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楊家將的結果 展開
楊家將
明代熊大木著英雄傳奇小說
《楊家將》(又名《北宋志傳》、《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寫楊家將抗遼事迹。作者廣泛搜集了宋元時期民間流傳的楊家將故事、宋元話本和元雜劇中的有關劇目為基礎加工整理而成。作品從北漢主劉鈞摒逐忠臣,呼延贊出世寫起,到楊業歸宋,楊宗保大破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夏為止。通過楊業一門世代抵抗契丹侵擾的事迹,貫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頌抗敵英雄,譴責奸佞賣國的主題。《楊家將》與《薛家將》、《呼家將》構成我國通俗小說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將小說” 。
熊大木的《楊家將》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它對北宋前期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等人的事迹加以演義,講述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迹。
《北宋志傳》是明代英雄傳奇小說,作者為明代嘉靖年間熊大木。與《南宋志傳》(此書主要寫宋太祖故事,內容與書名不甚相合)合刊,共二十卷。通稱《南北兩宋志傳》,各十卷五十回。
作品較好地塑造了楊家老少幾代人的英雄群像,敘述了楊家“一門忠勇盡亡傾”的悲壯故事。老將楊業,身經百戰,威震四方,號稱“楊無敵”,后因潘仁美的陷害,在陳家谷戰役中身陷重圍,在潘不發救兵,突圍無望的情況下,頭撞李陵碑壯烈而死。少年英雄楊宗保十四歲就執掌帥印,他不但能上陣與敵刀槍相搏,而且還能運籌帷幄,善於調兵遣將,指揮千軍萬馬,而楊家的祖、父輩如佘太君、楊六郎、柴郡主等也能以抗戰大局為重,扶持青年晚輩治軍。以佘太君為首的一班楊門女將,一洗封建女子弱不禁風的脂粉氣,個個都是征戰沙場的巾幗英雄。這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除了北朝樂府《木蘭辭》塑造的木蘭形象外,象《北宋志傳》這樣集中塑造女英雄群像的作品,應是一種開創性的和成功的突破。
當然,這些舊體民間小說往往通過封建性的忠君來表現愛國,還摻有許多呼風喚雨,鬼神迷信的內容,這些缺陷,連同其藝術上的粗糙,都是無庸評議的。
第一回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贊激烈報仇 | 第二回 李建忠力救義士 呼延贊夢神教武 | 第三回 金頭娘征場斗藝 高懷德大戰潞州 | 第四回 講和議楊業回兵 迎鑾駕豪傑施能 |
第五回 宋太祖遺囑後事 潘仁美計逐英雄 | 第六回 潘仁美奉詔宣召 呼延贊單騎救駕 | 第七回 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贊力擒敵將 | 第八回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 |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 | 第十回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 | 第十一回 小聖感夢取太原 太宗下議征大遼 | 第十二回 高懷德幽州大戰 宋太宗班師還汴 |
第十三回 李漢瓊智勝番將 楊令公大破遼兵 | 第十四回 犒將士趙普辭官 宴群臣宋琪賦詩 | 第十五回 曹彬部兵征大遼 懷德戰死歧溝關 | 第十六回 太宗駕幸五台山 淵平戰死幽州城 |
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 | 第十八回 呼延贊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 | 第十九回 瓜州營七郎遭射 胡原谷六使遇救 | 第二十回 六使沛京告御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 |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后議圖中原 | 第二十二回 楊家將晉陽鬥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 | 第二十三回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贊 | 第二十四回 孟良智盜驌驦馬 岳勝大戰蕭天佑 |
第二十五回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關寨五郎觀象 | 第二十六回 九妹女誤陷幽州 楊延德大破番兵 | 第二十七回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 第二十八回 焦贊怒殺謝金吾 八王智救楊郡馬 |
第二十九回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節銅台交兵 | 第三十回 八王齎詔求六使 焦贊大鬧陳家莊 | 第三十一回 呼延贊途中遇救 楊郡馬大破遼兵 | 第三十二回 蕭太后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 |
第三十三回 呂軍師布南天陣 楊六使明下三關 | 第三十四回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醫人 | 第三十五回 孟良盜回白驥馬 宗保佳遇穆桂英 | 第三十六回 宗保部眾看天陣 真宗築壇封將帥 |
第三十七回 黃瓊女反投宋營 穆桂英破陣救姑 | 第三十八回 宗保大破天門陣 五郎降伏蕭天佐 | 第三十九回 宋真宗下詔班師 王樞密進用反間 | 第四十回 八殿下三關借兵 眾英雄九龍鬥武 |
第四十一回 楊延朗暗助糧草 八娘子大戰番兵 | 第四十二回 楊郡馬議取北境 重陽女大鬧幽州 | 第四十三回 平大遼南將班師 頒官誥大封功臣 | 第四十四回 六郎議取令公骸 孟良焦贊雙喪命 |
第四十五回 禁宮中八王祈斗 無佞府郡馬壽終 | 第四十六回 達達國議舉伐宋 楊宗保兵征西夏 | 第四十七回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 | 第四十八回 楊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
第四十九回 杜娘子大破妖黨 馬賽英火燒番營 | 第五十回 楊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婦得勝回朝 |
“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寫過一篇文章,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並且指出楊家將故事在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廣泛流傳。另一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人物蘇轍也寫過一首“奉使契丹二十八首過楊無敵廟”,蘇轍離楊業去世的年代並不算太遠,他的詩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楊家將故事在宋代的影響力。
明朝中後期,朝廷積弱,外敵虎視,這種局面與宋朝何其相似,楊家將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楊家將,希望藉此宣揚忠君思想。民間藝術家在傳說和戲曲的基礎上,改編出歷史演義小說,如明代紀振倫的《楊家將通俗演義》,加上明代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這兩部書使得楊家將故事定型,為後來的戲曲和說唱文學提供了豐富素材。
楊家將第一代 楊業
被擒不屈 絕食而死
人物
楊業本名叫楊崇貴,其父楊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亂的時候,佔據麟州,自稱刺史,由於時局的動蕩,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年少英武的楊崇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崇貴為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
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劉繼業歸宋以後,複本姓楊,單名業。宋太宗以楊業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派他到代州為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為潘美節制。遼國大軍從雁門關大舉進攻,楊業從小路率領數百騎兵繞到遼軍背後,與潘美的部隊前後夾擊遼軍,殺死遼國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繳獲很多兵甲戰馬。
楊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986年,在燕雲十六州的戰爭中,由於主將潘美、護軍王冼的錯誤指揮和掣肘,楊業戰敗,被遼軍生擒。楊業之子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楊業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楊家將第二代 楊延昭
作戰勇猛 屢建奇功
楊業是楊家將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犧牲最壯烈。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楊延昭本名楊延郎,為了避諱,而改名楊延昭。楊延昭在父親的熏陶下,成為一個職業軍人。雍熙三年北伐,楊延昭與父兄一起出征,攻擊朔州的時候,楊延昭作為前鋒進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卻更為勇猛的作戰。楊業陣亡以後,楊延昭由供奉官升遷為崇儀副使。後來又擔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在河北的邊防前線任職。
北宋咸平二年,遼國南下進犯。楊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小,又沒有做好防守的準備,遭到了遼軍的猛烈圍攻,城中人心惶惶,而楊延昭召集城中壯丁,授予武器,配合宋軍,全力固守。當時正值隆冬,楊延昭命人擔水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就凍成了堅冰,城牆光滑難登,遼軍的猛烈攻勢也無法繼續,只好撤退了,宋軍繳獲了遼軍遺棄的軍資器械。這就是凝冰凍城的故事。後來他又屢建奇功,澶淵定盟時,楊延昭因為守邊的功勞,屢次升遷,景德二年,楊延昭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楊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卒於任上,終年五十七歲。
楊大郎:鎮守邊關時因病去世
史實:楊業娶折氏(“折”被演化成“佘”,其妻也演化成佘太君)為妻,生七子,為楊延朗、楊延浦、楊延順、楊延玉、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長子楊延朗的“朗”字因犯了當時的聖諱,所以更名為楊延昭。歷史上的楊大郎最終在鎮守邊關時因病去世,終年57歲。
演義:《楊家將》演義中的楊大郎叫楊延平。當時遼國皇帝假意要和宋國議和,邀宋太宗趙光義在金沙灘舉行“雙龍會”,意在將宋室一網打盡。楊大郎因長相和宋太宗相像,因此在雙龍會假冒宋太宗,突圍時被亂箭射死。
楊二郎:連斬遼國18員上將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楊延浦,基本沒留下什麼故事。但在《楊家將》演義中,二郎楊延定也是一員猛將,使八寶赤金槍,曾在陣前連斬遼國18員上將。雙龍會時,他代南清宮八王千歲赴宴而死。
楊三郎:電影中成最帥氣主角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三郎楊延順默默無聞,但在《楊家將》演義中,被改名為楊延光的他在北遼陣前斬將奪旗,如入無人之境。金沙灘一戰中,被馬踏成泥而死。
楊四郎:歷史上七子唯一殉國者
史實:歷史上的四郎楊延玉,是楊門七子中唯一一個殉國的人。他曾隨父征戰,於陳家谷口一戰殉國。
演義:在《楊家將》中,四郎楊延輝被寫成楊家將中唯一長壽的一位。金沙灘一戰被俘,被遼國招為駙馬。15年後,他過關探母助宋破遼,得以與家團圓。因此在京劇中,《四郎探母》一直都是名篇。
楊五郎:出家五台山後再度出征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五郎楊延環官拜殿直,而在《楊家將》演義中,他被改名為楊延德。在瓦橋關前單人獨騎踹遼營,生擒過遼國郡馬耶律高。在金沙灘一戰中受傷,后皈依佛門,在五台山為僧。但大破天門陣的時候出山,之後也多次出面扶助楊家後代立功。
楊六郎:演義和電影基本一致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六郎楊延貴同樣官拜殿直;在《楊家將》中,改名為楊延昭的他也是金沙灘一戰中唯一一位返國的楊家將,後來病死在關外;
楊七郎:演義和電影同樣悲壯
史實與演義:歷史上的七郎楊延彬沒有太多內容,但在《楊家將》演義中,七郎楊延嗣是最具悲劇性的一個人物。因爭帥印擂台上打死太師潘仁美之子,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綁在芭蕉樹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
還有楊八姐、楊九妹、燒火丫頭楊排風及七郎們的七位夫人,亦稱楊門女將。
楊家將第三代 楊文廣
得范仲淹賞識
楊文廣是楊延昭的第三個兒子。楊文廣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後來與安撫陝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談話中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狄青南征廣西,楊文廣隨軍從征,但此時的楊文廣還是個無名之輩。治平中,選拔宿衛將領,宋英宗以為楊文廣是名將之後,而且還有功勞,提拔楊文廣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他由此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
韓琦派楊文廣率領部隊在篳篥築城,控制要道,防禦西夏。楊文廣先揚言要到噴珠築城,然後率軍迅速趕往篳篥,黃昏時趕到目的地,連夜搶修城寨,構築好了防禦工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二天天明,西夏騎兵至,看到宋軍已經佔據有利地勢,做好了準備,只能無奈的撤退,楊文廣乘機遣將出擊,斬獲敵人很多。皇帝下詔嘉獎,賞賜豐厚,並任命他知涇州鎮戎軍、定州路副總管,遷步軍都虞侯。遼國與宋朝在代州的邊界劃分上發生爭執。楊文廣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還沒等到朝廷上的迴音,楊文廣就死於任上,北宋朝廷追贈他同州觀察使。
其實歷史上楊家將沒有楊宗保,也沒有穆桂英。但是的確有佘太君的存在,佘太君原姓折,其弟名叫折御卿(958~995)時任府州刺史。後漢乾 二年(949年)與楊繼業成婚。
《楊家將》用通俗生動的現代語言敘述了我國歷史上北宋初年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時期征服分裂的北漢、遼及西夏等北部、西部邊疆政權、統一中原的故事。書中著重描寫了楊家將三代男女老少英雄為國出征、為統一中國而忍辱負重、浴血奮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塑造了楊業、楊六郎、楊宗保、佘太君、穆桂英等英雄人物,鞭撻了潘仁美、王欽等僅為一已私利而妒賢忌能、出賣民族和國家利益的奸臣、貪官的醜惡行為。
作為小說史上現存最早描寫楊家將故事的一部長篇小說,《北宋志傳》的主要貢獻在於,使民間流傳已久、零散片斷的楊家將故事得以基本定型,這也是明代中葉朝廷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戰爭頻繁,朝政紊亂狀況的一個折射,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繼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鬥爭中起過激奮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後代的許多戲曲作家又從該書中尋找素材不斷加以發展創造,以至在今天(21世紀)的舞台、銀幕上還不斷演出。《楊家將》和《薛家將》、《呼家將》構成了我國通俗小說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將小說” 。
人物
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徵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那時候,在北京天橋的評書藝人中,《包公案》、《狄公案》、《三俠五義》、《 楊家將》、《岳飛傳》都是常說的書目。
新時期以來,尤其是電視還未普及的時候,評書一度成為人們非常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上世紀八十年代,評書名家劉蘭芳的《楊家將全傳》(109回)說得鏗鏘悅耳,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上世紀九十年代,評書名家田連元應遼寧電視台之邀請,錄製了《楊家將》(102回)。田連元說書風趣幽默,親切感人,很受歡迎。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影視劇盛行,各種版本的以楊家將為題材的影視劇就層出不窮了。
上述這些流傳和演義,多半對人物和情節進行了藝術加工,並虛構了很多人物。比如潘仁美的原型潘美雖然指揮失誤,但並沒有迫害楊家父子。這些演義和加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忠烈與奸詐的對比更加明顯,藝術感染力就更強了。
《楊家將》(《北宋志傳》)現存最早的版本,是明萬曆年間建陽書坊余象斗的三台館刻本,現存日本內閣文庫。
熊大木(約1506~1579年),號鍾谷、鰲峰或鰲峰後人,福建省建陽人,明代嘉靖、萬曆年間歷史演義小說的編著者與刊行者,也是英雄傳奇較早的作者。
熊大木的祖先,從熊秘到熊禾。在唐宋兩代原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其後世代或官或隱,儘管漸趨衰微,可以說仍屬於官宦階層。傳到熊大木這一代,早已淪為市民階層了。但熊氏的先人所樹立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博學能文的傳統,無疑會成為熊大木著作中所繼承的一大特色。
他以編著出版為業。其書坊名為“忠正堂”。有不少經他刊刻傳世的書籍,他自己又動手編寫了不少通俗小說,是我國小說史上繼《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者之後早期創作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的又一位民間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