌好底水,待土壤半干時再耙地播種。採用撒播或條播,撒播量為5~10 g/m2,播深0.5~1 cm;條播,播種量3~5 g/m2,行距10~15 cm。播后保持土壤濕潤直至出 苗。幼苗期生長緩慢,怕乾旱。春播與秋播均可,南方以秋播為宜,因秋播雜草少,易於養護管 理。營養繁殖,採用分根繁殖法,可採用帶土小草塊移植,株行距20 cmX20 cm,品字形穴植,則一個月可封閉地面,一般1 m2草塊可擴大栽植新草地4~5 m2。用匍匐莖扦插法,30—40 d 則可封閉地面。該草不耐水淹,因此要注意及時排水。
白三葉葉色翠綠,綠期長,適應性強,因此主要用於建植觀賞草坪、庭院綠地草坪、林下耐 陰草坪和水土保持、固土護坡草坪等。也可把白三葉與其他冷季型和暖季型草混合栽培。我 國各地近年也把它撒播在已建坪的草坪上,增加草坪的適應性,尤其撒播在暖季型草坪中,可 延長草坪的綠色期。
常見品種:馬可波羅(Macro Polo)、瑞文德(Rivendel)、那努克(Nanouk)、鋪地(Prop)、考拉(Koala)、海發 (Haifa)和胡依阿(Huia)、超級海法(Super Haifa)、超級胡依阿(Super Huia)、等。

紅三葉

紅三葉
紅三葉
紅三葉學名為Tri folium pratense L.,英文名為red clover,又稱紅車軸草、紅寂草,原產 小亞細亞及南歐,是歐洲各國、加拿大、美洲、澳大利亞等海洋性地區最主要的牧草之一。我國 在許多省(區)已有引種,近幾年才用作草坪草,主要作為觀賞植被。
植物學特徵(圖2. 15b):紅三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 cm,有疏毛,葉為掌 狀複葉,小葉3,橢圓狀卵形、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2~4. 5 cm,寬1~2. 5 cm,先端鈍圓,基部 寬楔形,葉脈在邊緣多少突出成不明顯的細齒,上面常有白斑,下面有長毛;葉柄長,莖上部的 葉柄較短,被毛;小葉有短柄;托葉卵形,先端銳尖。花序腋生,花多數,無柄,密集於莖頂成頭 狀,無總花梗或總花梗很短,包於莖頂部葉的托葉內,狀如總苞;總苞卵圓形,具縱脈;花萼鍾 狀,萼齒呈線狀披針形,最下面的一個萼齒較長,有長毛;花冠紫紅色或淡紫紅色;子房橢圓形,花柱絲狀,細長。莢果包被於宿存的萼內,寬卵形,長約2 mm;果皮膜質,具縱脈,含種子 1粒。
生態學特性:紅三葉喜涼爽濕潤氣候,適宜在年活動積溫(日均氣溫>10°C)2200 V、年降水量1000 mm左右的地區種植。綠期一般200 d以上,花期100 d以上。最適生長溫度 為15~25 °C,在我國北方冬季最低溫度為一20~一25 °C的地方可露地越冬。不耐高溫,盛夏 往往有夏枯現象,在乾旱地區必須灌水,否則無法正常生長。容易生長於排水良好、土質肥沃 並富有鈣質的黏土壤,耐鹽鹼性差。耐刈,但不耐踐踏。這種草一般2—3年後自行死亡,但自 播力強,故一次種植可利用5年以上。
栽培管理與應用:紅三葉一般為種子繁殖,但種子硬實率頗高,播前種子必須處理,用 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均可(碾磨、80 °(:熱水短時間熱激、強酸強鹼短時間軟化種皮等)。春播 和秋播均可,播種量一般為5~8 g/m2,播深1~1.5 cm。成坪較慢,易受雜草侵害,所以在出 苗期間應注意雜草防除、按時噴水,並追施磷、鉀肥。盛夏易產生夏枯現象,應加強噴水,但應 嚴禁積水。秋季可適時修剪1~2次,以延長綠期。高寒地區冬季應加覆蓋以越冬,抗病性 較強。
紅三葉覆蓋度大,綠期長,耐瘠薄。花紅草綠,具有較高的綠化、美化觀賞價值,不僅可片 植建成較大面積的封閉式觀賞草坪,還可在假山、石景、花壇、草壇中穿插種植或在封閉式各類 草坪綠地中點綴和鑲嵌,也可作水土保持植物。

雜三葉

雜三葉學名為Tri folium hybridum L.,英文名為alsike clover,又稱雜車軸草、瑞典三葉 草,原產瑞典,現在歐洲中北部、亞洲北部、北美、澳大利亞均有栽培。我國於20世紀70年代 先後從美國、澳大利亞引種作為一種牧草,現在某些栽培種可用作觀賞草坪及綴花草坪。
植物學特徵(圖2. 15c):雜三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 cm。莖上升,無毛或僅 上部有疏毛。掌狀複葉,小葉3,橢圓形、卵形至寬卵形,長1. 5~3.0 cm,寬楔形,邊緣有細鋸 齒;下部的葉具長柄,長可達12 cm,上部葉柄較短,長僅2~5 cm;小葉近無柄;托葉大,斜卵 形,先端長漸尖,長1~2. 5 cm,寬約5 mm,有明顯的縱脈。花密集成頭狀花序,總花梗長4~8 cm;花梗長2~6 mm,花開放后通常下垂;花萼鍾狀,長約1. 5 mm,萼齒呈線狀披針形,長於萼 管;花冠白色、淡紅色、紅色或紫紅色,長為花萼的2倍,·子房線形,花柱稍彎。莢果露出萼外,橢圓形,無毛,有種子2~4粒。花果期6—10月。
生態學特性:雜三葉不是紅三葉與白三葉的雜交種,而是一個單獨種。比紅三葉耐寒,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要求降水量在600~1000 mm左右,如低洼積水,短期淹水也可生 長。根系淺,不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苛刻,疏鬆,黏重,微鹼、微酸都可生長,最適土壤pH值 為6. 5~7. 5。種子發芽溫度為5 °C,最適生長溫度為22~25 °C。返青后,能耐一5~一6 °C的 低溫。較耐蔭蔽,能在疏林下生長。較抗熱,在我國南方越夏良好。
(3)栽培管理與應用:雜三葉可播種建坪。播種當年生長迅速,很快覆蓋地表。由於種子 細小,播前應精細整地。可春播或秋播,南方以秋播為宜,北方宜於春播。播量2. 2~3.0 g/m2,覆土 1.5~2.0 cm。苗期生長緩慢,應注意中耕除草。雜三葉不耐旱,必須注意適時適 量的灌溉。春秋季節生長最好,修剪后再生能力弱。在中等水平養護條件下利用年限可長達 8年。抗病蟲害能力也較強,管理較粗放。此外,雜三葉發達的根系和其較強的適應性,耐瘠 薄、耐粗放管理,種子可落地自生,因此利用年限長,使其成為我國華中、華東等地區用於水土 保持的理想材料,同時也成為城市及庭院綠化的理想植物。

絳三葉

練三葉學名為Tri folium incarnatum L.,英文名為crimson clover,又稱為地中海三葉 草、絳車軸草。原產地中海沿岸的撒丁島、巴利阿里群島以及其他地中海沿岸的歐洲國家,在 我國一般作為牧草,近幾年才開始用作觀賞草坪。
植物學特徵(圖2. 15d):絳三葉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叢生,高30~100 cm,有黃色柔毛。掌狀複葉,具長柄;小葉3,寬倒卵形至近圓形,長2~3. 5 cm,寬1. 2~3 cm, 先端圓形,有時微凹,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鈍齒,兩面均有柔毛;無小葉柄;托葉橢圓形,長1~2 cm,寬約5 mm,先端鈍,有柔毛。花序圓筒狀,生於分枝頂端;花近無梗;花萼筒狀,長約5 mm,萼齒呈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均有黃色長柔毛;花冠紫紅色。莢果倒卵形,熟時包被 於萼管內,果皮半膜質,具縱脈,含種子1粒;種子褐色,腎形。
徠(3)栽培管理與應用:絳三葉栽培管理與白三葉基本一致,只是園林景觀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