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陶

舜陶

《孟子·離婁篇》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舜誠制陶,精美不窳”,所以黑陶稱之為“舜陶”。龍山時代的舜陶包括:灰陶白陶、黑陶、彩陶,甚至發展到後來的色釉陶和原始瓷。

目錄

正文


歷史淵源
《孟子·離婁篇》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據墨子《尚賢下第十》曰“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漁於雷澤,灰於常陽,堯得之服澤之陽,立為天子。””。《史記·五帝本記》又載:“舜耕於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歷山即濟南的千佛山,至今還保留著諸多的歷史傳說和名勝古迹,如:舜耕歷山、舜井等,濟南也有不少的道路依次命名,如:歷山路、舜耕路、舜井街等。“陶於河濱”應該是說舜制陶於黃河之濱。舜生活的龍山文化時代正是制陶技術的鼎盛時期。“舜誠制陶,精美不窳”,所以黑陶稱之為“舜陶”。
品類
龍山時代的舜陶包括:灰陶、白陶、黑陶、彩陶,甚至發展到後來的色釉陶和原始瓷。
特點
黑陶的特點為薄如紙、黑如漆、明如鏡,聲如罄,被奉為中國陶瓷藝術中的瑰寶。
發展
隨著近年來對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大量的陶器充分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遠古先民已經掌握了熟練的制陶技術。一些器形在當今社會的技術條件下甚至都難以完成,足見舜陶技術和藝術的價值魅力,同時,提示我們有必要對舜陶展開課題研究,作深入性剖析,一期能恢復舜陶的燒制。
據悉由一批致力於陶瓷藝術研究的專業人員正在籌劃山東舜陶藝術研究中心,一期恢復舜陶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