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土木工程建築行業領先企業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股份)成立於2006年10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整體重組改制並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交易,成為中國第一家實現境外整體上市的特大型國有基建企業。

截至2010年末,中交股份員工人數108779人,資產總額達到3111億元,在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120家中央企業中營業收入位列第16位,利潤總額位列第18位。2008年7月,中交股份成功入選世界500強,名列426位。中國大陸建築企業第1位,成為中國建築行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2017年7月12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2018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一帶一路”最佳實踐上市公司。“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37位。

公司簡介


中交股份
中交股份
中交股份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主要從事港口、碼頭、航道、公路、橋樑、鐵路、隧道、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業務,業務足跡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設計承建了建國以來絕大多數沿海大中型港口碼頭;世界領先的公路、橋樑設計及建設企業,參與了國內眾多高等級主幹線公路建設;世界第一疏浚企業,擁有中國最大的疏浚船隊,耙吸船總倉容量和絞吸船總裝機功率均排名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製造商,集裝箱起重機業務佔世界市場份額的75%以上,產品出口7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30個港口;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連年入選美國ENR世界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CCCC、CHEC、CRBC、ZPMC品牌享譽全球;中國最大的設計公司,擁有13家大型設計院、7個國家級技術中心、14個省級技術中心、6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7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國鐵路建設的主力軍,先後參與了武合鐵路、太中銀鐵路哈大客專、京滬高鐵、滬寧城際、石武客專、蘭渝鐵路、湘桂鐵路、寧安鐵路等多個國家重點鐵路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創造諸多世界“之最”工程,蘇通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上海洋山深水港,以及正在實施的港珠澳大橋等工程,不僅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並於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聯合
2005至今,公司先後獲得567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榮獲2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7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項魯班獎,30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59項國家優質工程獎(其中金獎7項),242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35項國家級工法。公司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科技創新特別獎”,併入選“全國創新型企業”。
2011年,公司名列世界500強第211位,排名較上年提升了13位;位居ENR全球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第11位,連續5年位居中國上榜企業第1名;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19位。2010年,公司入選“福布斯全球2000強企業”榜單,排名位列第297位,居中國內地建築企業首位。2005年以來,公司相繼被中組部和國資委黨委評為“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連續6年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業績優秀企業獎”,連續兩個任期獲評“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業績優秀企業獎”和“科技創新特別獎”,併入選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十大“國有企業典型”;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被授予“全國交通運輸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獎”、“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第39位。

發展歷程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股份公司擁有34家全資、控股子公司,15家參股公司,業務遍及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及港澳特區和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主營業務涵蓋以港口、碼頭、公路、橋樑、鐵路、隧道、市政工程為主的基礎設施設計和建設業,以基建疏浚和環保疏浚為主的疏浚業,以港口機械、築路機械、大型鋼結構為主的裝備製造業,以及以國際工程承包、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外經外貿業。中交股份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
該公司在設計和承建的眾多國家重點項目中,創造了諸多國內乃至亞洲和世界水工、橋樑建設史上的“第一”、“之最”,蘇通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上海洋山深水港等工程反映了中國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為中國交通建設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沿海及內河的大中型港口和航道,均由中交股份參與設計承建;在全球跨度超千米的26座橋樑中,中交股份公司參與設計承建監理了其中的10座;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疏浚船隊,耙吸船總艙容量和絞吸船總裝機功率均排名世界第二;公司的集裝箱起重機業務佔世界市場份額的78%以上,產品出口73個國家和地區,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在國家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后,中交股份公司參與了武合鐵路、太中銀鐵路、哈大客專、京滬高鐵、石武客專、貴廣鐵路、蘭渝鐵路、湘桂鐵路等多個國家重點鐵路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中交股份公司擁有10家大型設計院、2個國家級技術中心、7個省級技術中心、6個重點實驗室(其中4個被認定為交通運輸部行業重點實驗室)。

公司管理


董事會

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彤宙
外部董事:馮士棟、劉茂勛、劉錦章

經營班子

王彤宙: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彭碧宏: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王海懷: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孫子宇: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文崗: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王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企業實力


2011年,中交股份躋身世界500強排名第211位,中國建築500強第二位。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股份)成立於2006年10月8日,註冊資本148億元人民幣,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心企業)整體重組改制並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號碼為HK.1800。
中交股份設立后,作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運營主體,擁有全資、控股子公司42家、參股公司17家,可為客戶提供涵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階段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中交股份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中國領先的公路、橋樑設計及建設企業,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業,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製造商,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國最大的國際設計公司,主營業務涵蓋以港口、碼頭、公路、橋樑工程為主的基礎設施設計和建設業,以基建疏浚和環保疏浚為主的疏浚業,以港口機械、築路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業,以及以國際工程承包、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外經外貿業,業務足跡遍及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及港澳特區和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股份在設計和承建的眾多國家重點項目中,創造了諸多國內乃至亞洲和世界水工、橋樑建設史上的“第一”、“之最”,許多工程不僅反映了中國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為中國交通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絕大部分沿海及內河的大中型港口和航道,國內各高等級主幹線公路及大型特大型橋樑隧道等交通基礎工程,均由中交股份參與設計、承建。在國家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后,中交股份參與武(漢)合(肥)鐵路、太(原)中(衛)銀(川)鐵路、哈(爾濱)大(連)客運專線等多個鐵路項目的設計和施工。
中交股份擁有中國最大的疏浚船隊,耙吸船總艙容量和絞吸船總裝機功率均排名世界第二,疏浚能力佔國內疏浚市場份額的80%;公司的集裝箱起重機業務佔世界市場份額的74%,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公司積極參與對外經援項目和國際承包工程的合作與競爭,目前擁有56家境外機構。中交股份在香港實現整體上市后,憑藉規範的治理和優良的業績,相繼被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成為中國建築行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在《世界經濟學人周刊》雜誌最新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100強中躋身十強。

人才戰略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搭建平台創新制度為企業打造一流技能人才隊伍。
中交股份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和教育培訓工作。中交股份曾連年獲得全國企業職工培訓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被22家全國性行業組織共同確定為創建學習型企業成績突出單位。所屬企業多次被評為全國企業教育培訓先進集體、交通部先進集體,兩個單位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2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6人獲得全國交通技術能手。
2006年初,中交集團成立伊始,經原勞動保障部批准,成為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單位。同年8月成立了集團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2007年初,中交股份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正式啟動,目前總體上仍處於推進和探索階段。但伴隨著企業戰略發展和國際化競爭的需要,我們將以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試點為新的契機,努力打造更高層次的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建設目標

制定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目標
企業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中交股份制定了"十一五"高技能人才隊伍總體目標:到2010年,企業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在技術工人中所佔比重提高近10個百分點,從"十五"末的29%提高到41.8%,達8000人左右,其中高級技師、技師和高級工在技能操作人才中所佔比例分別達到2.0%、9.8%、30%。

指導思想

中交股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一強、二優、三飛躍"的企業總體發展目標為中心,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以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為主要手段,加強鑒定系統功能建設,通過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工作,滿足企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隊伍的需要。

人才培養平台


全方位搭建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平台
高技能人才培養,需要企業為技能人才搭建適合其成長的有效平台,這是中交股份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
(一)完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制度平台。中交股份先後出台了《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2007年~2010年》、《企業教育培訓規定》、《教育培訓工作三年規劃》、《職業技能鑒定實施治理辦法(試行)》、《施工企業要害崗位培訓及持證治理辦法(試行)》等十幾個規章制度和20多個治理文件,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制度體系。
(二)提升企業高技能人才自主培訓平台。中交股份行業特有職業(工種)專業性強,外力無法提供支持。為此,中交股份進一步強化中國交通建設工程學院及其10個分院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上的職能。各分院承建單位根據本企業的職業(工種)情況,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培訓場地、設施、設備及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近兩年,中交股份實際用於技能人才培訓經費2574.39萬元,占職工教育經費的22%。另外,根據實際需要給予專項資金支持,2008年已投入專項資金近300多萬。為緩解工學矛盾,擴大培訓覆蓋面,工程學院網上學院已開通應用。
(三)建設高技能人才評價和鑒定系統平台。中交股份依託各分院成立了10個職業技能考核站,充分利用了分院的資源優勢。鑒定中心成立以來,我們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摸清了企業職業(工種)情況,共向勞動保障部申請獲批了76個行業特有職業(工種)。2007年向部鑒定中心申請舉辦了兩期考評人員培訓班,共計185人;一期質量督導人員培訓班41人。中交股份高技能人才試點工作起步相對較晚,部分所屬單位過去依託地方建立了鑒定站,工作基礎較好,能夠比較快的滿足鑒定的需要。
(四)提供高技能人才展示自我能力平台。積極組織企業主導職業(工種)技能大比武活動,通過崗位練兵和技術比賽,激發企業高技能人才努力成才的熱情,帶動高技能人才隊伍整體技術和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集團、子公司、三級公司、項目部、生產班組全面開展此項活動。2007年通過集團技能比武選拔的一位選手,參加由國資委組織的央企鋼筋工比賽獲得銀獎。兩年來,中交股份累計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39059人次,職業資格培訓10256人次,其它類培訓48425人次。

工作制度

創新高技能人才工作制度
(一)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制度。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高新技術開發、同業技術交流以及絕招特技展示等活動。建立技能帶頭人制度,在要害崗位設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師",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示範帶動作用。建立名師帶徒制度,根據企業生產需要,採取雙向選擇或組織指定的方式,通過師傅在生產崗位上的"傳、幫、帶",提高中青年技術工人的技能水平、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
(二)推動高技能人才評價制度。中交股份成立了以朱碧新副總裁為組長、孫子宇總工程師、林鳴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領導小組,為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領導和組織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人力資源一部,部門總經理兼任鑒定中心主任,部門分管培訓的副院長兼任中心副主任,並確定專人負責工作的開展。
公司要求,"十一五"期間,企業所有一線技能人員要普遍鑒定一次,全部參加由集團鑒定中心或考核站組織的鑒定。鑒定工作必須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充分利用自有場地、設施和設備,按照統一標準、現場考核、強化督導的原則,採取生產現場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業績評定等方法,重點評價企業職工在執行操作規程、解決生產問題和完成工作任務等方面的能力。對在技能崗位工作並把握高超技能、做出重大貢獻的骨幹人才,進一步突破年齡、資歷、身份和比例限制,破格或越級參加技師、高級技師評價。公司規定,高級技師由集團鑒定中心統一進行評價和鑒定,技師的評價和鑒定,由集團鑒定中心根據考核站的綜合能力有選擇性的進行授權實施。鑒定中心負責對每次技能人才評價和鑒定實施情況進行質量監督。中交股份高技能人才評價鑒定試點以來,重點抓了工程船舶水手、船舶機工、水上打樁工、管線工、築路工程機械操作工、港機裝配電工等20餘個主導特有職業(工種)的鑒定工作。在題庫、鑒定標準和培訓教材上,採取徵集和新建相結合的方法,對過去開展鑒定工作較早的考核站(鑒定站)所提供的題庫、鑒定標準和培訓教材,經過集團鑒定中心組織的評審、調整,推廣到其它考核站應用,並在部鑒定中心的支持下逐步完善。由於施工企業生產點多面廣、高度分散的工作性質,集團鑒定中心支持直接在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進行評價和鑒定。有些行業特有職業(工種)技能實操,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現場評價效果更佳,如工程船舶水手、船舶機工等。
試點以來,中交股份共有5419人取得職業技能資格,其中初級2369人、中級1555人、高級948人、技師460人、高級技師87人,有效地改善了技能人才等級結構。
(三)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勵制度。2007年中交股份出台了《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及治理辦法》,對生產一線的技能操作員工,通過評選符合條件的人員將被授予"中交股份技術能手"稱號,並一次性獎勵4萬元。對非凡優秀的技術能手有針對性的選派其參加國內外技術考察一次,並給予培訓、短期療養等待遇。按照國家規定,落實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非凡津貼要求,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按年度進行評定並足額發放津貼。
(四)營造高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企業網站、網院及《中國交通建設》等信息媒體作用,藉助有關會議、文件和相關活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及職業資格方面的方針政策,宣傳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激勵的各種舉措,宣傳表彰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及職業資格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工作者,擴大在集團內的影響,動員各單位進一步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及職業資格工作,激發高技能人才奮發向上的熱情,努力在企業內營造有利於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資格工作的良好氛圍。

公司文化


企業理念
1、企業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遠。
2、企業願景:讓世界更暢通。
3、企業核心價值觀:
為顧客創造精品;為員工創造機會;
為股東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財富。
4、企業精神:
甘於吃苦無私奉獻的“墨脫精神”;
勇於創新領先世界的“振華精神”;
善於協作團結奮進的“龍成精神”。
5、企業作風:勤奮、務實、嚴謹、高效。
6、企業道德:重諾守信、感恩回報。
7、管理方針:科學決策、精細管理、優質服務、和諧發展。

道德與行為

道德:
愛國愛企、遵紀守法;
明禮誠信、恪盡職守。
工作:
用心做事、日事日清;
科學規範、主動熱情。
紀律:
下級服從上級;
不侵佔公司財物;
禁酗酒、禁賭博、禁黃毒。
儀錶:
容貌整潔、著裝規範;
修飾自然、文明端莊。
言語:
說話和氣、手勢適當;
少扯閑言、不說穢語。
待客:
一聲問候、一句請坐、
一杯茶水、一張笑臉、
一聲再見。
環境:
注重安全、講究衛生;
團結友愛、和諧寬容。

獲得榮譽


2008年,該公司5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2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3項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5項工程榮獲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該公司經過20多年發展,連年入選美國ENR世界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之列,CCCC、CHEC、CRBC、ZPMC品牌享譽全球。在香港整體上市后,憑藉規範的管理和優良的業績,中交股份相繼被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指數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總市值達到1417億港元,位居全球基建類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位,在《財富》雜誌2008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12位,在《福布斯》雜誌2008年全球上市企業2000強排名中名列中國大陸企業第14位、中國大陸建築企業第1位,成為中國建築行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2018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一帶一路”最佳實踐上市公司。
2019年7月10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5。
2019年8月5日,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獲得“2018〜2019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特等獎”。
“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37位。
2011年12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1月11日,“2019中國企業社會責任500優榜單”發布,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85位。
2020年7月27日,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名列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15位。
2021年5月10日,2021中國品牌榜發布中國品牌價值榜(TOP100),排名第82位。
2021年7月,《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以營業收入627,586.19百萬元人民幣排名第15名。

社會公益


2020年1月30日,中交集團向武漢及湖北疫區捐助4000萬元,用於疫情防控專項保障資金。

中交品牌


2007年以來,中交集團以推進集團品牌建設為載體,以提升集團品牌價值和品牌形象為重點,搭建展示集團形象的品牌平台,推出一批代表集團形象的品牌工程、品牌團隊、品牌員工,實施中交品牌發展戰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了全集團“創品牌、推品牌、愛品牌”的共同認識和有力行動的氛圍。
相關項目
中交陽光嶼岸地處青島城陽區夏庄街道東古鎮社區,建設用地面積約144564平米,總建築面積247189平米,其中包括18棟板式高層和22棟花園洋房,戶型面積區間在85-142平米,另有一棟商業配套約1370平米,共兩層,整個社區內總戶數2182戶,車位2182個,其中地上1017個,地下1165個。

組織機構


監事會董事會:董事會辦公室、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薪酬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
經營層:綜合管理部門(辦公廳、人力資源一部、人力資源二部、財務部、戰略規劃部、預算考核部、科技部、投資管理部、資金部、企業文化部)、監督保障部(監察部、安全質量監督部、審計部、法律部)、業務管理部門(基建部、海外部、設計諮詢部、工貿部)、分公司(總承包經營分公司)

企業新聞


公司召開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報告會
2012年11月16日,中國交建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報告會,對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進行部署。公司領導周紀昌、劉起濤、陳玉勝、朱碧新、徐三好出席報告會。黨的十八大代表、中交一公局五公司經理、黨委副書記韓國明同志傳達了會議精神。報告會由劉起濤主持。
韓國明結合參加十八大會議情況,就十八大的基本情況、中央企業系統(在京)代表團參加會議情況、黨的十八大的主要精神等進行了傳達,並談了自身體會。

所屬企業機構


海外業務: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所屬企業結構圖基建業務: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疏浚業務: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設計業務: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公路工程諮詢集團有限公司、中交路橋技術有限公司、中交煤氣熱力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投資業務:中交投資有限公司
裝備業務: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築路機械有限公司、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
其他業務:振華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裝備工程有限公司、中和物產株式會社、首都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Azingo Limited

送禮清單事件


2014年9月13日,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央企送禮清單事件”近來備受關注。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南京六合區境內承接平山隧道勘探設計項目,在2014年春節前,這家公司向六合區交通運輸局的相關領導及其他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每人送上了一份紅包,紅包內是一千至一萬元不等的現金和購物卡。然而,這份送禮清單和紅包被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公司員工胡劍兵拍下了照片,並於不久前向紀檢部門舉報,並把照片發布到了網上。
2014年9月5日,六合區紀委對初步查出的7名違紀人員作出了處理。然而也有很多人提出質疑,禮單上有21人,卻只有7人受到處理,另外14人因聲稱沒有收到禮金和收到后立即退還,沒有受到處罰。在此前初步作出的調查處理結果之後,南京市紀委和六合區紀委對這一紅包事件再殺出了一個“回馬槍”,展開深入細緻的調查。“串供”的六合區交通局局長和一名副局長如今受到了更加嚴厲的處分。
2014年9月6日,南京市紀委和六合區紀委對這一紅包事件殺出個回馬槍,再次展開深入細緻的調查。經查,胡劍兵反映的禮單問題大部分屬實,中交公司的這份禮單共涉及五家單位30人,合計擬送金額9.2萬元,六合區涉案21人。另外查實,六合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周斌收受了一萬元,副局長徐有燊收受了5000元,加上另外五人,此7人因聽到風聲,弄虛作假,編造了事發前已經退卡的虛假事實。周斌因涉嫌其他嚴重違紀,南京市紀委決定對其立案調查,並採取“雙規”審查措施,副局長徐有燊被發現另有受禮事實,合併處理,另外弄虛作假的5人均予以從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