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麻草
野麻草
徠野麻草為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細長,被貼毛柔毛,毛逐漸稀疏。葉膜質,雌雄花同序,花果期4-12月。生於海拔20-1200(-1900)米平原或山坡較濕潤耕地和空曠草地,有時石灰岩山疏林下。全草、根、莖可人葯。乾燥的帶根全草,莖上部殘留葉片,多破碎皺縮。5~7月間採收,除去泥土,曬乾或鮮用。在中國廣泛分佈。
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細長,被貼毛柔毛,毛逐漸稀疏。葉膜質,長卵形、近菱狀卵形或闊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稀圓鈍,邊緣具圓鋸,上面無毛,下面沿中脈具柔毛;基出脈3條,側脈3對;葉柄長2-6厘米,具短柔毛;托葉披針形,長1.5-2毫米,具短柔毛。
野麻草
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頂生,長1.5-5厘米,花序梗長0.5-3厘米,花序軸具短毛,雌花苞片1-2(-4)枚,卵狀心形,花后增大,長1.4-2.5厘米,寬1-2厘米,邊緣具三角形齒,外面沿掌狀脈具疏柔毛,苞腋具雌花1-3朵;花梗無;雄花生於花序上部,排列呈穗狀或頭狀,雄花苞片卵形,長約0.5毫米,苞腋具雄花5-7朵,簇生;花梗長0.5毫米;雄花:花蕾時近球形,無毛,花萼裂片4枚,卵形,長約0.5毫米;雄蕊7-8枚;雌花:萼片3枚,長卵形,長0.5-1毫米,具疏毛;子房具疏毛,花柱3枚,長約2毫米,撕裂5-7條。蒴果直徑4毫米,具3個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毛和毛基變厚的小瘤體;種子近卵狀,長1.5-2毫米,種皮平滑,假種阜細長。花果期4-12月。
中國除西部高原或乾燥地區外,大部分省區均產。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寮國也有分佈。現逸生於印度和澳大利亞北部。
生於海拔20-1200(-1900)米平原或山坡較濕潤耕地和空曠草地,有時石灰岩山疏林下。
嫩莖葉可食。
在5~6月採摘,洗凈,入沸水焯熟后,再用清水浸泡,炒食或做湯。
【藥用部位及採收加工】全草、根、莖可人葯。乾燥的帶根全草,莖上部殘留葉片,多破碎皺縮。5~7月間採收,除去泥土,曬乾或鮮用。
【藥理作用】具止血、殺蟲、抗菌、抑菌、抗癌、止咳祛痰、解蛇毒、抗氧化、抗感染、抗生育、抗潰瘍性結腸炎作用。
【活性成分】含有生物鹼、揮髮油、甾體類、有機酸類,黃酮苷、酚類、苷類、還原性糖類及其他還原性物質、鞣質、澱粉、油脂或蠟等。
1.整地施肥
鐵莧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偏鹼性土壤生長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塊生長較差。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少的地塊,做平畦。鐵莧菜的種子細小,所以整地時必須精細,做到地平、土細,以利出苗。由於鐵莧菜喜肥,整地前要每667m2施腐熟人糞尿1500kg,然後做壟或畦。播種量因播種期而不同,播種期越早,用種量越多,早春播種量4~5kg/667m2,播種方法可撒播或條播。播后覆土0.5~1cm。
2.追肥澆水
早春播種時出苗較晚,需7~12天出苗。當幼苗長到2片真葉時,可在3―5葉期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m2追尿素10kg;12天後進行第2次追肥,第1次採收後進行第3次追肥,以後每採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結合澆水進行。春播應少澆水。
3.中耕、整枝
幼苗生長期間要徠及時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響鐵莧菜苗生長。鐵莧菜多次採收的還要整枝,即當主枝採收后,可在主枝基部留2~3節,促進側枝萌發,以達到提高產量的作用。
4.病蟲害防治
5.採收
鐵莧菜是一次播種、分批採收的葉菜。第1次採收,多與間苗結合。一般在播種后播種后40~45天,當苗高10~12cm,具有5~6片葉時,陸續間壟採收。採收時要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勻的原則,以增加後期產量。採收后追肥。鐵莧菜主要以其嫩葉為食,因此採收要及時,否則纖維增多,品質降低。畝(667m2)產量可達1000~1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