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楊家將的結果 展開
楊家將
北宋著名軍事家族
“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講述了北宋年間楊家名將楊業、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感人故事。
五代時,北漢的麟州刺史楊信有子楊崇貴,后更名楊業,曾任北漢建雄軍節度使,歸宋后,成為抗遼名將,人稱“楊無敵”。
楊業娶德州折氏為妻,生七子,為延朗、延浦、延順、延玉、延環、延貴、延彬。楊業同四子楊延玉戰死疆場,長子延朗(后改名楊延昭)則名揚沙場,遼兵懼其勇猛,呼其為“南斗六星楊延朗”,久而久之,在民間演化為“楊六郎”。
楊延昭有四子,其中三子楊文廣,字仲容,抗西夏,平叛將儂智高,屢立戰功。
作為北宋時期一個將領輩出的著名家族,楊家將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無人能及的特殊地位。他們的形象活躍在評書、小說、戲曲等諸多方面,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當然沒有民間傳說與文學作品中那麼傳奇,然而楊家一門三代精忠報國的事迹,卻著實值得世人敬佩。
在山西代縣的舊城裡,聳立著一座歷史悠久的鐘鼓樓,這座鐘鼓樓的南、北兩面,分別懸掛著“威震三關”和“聲聞四達”兩塊巨大的匾額。傳說這是當地人出於對楊家將不朽功勛的景仰,在很久以前專門建立的紀念性建築。
提起楊家將,人們首先想到的多半是楊業。這位曾經名震遐邇的名將原名楊重貴,早在弱冠之年便效力於割據山西的北漢政權。年少英武的他很受君主看重,被北漢主賜名為劉繼業。深得賞識的劉繼業很快被任命為保衛指揮使,在對北宋、契丹的作戰中以驍勇著稱,不久因功升為建雄軍節度使。
此時,宋太祖趙匡胤成功篡奪了後周政權,面對北宋王朝咄咄逼人的壓力,劉繼業預感到中原的統一大局已經不可逆轉,便向當時的北漢主劉繼元提出“奉國歸宋”的建議,結果遭到北漢君臣的一致反對。雖然劉繼業主張對北宋降伏,卻從未背叛北漢政權。後來北漢國都為宋軍攻克,他仍在城南率領軍隊與宋軍苦戰,宋太宗讓已投降的劉繼元派親信前往勸降,劉繼業悲憤地大哭一場后,最終投降了宋朝。宋太宗素知他的威名,將其派往山西前線,受潘美節制。歸宋之後劉繼業恢復原姓,改名楊業。
在宋遼邊防線上的頻繁衝突中,再一次顯露出驚人的勇武和指揮才能,幾次戰鬥下來,敵兵一見“楊”字大旗,無不避戰退走,稱他為“楊無敵”。楊業駐守邊關八年之久,遼軍始終不敢侵入一步。因功勛卓著,楊業很快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雍熙三年(986),宋太宗決定派出三路軍隊征討遼國,以恢復漢族政權的傳統疆域。其中西路軍以潘美為主將,楊業為副將。在開始的時候,各路軍隊進展得還算順利,西路軍很快奪取了遼國的四個州。
然而隨著北伐主力中路軍的作戰失利,宋太宗匆忙命令各路人馬班師回國,又叮囑西路軍將四州百姓遷回中原。當時遼國的軍隊已經開始反擊,楊業與遼軍交鋒多年,深知敵我情勢,他認為西路軍的任務只是遷移民眾,並不需要與敵人決戰。但是主將潘美卻不以為然,他嘲笑楊業畏懼敵人,認為西路軍應該給予追擊的敵人迎頭痛擊。最後楊業力爭不果,只得在主將潘美的督促下冒險出擊。臨行前他和潘美約定,由潘美在要道部署步兵強弩以備接應。
可潘美等人在得到了楊業敗退的消息之後,帶領所部慌忙撤退。鏖戰之後的楊業率軍來到約定的地點,看到原本應該在此接應的宋軍竟然不見蹤影。在悲憤與絕望之下,楊業率領部下轉身再戰。苦戰中,他在受傷幾十處、左右死傷殆盡的情況下仍手刃敵軍數十人,最終為遼軍生擒,後來絕食而死。楊業的長子楊延玉,部將王貴、賀懷浦等都在這次戰鬥中力戰身亡。
楊業
在民間傳說中,楊業是楊家將的第一代,楊家的眾多英烈里以他的犧牲最為壯烈。第二代楊家將的代表人物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楊延昭在幼年時沉默寡言,卻十分喜歡玩行軍作戰的遊戲,父親看到后曾感慨道:“這個孩子像我啊。”此後每次上戰場都帶他同行,楊延昭也很快鍛煉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將領。雍熙三年(986),楊業率軍北伐,讓楊延昭擔任先鋒,結果楊延昭在與遼軍激戰時被亂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拚命地與敵人廝殺。後來楊延昭被保舉出任巡檢使,在河北的邊防前線任職。
咸平二年(999),遼國突然南下進犯北宋。楊延昭當時正在遂城(今河北徐水)駐守。遂城的城池很小,又沒有作好防守的準備,得知遼軍來襲后,滿城人心惶惶,楊延昭臨危不亂,從容地組織壯丁配合宋軍守城,同時著手安定遂城人心。當時正值隆冬,他便命令宋軍擔水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就凍成了堅冰,光滑的城牆讓遼軍無從下手,只好撤退。楊延昭每逢作戰都身先士卒,獲得的功勞無不與部下分享。
遼、宋兩國的軍民都對他非常敬畏,稱之為“楊六郎”。景德二年(1005),楊延昭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於大中祥符七年(1014)卒於任上,終年57歲。宋真宗聽到這個消息后極為悲痛,專門派遣使者將楊延昭的棺柩運回京城,邊地百姓看到南行的棺柩無不落淚相送。楊延昭正處於北宋與遼國勢均力敵的對峙時期,為保衛邊疆奮戰二十多年,深得百姓的愛戴,是北宋前期難得的名將。
楊延昭
楊文廣在楊家府演義中,是楊宗保與穆桂英之子,但歷史上的楊文廣卻是六郎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後來與安撫陝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談話中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狄青南征廣西,楊文廣隨軍從征,但此時的楊文廣還是個無名之輩。
治平中,楊文廣為選拔宿衛將領,宋英宗以楊文廣是名將之後,而且還有功勞,提拔楊文廣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他由此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韓琦派楊文廣率領部隊在篳篥築城,控制要道,防禦西夏。楊文廣先揚言要到噴珠築城,然後率軍迅速趕往篳篥,黃昏時趕到目的地,連夜搶修城寨,構築好了防禦工事,作好準備。第二天天明,西夏騎兵大至,看到宋軍已經佔據有利地勢,只能無奈的撤退,楊文廣乘機遣將出擊,斬獲很多敵人。皇帝下詔嘉獎,並任命他知涇州鎮戎軍、定州路副總管,遷步軍都虞侯。
遼國與宋朝在代州的邊界劃分上發生爭執。楊文廣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卻在沒等到朝廷迴音時卒於任上,北宋朝廷追贈他同州觀察使。
作為楊家將的第三代,楊文廣並沒有建立能與他祖輩父輩相提並論的功績,因為此時北宋已經與遼國議和,而對西夏的政策也在和與戰之間搖擺。但是楊文廣繼承了楊家將世代忠心報國的傳統,沒有忘記收復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但因宋朝積弊已深,且修文偃武的風氣已成,楊文廣的理想未曾實現。
楊文廣
歷史上並沒有奸臣潘洪或潘仁美這一人物,其原型是潘美。害死楊業的,應該是王侁,而非潘美。王侁是個小人,以誣陷主帥而起家,可能是由於王侁官職太小,不足以突出楊家,所以潘美很倒霉地攤上了這件事。按照宋史說法,潘美當時與楊業的立場相近,只是沒有力爭,王侁軍離開防地時還曾予以制止,似乎潘美在其中責任不大。從戰後的處分來看也是如此,潘美僅受降職處分,而兩個監軍皆被撤職發配。但是作為北伐西路軍的統帥,潘美對於王侁提出的作戰方案不置可否(其實就是默認),最後導致楊業戰死沙場。楊家浴血奮戰,潘美應該負一定的責任。
歷史上的潘美是一位對北宋朝廷戰功卓著的大將。在《宋史》列傳中,他排名第17位,遠遠高於排名第31位的楊業。潘美早年曾參與“陳橋兵變”’擁戴趙匡胤稱帝建立北宋,因此很受宋太祖趙匡胤的重用。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只有潘美的兵權未被收回,可見宋太祖對他的信任之深。
後來,潘美率軍攻打南漢,立下汗馬功勞。他在賀州(今廣西賀州市)假裝撤退20里,並以奇兵設伏,大敗南漢軍隊,在韶州(今廣東韶關)用強弩攻破南漢的“象陣”,擊潰南漢主力軍十幾萬;在廣州,又派兵夜晚縱火,燒毀敵營,趁亂急攻,終獲大勝。幾年後,潘美率軍攻打南唐,與敵軍交戰近一年,最終消滅南唐。由此可見,潘美在北宋統一的過程中可謂戰功赫赫。
然而,由於“戲說”的廣泛影響,許多人卻曲解了這位忠臣良將。據說,開封市至今還有一清一濁兩個湖,清湖被人們稱作“楊家湖”,濁湖則被稱作“潘家湖”。
楊家湖
楊家將第三代楊文廣之後,楊家將就沒有有名的人了。楊門女將總該有吧?還真沒有。佘太君和穆桂英雖然國內不少地方志有記載,但基本屬於誇大渲染,是隨著時代而逐漸豐滿的“文學虛構人物”。北宋時期,楊業老家旁邊有個府州,其中有一個折氏家族特別有名,但當時他們根本不會把閨女嫁給遠在太原的敵將楊業。所以,佘太君是文學虛構。
至於穆桂英,有地方志說她家在當時密雲或順義的穆家寨或穆柯寨,但這兩個地方當時都屬於遼國地界,楊家不可能大老遠到那裡找媳婦。因此,穆桂英也是文學虛構。楊門女將的故事,經過南宋、元代的改編增補,發展到明清,最終形成完整的女將形象。
楊門女將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兩宋到明越來越弱,中原無力抵抗外族入侵,節節敗退。面對數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普通百姓肯定從內心深處強烈呼喚抗擊入侵的英雄。楊門女將的故事,迎合了當時百姓的心理,給飽受戰亂困擾的下層人民以極大的心理慰藉。
穆桂英
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三個人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中的楊家將的主要人物。楊家將三代血戰報國的事迹,為後人所傳揚。尤其是楊業和楊延昭,在北宋時期已經天下聞名。
歐陽修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中寫:“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這裡的父子就是指楊業和楊延昭,而這位供備庫副使名為楊琪,其祖父是楊重勛,楊業是其伯祖。宋朝積弱,最後亡於外敵,所以宋遺民們便更加追思那些血戰保國的將領。楊家將的事迹得以廣泛流傳。
在楊家將事迹的流傳過程中,民間加入了許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在南宋遺民所著的《燼餘錄》中,將楊嗣的功績安到楊延嗣身上,將楊文廣的事迹加到創造出的人物楊宗保身上,還杜撰了楊家將父子救援宋太宗的情節。而在元朝的雜劇中,有關楊家將的劇目更是很多,比如《昊天塔孟良盜骨》等
楊令公廟
楊令公廟的山門建築頗為講究,山門高5米、寬3米,磨磚對縫虎頭對門。山門兩側另有對聯一幅,上聯為“楊氏全家做事忠實不二”,下聯為“專祠一座表揚英勇無雙”。橫批是“氣壯山河”。
連環畫封面
楊令公名楊業(又稱楊繼業),為北宋名將,被譽為“楊無敵”,史載其“軍紀嚴明,屢建戰功”,但在986年北宋伐遼戰役中,不幸由於主帥潘美和監軍王侁的錯誤指揮,被迫孤軍奮戰,於陳家谷矢盡援絕,重傷被俘,絕食而死,終年60歲左右。其事迹在當時便廣為傳頌,后經戲曲、小說的渲染,逐漸形成了“楊家將”的故事。但經考證,楊令公戰鬥的主要區域在今山西雁門關和大同一帶,並不在古北口地區,而令公廟之所以建在古北口,主要是因為古北口長城是萬里長城上戰事最多的關隘之一,為其立廟,以激勵將士向楊業那樣鞠躬盡瘁,公忠體國。
在山西省代縣城裡,有一座頗有氣概的鐘鼓樓。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別懸掛著“威震三關”、“聲聞四達”兩塊巨大的題匾。傳說這是人們為紀念楊家將不朽功勛,而流傳到今天的一處珍貴遺跡。
楊家祠堂始建於元代,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楊家祠宇。因楊業死後被追贈為“太尉”,謚號“忠武”,他的後代以此題祠名為“楊忠武祠”,俗稱“楊家祠堂”。
雁門關外楊家將征戰過的那個叫做金沙灘的古戰場,昔日的刀光劍影。硝煙烽火,早已隨著歷史前進的車輪而蕩然無存。今日的金沙灘,放眼望去,滿灘皆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成為十里飄香的果園。
楊家將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位於開封市西北部楊家湖北岸,天波楊府佔地3.3公頃,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由東、中、西三個庭院組成。中院楊家府衙,是天波楊府的主體;西院楊家花園;東院演兵場,是楊家將操兵練武的場所,也是開封市的重要景點。
天波楊府
楊家將馬上照
楊家將抗遼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間流傳。南宋“說話”,便有《楊令公》、《五郎為僧》的名目。元雜劇中有《謝金吾詐拆清風府》、《吳天塔孟良盜骨》、《八大王開詔救忠臣》、《楊六郎私下三關》、《楊六郎調兵破天陣》、《焦贊活拿蕭天佑》等楊家將戲。明代中期以後,滿州掘起,“倭寇”入侵,明王朝內部奸臣當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了通俗小說《楊家府演義》、《北宋志傳》。《楊家府演義》全名是《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志傳》,其作者已無從考證。
《楊家將》主要講述楊繼業子孫五代,對遼和西夏英勇作戰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虛構的,比如:楊宗保、穆桂英,楊延郎、瓊娥公主等。但,正是這些介於歷史、虛構之間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澤與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層次感和傳奇性,使得楊家將的故事數百年來,在民間廣泛流傳,並深深地紮根在老百姓的心裡。可喜的是,作品敢於衝破千百年來的封建束縛,大膽地描寫了廣大婦女在社會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十二寡婦破陣”、“穆桂英掛帥”、“佘太君點將”,等等。同時,作品也影射了當時戰爭的殘酷與罪孽:男人們作戰都紛紛死傷,只有依靠婦女去前赴後繼,何為家?何為國?和平是壓倒一切的真理!
有聲小說
《楊家將》正版有聲小說
作者:熊大木
導演:喻權傑
主播:陳兵
演播:李山、武術、顏夢雪、暴洪海
電影《楊門女將》的拍攝更是讓電影觀眾過足了戲癮。電影是根據民間傳說《十二寡婦征西》和揚劇《百歲掛帥》改編而成的。電影寫的是:天波府喜氣盈門,百歲老人佘太君正在為鎮守邊關的孫子楊宗保舉辦五十壽宴,從邊關回來的焦廷貴、孟懷源帶來了楊宗保陣亡的噩耗,立時壽堂變靈堂,楊門一時陷入悲痛之中,這時,朝廷畏懼強敵,意欲求和,佘太君力抑悲憤,率領孀居的兒媳、孫媳和重孫子楊文廣等,駁斥了以王輝為首的主和派的謬見,在丞相寇準的支持下凜然掛帥,全家出征。年輕的楊文廣也立請出征替父報仇,其母穆桂英也願意兒子上陣,但祖母柴郡主卻擔心楊門只此獨子,不準前行。佘太君令她們母子比武,以定去留。校場比武中,楊文廣在七祖母的授意和母親的暗讓下,用梅花槍取勝,終隨軍去至邊關。陣前一仗,來犯的西夏王大敗,退回老營,憑藉天險頑守,並設計欲將文廣誑進絕谷,以威脅楊家。其計為太君和桂英識破,她們根據楊宗保生前絕谷探道的遺言和馬夫張彪的陳述,證實葫蘆谷內確有棧道可以飛躍天險,奇襲敵營。於是穆桂英請求將計就計闖進谷去,太君允准,並將楊宗保的坐騎白龍馬贈給楊文廣,以壯其行。穆桂英母子、楊七娘率精銳小分隊闖進絕谷后,歷盡艱險幾經波折,終於在識途老馬的引導和採藥老人的幫助下,攀上棧道。此時,西夏王已將谷口圍攻住,揚言縱火,威脅佘太君。百歲老人不為所動。忽見敵營內火光衝天,知道桂英奇襲成功,遂率兵猛撲敵營,裡外夾攻,全部殲滅西夏兵將。這部彩色戲曲藝術片在六十年代初曾經獲得百花獎。並成為中國京劇院的保留節目。
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演的穆桂英掛帥成了中華民族戲曲史上一曲華彩樂章。排演此戲時,梅先生已是六十有五的高齡,但是舞颱風采決不減當年。該戲作為梅先生生前創作的收山之作,一經演出便引起轟動,同時成為一出梅派的代表劇目。其中最有藝術價值的就應該數“捧印”一場。在這場戲里,最出彩的就是穆桂英掛帥前後兩種不同的複雜心理,“非是我臨國難袖手不問,見帥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楊家將捨身忘家把社稷定,凱歌還人受恩寵我添新墳……,所以她才”誓不為宋天子領兵上陣。但是經過佘老太君的“救兵救火古來訓,退敵不求加恩寵”的教育,特別是百歲老人的一句:你不掛帥我掛帥,你不領兵我領兵的發聾振聵的誓言后,最終激發出這位當年大破天門陣女英雄的豪情壯志,於是唱出了京劇的傳世之作的是[西皮散板]轉[快板]再轉[散板]成套唱腔。其中梅先生表演“捧印”時的身段美不勝收,大師是把一些大武生的身段化在了穆桂英身上,他擷取了武生楊小樓在《青石山》中關平“托印”的身段,吸收了《鐵籠山》姜維的觀星動作,又將《一箭仇》中史文恭的回庄使用的身段編成舞蹈,配以[九錘半]鑼鼓。使這十六句唱一氣呵成,緩時如小橋流水,急時如珠走玉盤。
清代地方戲曲對傳統楊家將故事的革新
清代地方戲曲對傳統楊家將故事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移植、改編的傳統楊家將故事,如《金沙灘》、《天門陣》、《楊文廣徵西》等等;一類是民間藝人新編的楊家將故事,如《四郎探母》、《牧虎關》、《楊八姐游春》,等等。傳統故事主要取材於《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和宮廷戲。這類劇目在搬演演義和宮廷戲故事的同時,無可避免地也接受了它們的思想影響,把忠君報國當作了戲的基本主題魯迅說過:“時勢屢更,人情日異於昔,久亦稍厭,漸生別流……其所以然者,即一緣文人或有憾於《紅樓》……一緣民心已不能於《水滸》……”,更何況護王保駕之類了。於是,楊家將戲的內容出現了“人情化”的趨勢,從一味地表現忠勇逐漸轉向表現人的悲歡離合。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在敘述楊家將戲演出情況時寫道:
近時所行之京戲中演其一門事迹者多,《李陵碑》之外/《四郎探母》/《穆柯寨》/《轅門斬子》/《雁門關》等各出,極受台下歡迎。
從這時列舉的劇目可以看出,舞台上流行的楊家將戲,表現他們悲歡離合的故事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忠節故事,且“極受台下歡迎”。同時在當舞台上“男女戲”盛行的風氣影響下,楊家將的招親故事更是層出不窮。楊家門裡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有一段浪漫故事。不僅傳統的招親戲(《余塘關》、《穆柯寨》等)大為流傳,而且象楊六郎招親這個在演義里只略提一筆的內容,也被敷衍成一出大戲(豫劇《狀元媒》,又名《傅楊爭親》)。甚至一些正面描寫兩國交鋒的武戲(《九龍峪》、《孤鸞陣》等),男女關係的描寫卻也佔了十之八、九。不管這些戲的思想內容有多大的差別,僅僅是題材的這一變化,已經露出以觀眾和藝人對舊題材的淡漠,反傳統的傾向始露端倪。
戲曲界的不少專家一直認為京劇《四郎探母》的“人情化”傾向是一種“獨反其道而行之”的“異己,思想滲透”。這並不符合事實。實際上,當時舞台上楊家將故事的演出,不僅題材出現了“人情化”的趨勢,就連一部分傳統故事的內容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舊故事裡那此“忠肝義膽,爭光日月而震動乾坤”的英雄,被一個一個從天上拉回了人間。戲曲藝術家們在這些“懷赤心白意以報效天子”的忠臣良將血管里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使他們充滿了普通人的感情、慾望和弱點。借用“現代化”概念來說,就是英雄們被“非英雄化”了。
楊令公死節的故事,演義所著意表現的是英雄遭害、壯志難伸的憤慨。這從楊令公在李陵廟上題的可以看出來:其所以觸碑而死,也是因為“聖上遇我甚厚,實期捍邊討賊以仰答之,不意為奸臣所逼,而致王師敗績,我尚有何面目求活!”然而,在京劇《托兆碰碑》里,這種英雄末路的悲壯意境則由另一種凄楚動人的父子之情取代了。這齣戲雖然保留了“令公碰碑”的傳統情節,但整個情調發生了質的變化。戲從楊七郎鬼魂“托兆”開始,引出楊令公“夢子”、“別子”、“望子”的動人情節。令公碰碑的動機也由“若被遼人生擒,受他恥辱,不如趁早死之為愈”的死節變成了由於“被困兩狼山,白日受飢餓,夜晚受風吹,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歸”的絕望。這出以唱為主的老生戲,幾乎完全是以聲樂來表現人物的。“盼姣兒不由人珠淚雙流”的成套“二黃”唱腔,一開始就表明了令公的心事,為整齣戲奠定了基調。而作為“戲核兒”的大段“反二黃”更是通過追敘楊家八郎的不幸結局充分表現楊公公此時此刻的痛子之情。特別是兩個“我的兒啊!”的大腔,完全是人物的這種感情達到頂峰時痛苦的悲吟。如果說,傳統故事是通過“王師敗績”的後果來譴責潘仁美弄權的,那麼京劇便是以“一家人無有下梢”的家庭悲劇來揭露權臣的兇殘。後者的“人情化”傾向十分鮮明。
家們不僅背離傳統,大膽地表現人情,而且還利用舊故事來諷刺不近人情的人物。楊六郎斬子的故事,演義里並沒有表現楊延昭的無情。他的“囚禁”宗保也只是“恐其貪戀新婚而不用心破陣也”。11然而,京劇《轅門斬子》卻把楊延昭當作一個諷刺對象,諷刺了他的無情無義。實際上跟王法並不抵觸,但多少含有一點離經叛道的味道。在這樣的基礎上,新編楊家將故事的一些優秀代表,再現出了更加鮮明的“異端”傾向。它們以大膽的革新精神和人文主義的思想意識,對舊傳統進行了勇猛的衝擊。
在傳統故事裡,征遼戰爭與《水滸》把征遼與征方臘一樣,是以宋朝為正統。傳統故事敢於正視歷史,敢於提示宋遼之間“遼人入侵,漢人守土”的戰爭的實質。尤其是它從楊四郎被俘招親的情節生髮開去,安排了蕭、楊兩家既是親家,又是敵人的戲劇性情節,通過楊四郎這條紐帶,使兩家同時陷進了戰爭所造成的不幸里。這樣的描寫,其意義已不只是一般化地揭露戰爭給個別家庭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而是反映了民族間的不和睦給兩個民族帶來的苦難。這體現了作者的民族情懷,對歷史作較為深刻的洞察。《四郎探母》所表現的中心內容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人情”。全劇一共三大段。第一段,探母的準備(坐宮、盜令),寫的是楊延輝的思母之情和夫妻間的恩怨;第二段,探母的過程(過關、巡營、見娘、哭堂),著力刻劃了楊家將生離死別的痛苦;第三段,探母的後果(回令),雖然夾雜了一些庸俗的科諢,但中心還是沒有離開骨肉之情。圍繞著赦、殺楊延輝的戲劇糾葛,展開的是人情與王法的衝突。最後是人情戰勝了王法。
《楊家將》田連元評書
楊家將演述北宋名將楊業一家世代抵抗遼(契丹)、西夏入侵的故事。全書通過頌揚楊家世代忠勇衛國,前仆後繼的感人事迹,表現了愛國與賣國的忠奸鬥爭。
書中人物眾多,性格各異。楊六郎大智大勇,寇天官多謀善斷,孟良粗中有細,焦贊義氣當先,任炳捨身救友,王強笑裡藏刀。書中文有寇準,武有楊延昭,相互配合,合情入理。任炳代友而死,六郎冒名而活,情節感人,真實可信。楊六郎與潘仁美、王強的忠奸鬥爭,矛盾尖銳。自稱“楊九郎”的喜劇人物楊星,出身寒微、敬慕忠良,憨厚中帶有幾分稚氣,幽默風趣,滑稽可愛,貫穿全書。“審潘洪”、“黑松林”、“雲南發配”、“耗牛陣”等回目,環環緊扣,十分精彩。
《楊家將》是講史類的“袍帶書”,其中有些事實有史可查,有些則真假相摻。
明代初年,產生了第一部描寫楊家將的中篇小說。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間傳說、話本、戲文中的楊家將故事集中起來,編成長篇小說。現存作品兩種,一種是《北宋志傳》,后易名《楊家將演義》,五十回,描寫了楊繼業祖孫三代的事迹;另一種是《楊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義》,五十八節,描寫了楊家五代的功勛,在前書的基礎上續寫了楊文廣、楊懷玉兩代英雄。此外,《四遊記》里的《東遊記》中穿插了“楊家將大破天門陣”的神怪故事;《水滸傳》中也有楊門後代青面獸楊志的記述。
清代以來,根據《楊家將演義》改編的還有《北宋金槍全傳》《兩狼山》《天門陣》《十二寡婦征西》《平閔十八洞》(即《楊文廣徵南》)等中長篇小說。此外,《說呼全傳》《萬花樓》《說岳全傳》諸書中也穿插了一些楊家將人物的故事。清末民初,許多說書藝人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編成評書、鼓書,代代說唱。評、鼓書中的《楊家將》,又名《盜馬金槍》,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六郎)、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有評書名家劉蘭芳的《楊家將全傳》(109回)與評書名家田連元的《楊家將》(102回)。其中梅蘭芳以演“穆桂英掛帥”得以出名,說明其故事情節引人入勝。
田連元
連環畫
各版本楊家將連環畫一覽:
楊七郎打擂
《楊家將故事》:從“楊七郎打擂”至“大破天門陣”。河北美術出版社,21冊,64開,83年出版。
《楊家將演義》:從“呼延贊落草”至“十二寡婦凱歸”。福建人民出版社,22冊,64開,82-85年出版。
《楊家將故事》:從“楊業歸宋”至“十二寡婦征西”。北京出版社,12冊,60開,84年出版。
《北宋楊家將》:從“楊令公歸宋”至“穆桂英掛帥”。湖南美術出版社,8冊,64開,82年出版。
年份 | 電影、電視劇 |
1972年 | 《十四女英豪》 |
1981年 | 《楊門女將》 |
1982年 | 《楊家將》 |
1983年 | 《五郎八卦棍》 |
1984年 | 《鐵血楊家將》 |
1984年 | 《楊家將》 |
1985年 | 《楊家將》 |
1989年 | 《一門英烈穆桂英》 |
1991年 | 《楊家將》 |
1994年 | 《碧血青天楊家將》 |
1994年 | 《碧血青天珍珠旗》 |
1998年 | 《穆桂英》 |
2001年 | 《楊門女將—女兒當自強》 |
2004年 | 《巾幗英雄穆桂英》 |
2005年 | 《楊門虎將》 |
2006年 | 《少年楊家將》 |
2011年 | 《穆桂英掛帥》 |
2011年 | 《楊家將》 |
2011年 | 《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 |
2011年 | 《忠烈楊家將》 |
2011年 | 《忠烈楊家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