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樹

支氣管樹

左、右主支氣管(一級支氣管)分為肺葉支氣管(二級支氣管),進入肺葉。肺葉支氣管在各肺葉內再分為肺段支氣管(三級支氣管)。以後再經數級分支,整個支氣管呈樹狀,故稱支氣管樹。

解剖分級


支氣管樹
支氣管樹
人的支氣管(第1級)至肺泡約有24級分支。
支氣管經肺門入肺,分為葉支氣管(第2級),右肺3支,左肺2支。
葉支氣管分為段支氣管(第3~4級),左肺8支,右肺10支。
段支氣管反覆分支為小支氣管(第5~10級)
繼而再分支為細支氣管(第11~13級),
細支氣管又分支為終末細支氣管(第14~16級)。
從葉支氣管至終末細支氣管為肺內的導氣部。終末細支氣管以下的分支為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細支氣管(第17~19級)、肺泡管(第20~22級)、肺泡囊(第23級)和肺泡(第24級)。

器官特徵


氣管、支氣管是人體的呼吸通道,樹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人們把支氣管與樹聯繫在一起,是因為氣管、支氣管及其分枝的形狀就象是一棵技干繁茂的大樹。不過,這樹的形態是倒置,樹榦氣管在上,樹枝支氣管及分枝在下。另外,支氣管樹是空心的,其管腔為氣流的通道。

器官功能


支氣管樹
支氣管樹
通過肺泡進行氣體交換將大氣中的氧灌注到血液中,再由血液運送到全身各組織;血液把組織中的二氧化碳帶到肺部,通過氣體交換排出體外。因此,要完成這兩項任務,肺內必須具備二條管道。其中一條是封閉的血液運行管道,它是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網和靜脈組成,靠心臟做功提供推動血液的前進動力,通稱為心血管系統亦稱為循環系統。肺的另一條管道是對外開放的氣體輸送管道系統,呼吸運動通過它將新鮮空氣帶人體內,將二氧化碳等排出體外。這個氣道系統是由氣管、支氣管和支氣管的分枝、再分技組成。氣管的長度和粗細,因性別及年齡而不同,成年男性約長11厘米左右,女性要短些。氣管的下方又分為左右兩大支氣管,右支氣管粗而短,與地面較垂直,所以由氣管進入的異物容易落人右側支氣管。左支氣管細而長,與地面較平行,故異物不易進入。

影像檢查應用


支氣管樹病變的CT表現及其應用:
1.氣管擴大
原因較多,常見的有:(1)創傷,多因長期插管所致。(2)氣管支氣管軟化症,可為先天或獲得性因素所致,先天性軟骨形成缺陷又稱Ehlers-Danlos綜合征,獲得性的多與長期插管有關。(3)氣管支氣管巨大症常併發於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慢性囊性纖維化、免疫缺陷等,另有報道提示可見於30~40歲的無明確感染史的男性,可能與長期吸煙有關。也有先天性因素,稱Mounier-Kuhn綜合征,少見,擴張可僅累及氣管,也可累及主支氣管及葉、段支氣管。多因軟骨環和肌膜發育缺陷所致。CT表現具有一定的特徵性,可見擴大的氣管直徑多>3cm,主支氣管管徑>2.4cm。
Mounier-Kuhn綜合征軟骨環間有過多的肌膜組織突出,使氣管呈“扇面征”(scallopedappearance),又稱“氣管/支氣管憩室症”,常見於氣管後壁。螺旋CT重建圖像可以獲得病變範圍的整體認識,較準確地測量管徑的大小。通過呼氣相和吸氣相分別掃描可以對管壁的順應性作出判斷。
系支氣管壁失去正常彈性而形成不可逆的管腔異常擴張。可為先天性α-胰蛋白酶缺乏所致,最常見的原因為幼年時的壞死性細菌感染,也可為肺部慢性疾患,如結核、纖維化等牽拉形成。Grenier等的研究結果表明,HRCT對支氣管擴張的診斷和評價與支氣管造影相比較,其敏感性為96%,特異性為93%,明顯高於常規CT(60%~80%),且較支氣管造影患者無痛苦,故作為現如今首選的檢查方法。但高分辨CT存在呼吸運動偽影及掃描間隔,有時可能會漏診小的支氣管擴張。螺旋CT為連續容積掃描,克服了呼吸運動偽影並可進行MPR,有利於病變的連續顯示。

臨床技術


厚體層片很少出現支氣管的“假支”征,但常規體層片上山於層面薄,一個層面難以包全支氣管,故其支氣管可顯示“假殘支”。厚體層較易發現癌瘤伴隨的病變:肺充氣不足、血管紋理改變、肺不張、肺組織破壞、炎症灶、淋巴管炎、淋巴結病和胸膜改變。對支氣管周圍型中心型肺癌,可顯示出支氣管套筒狀改變和管腔變形。此外,還有助於鑒別空洞性質,較好地顯示擴張支氣管腔和病變範圍。對支氣管擴張合併肺膨脹不全之支氣管腔內充滿粘液和管腔受壓者,較支氣針造華提供更多的診斷依據。山於厚體層片的信息量多,所以較常規體層經濟和患者受照射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