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道
指臨床上通常將內徑小於2mm的小細支氣管
臨床上通常將內徑小於2mm的小細支氣管稱為小氣道。小氣道具有氣流阻力小,但易阻塞的特點。在平靜吸氣時,空氣進入狹窄的鼻咽部,產生渦流。由於小氣道已無軟骨支持,在脫離纖維鞘嵌入肺組織后,管腔通暢性不像軟骨性氣道,易於受胸腔的壓力變化的影響。
小氣道
氣管與16根第4級亞段支氣管的總截面面積約為2.5cm2,但從第5級起,小支氣管的總截面面積開始增加,隨著小支氣管的7級分支成2050根時,總截面面積上升到19.6cm2,約為氣管的8倍。此後,又反覆分成6萬餘根終末細支氣管時,總面積達到了180cm2,是氣管總截面面積的72倍。
到氣管、大支氣管分叉處,渦流更明顯,氣道阻力上升,隨著支氣管分支越細,到了7級以下的小氣道部分時,管徑總截面面積迅速增加,空氣分散形成層流,氣流阻力驟然下降,使吸入的空氣均勻地分佈到所有的肺泡內。
故當小氣道有炎症或痰液阻塞、或當氣道外壓大於氣道內壓時,很容易造成閉合、萎陷。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變多從小氣道開始。
肺小氣道的氣體交換
氣體交換主要在肺小氣道進行。
肺小氣道疾病會引起通換氣功能障礙,慢性缺氧等。
高壓氧(HBO)療法作為現代醫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自60年代起,在世界範圍內再度興起。它的應用涉及到了臨床醫學的許多領域,治療某些疾病獲得了肯定的療效。同時,對其可能產生毒性作用的研究亦逐漸被人們所重視。有人測定了HBO對人體常規肺功能的影響,但HBO對小氣道功能影響的研究甚少。現將我們測定的46人小氣道肺功能的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管腔纖細:小氣道管腔內徑小於2毫米,不斷分支后,最小管徑可達0.06毫米左右。
(2)管壁菲薄:小氣道粘膜厚度隨氣道內徑縮小而變薄,外周為鬆軟稀疏的網狀結締組織,內僅含少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
(3)軟骨組織缺如:氣道分支在達終末細支氣管水平后已無軟骨組織。
(4)纖毛上皮細胞減少:隨氣道分支,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逐漸變為單層纖毛柱狀上皮,到達小氣道水平后,粘膜層為單層纖毛柱狀上皮和單層纖毛立方上皮。
(5)無纖毛細支氣管分泌細胞增多:可能具有分泌稀薄液體的功能。
(6)平滑肌相對增多:在終末細支氣管,平滑肌厚度占管壁總厚度的20%。
(7)總橫截面積大:氣管的橫截面積約為5平方厘米,至終末細支氣管水平,總橫截面積可達100平方厘米以上。(8)
網狀結構形成:管壁彈力纖維呈輻射狀向外伸展,與周圍肺泡壁的彈力纖維相銜接,形成網狀結構,使小氣道的口徑大小直接受肺容量的大小影響。
(1)小氣道阻力小:由於大小氣道的總橫截面積相差很大,在氣道內的阻力就不一致,正常人氣道總阻力80%是來自大氣道,而小氣道的阻力只是氣道阻力的20%以下。
(2)氣流速度慢:吸入氣體從狹窄的氣道進入時產生渦流,至小的氣道時橫截面積增加,吸入氣體到此分散,形成層流,速度逐漸變慢,這樣有利於吸入的空氣能均勻分佈到所有肺泡內。
(3)通氣與血流比例的調節控制: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小氣道平滑肌的舒張與收縮和小氣道口徑的改變,可控制進入肺泡內的氣體流量及調節氣體分佈。病變特點小氣道由於上述解剖特點,在炎症或煙塵刺激后可發生小氣道病變,包括管腔阻塞、粘膜潰瘍、炎性細胞浸潤、杯狀細胞增多、平滑肌肥厚和結締組織增生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