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努西

賽努西

賽努西,創辦了賽努西教團,是蘇菲派教義學家,信奉伊斯蘭教。

人物關係


任務解決


賽努西(al—Sanusi,1791~1859)
伊斯蘭教蘇菲派教義學家,賽努西教團創始人。全名穆罕默德·本·阿里·賽努西。生於阿爾及利亞的穆斯塔加內姆,出身於伊德里斯家族,自稱系法蒂瑪的後裔。小時候在家鄉接受傳統宗教教育,1821年到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維因大學學習宗教學科,在那裡受神秘主義影響加入德加維教團(Darkawiyah)。1828年前後,赴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南部及撒哈拉等地傳教,並宣傳穆斯林要加強團結,號召恢復穆罕默德時期的教義。1830年途經埃及去麥加朝覲,結識了一些著名的伊斯蘭學者及蘇菲派長老,吸取了許多知識。他師從著名蘇菲學家艾哈邁德·本·伊德里斯(?~1837),學習蘇菲奧義,並隨同他到葉門傳教。賽努西的學識與信仰得到其師賞識,被指定為他的繼承人。鑒於西方殖民主義對伊斯蘭世界的入侵、奧斯曼統治的日益腐敗和穆斯林信仰的淡薄,賽努西吸取瓦哈比教派思想,決心改革和復興伊斯蘭教,抵禦西方殖民主義的侵入。他採取廣泛建立傳教中心,培養和造就虔誠、熱情、勇敢頑強的穆斯林的方法來達到其目的。1837年在麥加附近的艾布·古拜伊斯創建了蘇菲教團的“扎維葉”,被稱為賽努西教團。

發展歷程


后又在塔伊夫、麥地那、吉達等地附近建立了一批“扎維葉”。因受遜尼派的排擠,約於1840年回到摩洛哥的非斯,邊進行教學工作,邊宣傳新教團的教義。由於摩洛哥當局對新教義的憂慮,而對賽努西的活動進行種種限制,后被迫來到昔蘭加尼(現利比亞境內),1843年在綠山建立了非洲第一個“扎維葉”,成為賽努西教團的總部。賽努西派一些門徒外出傳教,建立新紮維葉。1846年賽努西重返麥加講學傳道。他否定奧斯曼素丹的宗教領袖地位,認為哈里發的職位應由阿拉伯古萊什人擔任,后被奧斯曼當局指控為反對奧斯曼政府的麥加謝里夫阿卜杜勒·穆塔裡布的追隨者,他遂路經埃及逃回綠山。為躲避奧斯曼政府的監視,1853年將總部遷到利比亞沙漠中的賈加布卜綠洲,創建了著名的賈加布卜扎維葉,創建學校、圖書館,不僅開設宗教、語言學科目,還開設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科目,成為當時繼開羅之後北非的第二大文化中心。賽努西死於賈加布卜,並葬於該地。此後該教團由其子穆罕默德·馬赫迪·賽努西(1844~1901)主持,到20世紀,這個教團發動民族解放運動,反對義大利殖民主義。賽努西一生主要宣傳穆斯林世界的團結,主張在伊斯蘭大團結的旗幟下,在非洲建立伊斯蘭統一體。主張恢復伊斯蘭教的早期教義,絕對服從《古蘭經》和聖訓,反對迷信和異端,以純潔伊斯蘭教,要求為有能力者打開“伊智提哈德”(即創製教律)的大門,提倡統一遜尼派的法學,曾試圖以四大法學派為基礎,吸取其它學派的主張,創立一種新法學派,稱為“四大法學派之明鏡及其要旨”。其著作、書信較多,代表作有《提醒睏倦者按照(古蘭經)訓誡行事》。另外還著有關於教法學理、蘇菲讚詞及闡述該教團教義的著作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