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山漢墓群

墓山漢墓群

墓山高30多米,多石礫,背負一道東西延伸的山脈,南部地徠勢漸趨低平。其中,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葬出土了二件青銅兵器。土坑墓大多為較深的豎穴墓,石室墓多為雙室和三室,畫像石墓佔多數。

內容介紹


墓群東南約3華里處有一漢代故城—安陽故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山村因墓山而得名。墓山高30多米,多石礫,背負一道東西延伸的山脈,南部地勢漸趨低平。據《嶧縣誌·山川》載:“又西五十五里曰墓山,山勢圓峻,麓多古冢,累累如土丘,間有陷者。墓內長廊曲室皆鑿石為之,刻畫精麗,再進曲折旁達,窈黑不見物,探者怖而返,殆昔顯者之墓也。”又有《申報》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六月七日載:“墓山有古墓七十二座,累累相望,較之滕縣曹王墓,規模尤大數倍。墓擴盡屬漢代畫石,花紋甚佳。附近農戶牆基,多用漢畫石,俯拾皆是。”據考證,墓山漢墓群原有非常壯觀的神道,神道坐落在墓山西南角,馬庄村東約100米處,神道兩側分別豎立著巨大的石豬、石羊,共高達2米有餘。從進入神道起,一路上都是古墓累累直達山頂,約有5華里。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墓山村與馬庄村村民為逃避日本人的追殺,曾全部躲在一個外露的墓室內,村民們還經常把家中的糧食藏在古墓中。國民黨敗退之前,南京政府曾派專人從墓山偷運8塊精美的漢畫像石運抵台灣,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徠

出土文物


2006年春,報省有關部門批准,棗莊市博物館和薛城區文物管理站,共同搶救性清理了墓山漢墓群中被盜的七座古墓葬。出土文物32件(套)。其中,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葬出土了二件青銅兵器。這次清理的古墓集中在一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40米的山坡上。墓葬形制可分為土坑墓、岩洞墓和石室墓三大類。土坑墓大多為較深的豎穴墓,石室墓多為雙室和三室,畫像石墓佔多數。石柱、石樑雕刻精細,畫像內容豐富,有鋪首銜環、花鳥、魚蟲、人物、車馬等。出土的器物有陶器、青銅器、銀器、錢幣等。其中,出土的降釉陶禮器在我市尚屬首次,以前出土的釉陶大都為綠釉。

考古結論


根據以上清理結果可以斷定,墓山漢墓群中的古墓以兩漢為主貫穿了自戰國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當今我們已基本弄清了墓山漢墓群的年代分佈和區位分佈情況。幾千座古墓的驚人數量使其成為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一處山地漢墓群,其必將成為考古人士眼中又一明珠,加上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周邊環境也必將成為魯南地區又一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