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4條詞條名為張岩的結果 展開

張岩

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員

張岩,現任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員,系科研副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1990.09-1994.07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物理系本科學習;1994-1996年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物理系攻讀碩士學位;1996-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1999-2001年得到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基金資助,在日本山形大學工學部任特別研究員;2001-2002於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任研究助理;2002-2003得到德國洪堡基金資助,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應用光學研究所任洪堡學者;2003回國在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任研究員;期間於2004赴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任訪問學者一個月。
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光物理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信息處理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錶協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理事;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會員和SPIE會員。2004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6年以骨幹人員入選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在《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等雜誌上發表論文 100餘篇,被SCI他人引用800餘次。曾主持,參加和完成包括973課題,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4項。目前從事的研究為光子晶體器件設計,太赫茲光譜與成像,表面等離子光學以及光學信息處理。

科研成果


1994-1996年,同碩士導師劉樹田教授一起在國內率先開展光學分數傅立葉變換的研究。提出了可以任意改變分數傅立葉變換尺度因子的光學實現結構以及實現光學分數傅立葉變換的級聯條件,主要工作發表在Opt. Lett.上,並被多次引用,為利用光學分數傅立葉變換進行信息處理鋪平了道路。
1996-1999年,在中科院物理所攻讀博士學位,在導師楊國楨院士和顧本源研究員的指導下,開拓了分數傅立葉變換在光學信息處理領域中的應用。將分數傅立葉變換同楊-顧演演算法相結合,在分數傅立葉變換域實現光束整形;提出了可實現Radon-Wigner展示的新結構;提出了分數蓋伯變換等一系列新的變換;提出了可實現旋轉不變平移變的光學相關器;提出了自分數漢克爾函數的概念,並研究了它的性質;有關光學分數傅立葉變換及其在光學信息領域中的應用研究,得到了同行專家的好評,中國光學學會前任理事長,南開大學母國光院士對這一工作的評價是:“該項成果,具有創新性的學術意義和潛在的應用前景,得到了國內外的同行專家的好評,並被多次引用,相關內容已形成現代信息處理的重要新分支,是國內在現代光學技術科學領域研究工作中的優秀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此期間還從事非線性光學超晶格設計研究,將周期極化鈮酸鋰設計的概念從准周期推廣到非周期,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設計方法,並應用在二次諧波生成,三次諧波產生和參量震蕩中,為新頻率的產生提供了新途徑,實驗結果驗證了理論的正確性。 1999-2001年,在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基金的資助下,在日本山形大學工學部從事生物成像研究。提出了多種提高光學相干層析解析度的方法,主要工作發表在Opt. Lett.上,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重視,並被應用在實際的儀器上。
2001-2002年,在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從事光纖氣體感測器研究。將激光內腔光譜儀同光纖光學相結合,提出了高靈敏度的光纖氣體感測器,靈敏度提高了100倍,並提出了多種復用方法,推進了光纖內腔感測器的應用。這部分內容作為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光纖感測技術新進展”一書中的一章,已經出版發行。 2002-2003年,在德國洪堡基金的資助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應用光學研究所任洪堡研究員,從事數字全息重建演演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相位恢復演演算法來進行數字全息重建的新方案,引起了同行的重視和肯定。這部分內容作為美國Nova Science出版社的新書“New Developments in Lasers and Electro-Optics Research”中的一章,已經出版發行。 2003年至今在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工作。分別獲得了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北京市留學人員擇優資助等人才項目的資助。作為北京市“太赫茲波譜與成像”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他主要從事太赫茲波譜與成像,太赫茲波段表面等離子光學和微納光電子器件設計研究。在太赫茲成像方面提出了多波長成像、偏振成像、實時層析成像等多種太赫茲成像方法,多篇論文被太赫茲領域的虛擬期刊收錄。2007年和2009年分別到美國倫斯特理工大學和德國康斯坦茨大學進行訪問研究。在以上的研究過程中,他共參與撰寫專著三部,申請專利3項,發表科技論文13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0餘篇,影響因子在3.5以上的論文22篇,被他人引用510餘次,H指數為12。

學術兼職


1.中國物理學會光物理委員會委員; 2.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 3.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信息處理委員會委員; 4.中國光學學會光電委員會副秘書長; 5.中國儀器儀錶協會高級會員; 6.中國儀器儀錶協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理事; 7.北京市物理學學會理事; 8.《中國物理快報》特約評審;《計算物理》特約評審; 9.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會員; 10.美國光電工程師協會(SPIE)會員; 11.國際性雜誌Optics Letters, Optical Engineering, Optics Communication等雜誌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