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田鎮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下轄鎮

番田鎮,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地處溫縣西部,東鄰黃庄鎮,南靠招賢鄉,西與孟州市毗鄰,北與沁陽市接壤,總面積63.08平方千米。

1955年8月,番田鎮境域建立番田中心鄉;2005年10月,楊壘鎮併入;截至2018年末,番田鎮有戶籍人口51012人;截至2020年6月,番田鎮下轄42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番田村大街。

2011年,番田鎮財政總收入2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從各主要稅種來看,完成營業稅500萬元,增值稅400萬元,企業所得稅300萬元,個人所得稅20萬元;2018年,番田鎮有工業企業180個,規模以上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7個。

歷史沿革


1955年8月,番田鎮境域建立番田中心鄉。
1956年6月,改番田鄉。
1958年5月,改建番田公社。
1959年8月,撤銷番田公社,併入楊壘公社。
1962年4月,從楊壘公社析出,恢復番田公社。
1983年5月,改番田鄉。
1999年9月,改設田鎮。
2005年10月,楊壘鎮併入。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番田鎮下轄42行政村:
序號名稱
1番田村
2王莊村
3原庄村
4白溝作村
5秦庄村
6大金香村
7小金香村
8蔡庄村
9大吳范庄村
10三陵村
11段村
12宋村
13余村
14東口村
15前峻山村
16后峻山村
17東小吳村
18西小昊村
19鄭庄村
20后楊壘村
21孫郝庄村
22劉謝村
23王太保村
24南鎮村
25王薛村
26南孟村
27北孟村
28前楊壘村
29殷庄村
30樹樓村
31南張倫村
32東留石村
33西留石村
34西城外村
35東城外村
36前北馬村
37后北馬村
38劉馬庄村
39西南馬村
40王張倫村
41三張倫村
截至2020年6月,番田鎮下轄42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番田村
2王莊村
3原庄村
4白溝作村
5鄭庄村
6西小吳村
7蔡庄村
8小金香村
9大金香村
10段村
11三陵村
12范庄村
13大吳村
14宋村
15秦庄村
16東口村
17余村
18前峻山村
19后峻山村
20東小吳村
21后楊壘村
22孫郝庄村
23劉謝村
24王太保村
25王薛村
26南鎮村
27前楊壘村
28北孟村
29南孟村
30樹樓村
31殷庄村
32前北馬村
33后北馬村
34劉馬庄村
35東留石村
36西留石村
37東城外村
38西城外村
39南張倫村
40西南馬村
41王張倫村
42三張倫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番田鎮地處溫縣西部,東鄰黃庄鎮,南靠招賢鄉,西與孟州市毗鄰,北與沁陽市接壤,總面積63.08平方千米。
番田鎮
番田鎮

地形地貌

番田鎮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海拔108米。

氣候

番田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多雨,冬季乾燥,雨熱同期,多年平均氣溫14.3℃,無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降水量57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

水文

番田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豬龍河、永豐渠、西干排、蚰蜒河,其中永豐渠、西干排貫穿全鎮,屬地下補水渠;蚰蜒河屬排澇河,由於地下水下降,河流基本常年乾涸。

自然災害

番田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連陰雨、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2002年7月18日—19日,全鄉的農作物、房屋、樹木、電線、通信、企業等都受到極大破壞,全鄉房屋受損3890多間,其中倒塌630間;60000畝農作物受災,其中7529畝農作物絕收;家禽、羊、牛舍受損8410平方米,倒塌2541平方米,死亡家禽25000羽、羊75隻,全鄉42個村折斷電線桿230根,通信線桿57桿,造成42個村停電,40個村停水,因廠房受損、停電、進水,造成24家企業停產。

自然資源


2011年,番田鎮有耕地面積7.4萬畝。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番田鎮轄區總人口5180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86人,城鎮化率3.6%,另有流動人口3253人,總人口中,男性25929人,佔50.05%;女性25876人,佔49.95%;14歲以下10780人,佔20.81%;15—64歲36460人,佔70.38%;65歲以上4564人,佔8.81%,人口出生率10.28‰,人口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長率4.19‰。
截至2017年,番田鎮常住人口46265人。
截至2018年末,番田鎮有戶籍人口51012人。

經濟


農業

2011年,番田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4畝,農業總產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20.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49868噸,人均960千克,其中小麥33120噸,玉米1674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鐵棍山藥等,棉花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110噸;花生種植面積800畝,產量3967噸;鐵棍山藥種植面積4200畝,產量525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5.2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羊飼養量1.7萬隻,年末存欄1.2萬隻;家禽飼養量69.3萬羽,上市家禽29.5萬羽,累計造林8000畝,其中,穿田林網2000畝,圍村林800畝,林木覆蓋率11.3%。
番田鎮
番田鎮

工業

2011年,番田鎮工業初步形成了煤機製造、精密鑄造及模具加工、農機製造、再生紙加工四大支柱產業,工業企業178家,職工8800人,工業總產值達到56.5萬元,比上年增長26.8%,實現工業增加值16.8萬元。

商貿

2011年末,番田鎮有商業網點500多個,職工3925人,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83億元,比上年增長5%,出口3000萬美元,主要產品有皮毛、編織袋。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番田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52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5所,在校生3865人,專任教師20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3所,在校生3140人,專任教師125人,教育經費達1150.3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17.3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833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8.7%。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番田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秧歌、大鼓、旱船扇子舞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番田鎮有鄉衛生院2個,衛生室42個,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20人,註冊護士6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番田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戶,人數94人,支出18.9萬元,月人均16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5戶,人數1858人,支出160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0人,支出1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支出6.4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010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41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80人,比上年末共增加101人。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番田鎮固定電話用戶49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38.24%;行動電話用戶18900戶,比上年增加140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為72.5%,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35千米,寬頻接入用戶2400戶,比上年增加400戶。
● 供電
2011年末,番田鎮鎮區擁有3.5萬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3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供電可靠率98%。

交通


番田鎮309省道橫穿東西,沁龍線、南倉線2條縣道及專用公路谷黃路、紫黃路縱貫南北,往東接焦溫高速公路,東南經黃河大橋與連霍高速公路相連,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3條。
番田鎮
番田鎮

文化


地名由來

番田鎮,原是一片荒原,無人居住,元時蒙古族入侵中原,迫使戰俘於此耕耘,後來,戰俘定居此地,取名“番田。

文物古迹

番田鎮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千年古剎慈勝寺1處,有三陵村的晉司馬氏祖塋、王薛村的清代民居和后峻山村的革命烈士張俊山紀念碑。
番田鎮
番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