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綱

物理電子學家

劉徠盛綱,男,1933年12月26日出生於安徽肥東,電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盛綱於1955年從南京工學院無線電系電真空專業畢業並留校任助教;1956年至1958年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攻讀研究生並任專業翻譯;1958年獲得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副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78年晉陞為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4年擔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副院長;1986年至2001年4月擔任電子科技大學第一任校長;1999年獲得第八屆陳嘉庚獎;2001年獲得國家高科技863突出個人貢獻獎;2016年獲得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學會特別貢獻獎。

劉盛綱專於微波電子學、電子迴旋脈塞理論方面的研究。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33-12-26

出生

1933年12月26日出生於安徽肥東。

1955

校任助教

1955年從南京工學院無線電系電真空專業畢業並留校任助教。

1979

獲勞動模範

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1980

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99

獲信息科學獎

1999年榮獲陳嘉庚信息科學獎。

獲信息科學獎
2001

獲突出個人貢獻獎

2001年獲得國家高科技863突出個人貢獻獎。

2003

榮獲K.J.Button獎

2003年榮獲紅外毫米波領域的國際最高獎——K.J.Button獎(被譽為紅外毫米波領域的“諾貝爾獎”)。

2016-09-27

獲特別貢獻獎

2016年9月27日獲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學會特別貢獻獎。

獲特別貢獻獎

人物經歷


劉盛綱院士
劉盛綱院士
1933年12月26日,劉盛綱生於肥東縣店埠鎮劉河灣村。
1951年,從合肥一中畢業后考入浙江大學電機系。
1953年,隨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到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無線電系學習。
1954年,劉盛綱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7月,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並留校任沈慶垓教授的助教。
1956年,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攻讀蘇聯專家列別捷夫教授的研究生並任專業翻譯,畢業后留校任教,歷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講師、教授。
1958年5月,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獲副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60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講師並擔任微波電子教研室、微波電子學研究室主任。
1977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教授。
198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4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副院長。
1985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8年改名電子科技大學)院長;
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並成為首批“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1988年至2001年4月,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2016年9月27日,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學會將該領域的最高獎——特別貢獻獎授予了劉盛綱教授,以表彰其在本領域的傑出成就。

獲得榮譽


劉盛綱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10餘所國內著名大學兼職教授,黨的十二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劉盛綱院士是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傑出的電子物理學家,是中國本領域的先驅者和具有國際聲譽的學術帶頭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工學“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理學“光學”博士及博士后導師。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等高級科技人才200餘名。在微波電子學、相對論電子學、電子迴旋脈塞、自由電子激光、微波等離子體等領域做出了國際上公認的原創性及奠基性工作,首先在國際上提出並建立了一系列理論體系,做出了突出貢獻,出現學術專著4本,發表論文280餘篇,專著《相對論電子學》1990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曾主持過4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擔任大會主席,10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委員會委員及分會主席,14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特邀主題報告。
曾30多次獲國家級、部、委及省級科技進步獎,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85年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及首批“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得第14屆“國際馬可尼獎”提名,兩次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榮獲陳嘉庚信息科學獎。他於2003年榮獲紅外毫米波領域的國際最高獎——K.J.Button獎(被譽為紅外毫米波領域的“諾貝爾獎”),此獎項表彰和肯定近半個世紀以來他在該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是中國大陸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曾任四川省青年科學基金專家委員會主任,世界銀行貸款第二個大學項目中國專家組副組長,國家863—410主題專家組成員,還受聘擔任“大功率微波電真器件技術”和“強輻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高功率微波與電磁輻射”國家級開放重點實驗室等三個學術委員會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跨學科重大項目“微波等離子體及其應用基礎研究”的研究工作。
2016年9月27日,在丹麥哥本哈根第41屆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會議(IRMMW-THz)上,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學會將該領域的最高獎——特別貢獻獎授予了中科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前校長劉盛綱,以表彰其在本領域的傑出成就。該獎要求獲獎者必須獲過K.J.Button獎、主持過該會議並是該會國際組織委員會成員(IOCmember)。而劉盛綱則是迄今為止國際上獲得該獎的第三人、中國第一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其專著《相對論電子學》是國際上第一部系統論述相對論電子學理論的論著。在電磁慢波結構、電子迴旋脈塞(ECRM)、自由電子激光、相對論電子學和相對論等離子體電子學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原創性(Pioneer)工作,為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大量的貢獻,並獲得陳嘉庚信息科學獎和國際K.J.Button獎。
劉盛綱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際著名的微波電子學家,他是美國IEEE FELLOW、美國MIT電磁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電子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校長(1985-2001)。提出了一種新的複合式靜電強流電子光學系統並進行嚴格的理論分析;建立了廣義的強流電子軌跡方程;建立了以電子迴旋中心坐標係為基礎的電子迴旋脈塞的動力學理論體系;提出並建立了靜電電子迴旋脈塞的概念與線性及非線性理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和發展了靜電自由電子激光的新概念及其理論;提出並建立了特殊准光學諧振系統,進行了理論分析與實驗驗證,發展了相對論空間電荷波理論和自由電子激光的空間電荷波理論。提出了電子注-波-等離子體三體互作用理論;提出了離子通道混合不穩定性理論及離子通道電磁波泵自由電子激光及其理論。
劉盛綱教授共出版著作四部:(1)《微波電子學導論》獲電子部優秀教材特等獎及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電子迴旋脈塞及迴旋管的進展》;(3)專著《相對論電子學》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4)劉盛綱學術論文集》。其中,《相對論電子學》及《微波電子學導論》已被公認為本領域的經典著作並已被推上國際網際網路。在微波電子學、相對論電子學等領域發表論文150餘篇,在電子迴旋脈塞、自由電子激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有關理論,作出了開創性及奠基性工作,得到國際上的公認和好評,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級、部省級科技進步獎30多項。
他為中國太赫茲科學技術的發展盡己所能,於2005.11.22-24日作為執行主席主持召開了以“太赫茲科學技術的新進展”為主題的第270次香山科學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太赫茲研究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他於2006年被選為中國電子學會太赫茲專家委員會主任,是國內公認的中國太赫茲科學研究的領導者。2006年劉盛綱教授成功籌備、創建了“深圳國際先進科學技術會議”,並與2007年、2009年分別成功召開了兩次會議,該會議已取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被公認為太赫茲領域的“GordenConference”。劉盛綱教授創建了中國太赫茲網站,該網站已成為世界太赫茲科學技術四大專業網站之一(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並與2008年創辦了國際上第一本太赫茲科學技術專業雜誌——國際太赫茲在線雜誌《THzScienceandTechnology》。他是國際紅外毫米波雜誌中國代表,中國電子學報總編輯,強輻射和粒子束雜誌副主編,國際太赫茲科學技術雜誌主編。

研究方向

徠在電子迴旋脈塞、自由電子激光與高功率微波、微波電子學及微波等離子體電子學、生物電子學等領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有關理論,作出了開創性及奠基性工作,得到國際上的公認和好評,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並多次被國內外同行引用,取得了大量開創性成就,他是我國該領域的先驅者。他曾十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他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獲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及省部委一等獎八次。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獲1999年度陳嘉庚信息科學獎等。
提出了一種新的複合式靜電強流電子光學系統並進行嚴格的理論分析;建立了廣義的強流電子軌跡方程;建立了以電子迴旋中心坐標係為基礎的電回子旋脈塞的動力學理論體系;近年來又提出了電子注-波-等離子體三體互作用理論;提出了離子通道混合不穩定性理論及離子通道電磁波泵自由電子激光及其理論,發表了學術論文300餘篇,數百次被國內外同行引用,取得了大量開創性成就,是中國在此領域的先驅者和學術帶頭人,為等離子體微波電子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獲國際K.J.BUTTON獎,是中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受聘為Univ.ofTennessee、CollegeofWilliam&Mary和OldDominionUniversity三所美國著名大學的傑出客座教授,德國漢堡大學Philip客座教授,韓國Postech大學客座教授及義大利米蘭大學、英國Leeds大學等著名大學的客座教授。受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邀請,1999年-2001年為諾貝爾物理獎提名人;2000年國際愛因斯坦科學獎提名人。
劉盛綱教授於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曾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真空電子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和“電子科技大學學科”組組長、國家“863-410”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863-8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顧問,並在“863計劃”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術論著

根據2020年4月電子科技大學網站顯示,劉盛綱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並多次被中國國內外同行引用。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8.10《5G高頻系統關鍵技術及設計》黃宇紅,劉盛綱,楊光,王大鵬,丁海煜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9.09《電子科技大學學術論文專輯》劉盛綱主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1996.09《開放諧振腔的時域分析》(美)朱國瑞著;劉盛綱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3.03《劉盛綱學術論文集》劉盛綱著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03《英俄漢無線電電子學、紅外、激光技術詞典》劉盛綱主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1988.04《電子迴旋脈塞和迴旋管的進展》劉盛綱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7《研究生學科的評詁》劉盛綱主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出版社
1987.04《相對論電子學》劉盛綱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5.09《微波電子學導論》劉盛綱主編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1965.10《超高頻技術和器件 上 超高頻技術》(蘇)列別捷夫,И.В.著;劉盛綱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教育理論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劉盛綱院士接受記者採訪時深感加強學科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應對加入世貿組織的一項緊迫任務。劉院士認為,就中國的教材水平和教師的整體水平而言,要建立真正的一流大學任務還相當艱巨。劉教授認為中國最好的教材是統編教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校自編教材、講義等等,這在國外同行看來十分不解,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特色、培養目標不同,為何要使用統一編寫的教材?更何況教材本身也與國際一流學科的要求相去甚遠。課程設置、安排很老化,跟不上發展的形勢亟待調整改革。
劉盛綱教授以中國四年制大學本科的課程設置為例,說明了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不可忽視:“四年大學本科共有1800個左右的學時,40多門學科,其中德育教育課程就有185個學時,佔去總學時的10%以上,加之,一些德育教育空洞無實效,學生不願學,老師不願教,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和教育資源。”劉院士認為,德育教育的重點應放在中學階段,大學德育教育應該改革。
“國內高校要與國際高水平院校競爭,其首要問題就是要解決師資問題”。總結多年的科研教學經驗,劉盛綱院士認為,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最重要的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積澱,各高校都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在不同領域裡有突出貢獻的教授、專家和學者。對這些已有人才要人盡其用,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為他們的工作創造更好的條件。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電子學會第二屆常委理事和真空電子學會第二、屆副主任
聚變新進展研討會國際局成員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高級科學顧問
世界銀行貸款第二個大學項目中國專家組副組長
IEEE真空電子學委員會委員
國際自由電子激光(FEL)獎五人評審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
安徽省政府科技專家委員會主任和“電子科技大學學科”組組長
國家“863-410”主題專家組成員
國家863-8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顧問
四川省科技顧問團副主席
四川省青年科學基金專家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
大功率微波電真空器件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美國Univ of Tennessee、Colllege of William & Mary和
OldDominion University三所大學的傑出客座教授
德國漢堡大學Philip講座教授
韓國Postech大學客座教授
義大利米蘭大學、英國Leeds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十餘所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電子學報》總編輯
《強輻射和粒子束雜誌》副主編
《國際太赫茲科學技術雜誌》主編

人物評價


劉盛綱在電子迴旋脈塞、自由電子激光與高功率微波、微波電子學及微波等離子體電子學、生物電子學等領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有關理論,作出了開創性及奠基性工作。(電子科技大學評)
劉盛綱是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傑出的電子物理學家,是中國本領域的先驅者和具有國際聲譽的學術帶頭人。(東南大學評)
劉盛綱在電磁慢波結構、電子迴旋脈塞(ECRM)、自由電子激光、相對論電子學和相對論等離子體電子學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原創性(Pioneer)工作,為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大量的貢獻,是中國國內公認的中國太赫茲科學研究的領導者。(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評)

人物影響


● 劉盛綱院士科技教育基金
劉盛綱院士科技教育基金於2008年創立,旨在鼓勵教師和學生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努力成才方面做出的優異成績。
劉盛綱院士科技教育基金於2008年創立,旨在鼓勵教師和學生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努力成才方面做出的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