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補血草
大葉補血草
大葉補血草,多年生草本,清熱祛濕,止血散瘀,消炎。治功能性子宮出血,尿血,痔瘡出血,脫肛,癰疽,子宮內膜炎,宮頸糜爛等。
中文名:大葉補血草
大葉補血草
科名:藍雪科 Plumbaginaceae
中文藥材名:補血草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光滑(除萼外)。根粗狀。葉基生,蓮座狀,多數,綠色或灰綠色,長圓狀倒卵形或寬橢圓形,長12–30厘米,寬3–8厘米,先端微圓,向下漸收縮成寬的葉柄,為葉片長的1/2–1/4,莖生葉退化為鱗片狀,棕褐色,邊緣呈白色膜質,花軸1個或幾個,上面分枝,有少數不育細枝或無。花藍紫色,聚集成短而密的小穗,由小穗組成聚傘花序,長圓盾狀或塔形,集生於花軸分枝頂端,小穗長5毫米左右,一般花1–3朵,小穗外包片長1–1.6毫米,為第一內苞片的1/2–1/3,寬卵表或近圓形,先端短,漸尖或鈍,邊緣寬膜質,第一內苞片與外苞片相擬,但較大而彎曲,也有寬膜質邊緣,其它內苞片較小,膜質,有窄脈;花萼長3–4.5毫米,倒圓錐形,萼管長2–2.5毫米,直徑1毫米,密被長絨毛,萼裂片5個,稀10個,細小,長約0.5毫米,圓狀三角形,先端微鈍或微尖,有脈(叢基部至一半處),萼裂片之間有細小的中間齒或無,無脈,萼瓣白色或淡紫色。種子長卵圓形,長2毫米,寬0.6毫米,深紫棕色。花期7–9月,果期8–9月。
大葉補血草
藥用部位:全草和根
藥用成份:根含各種黃酮體楊梅樹皮甙(Myricetrin)、芸香甙、楊梅樹皮素鼠李糖葡糖甙、楊梅樹皮素,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楊梅樹皮素甲醚,四羥基黃酮(Tetrahydroxyflavone)。另含自素縮合鞣質,其成分中有花色素(Cyanidol)及其鼠李糖甙,飛燕草素(Delphinidol)等。
全草和根
根含各種黃酮體楊梅樹皮甙(Myricetrin)、芸香甙、楊梅樹皮素鼠李糖葡糖甙、楊梅樹皮素,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楊梅樹皮素甲醚,四羥基黃酮(Tetrahydroxyflavone)。另含自素縮合鞣質,其成分中有花色素(Cyanidol)及其鼠李糖甙,飛燕草素(Delphinidol)等。
清熱祛濕,止血散瘀,消炎。治功能性子宮出血,尿血,痔瘡出血,脫肛,癰疽,子宮內膜炎,宮頸糜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