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嶺

古時進出福州的一條必經之路

徠福州鼓樓區西洪路旁邊有一座山嶺叫祭酒嶺,乃古時進出福州的一條必經之路。那時,祭酒嶺設有涼亭,趕路的行人常常要在這裡歇腳,遠行的人在此與送行的親朋好友告別。

簡介


祭酒嶺原名“高安山西嶺”,為紀念五代閩國國子監祭酒湛溫殉國於此而改名。相傳,後唐時,閩王王延翰要謀害反對其選美進宮的兄弟建州王延稟派來諫阻的使者,派國子監祭酒湛溫送毒酒到祭酒嶺與使者,湛溫不願因殺了使者而使王氏兄弟內部殘殺。於是,他放走了使者。歸途中,自己飲下毒酒身亡。後人為紀念湛溫,在此建墓立碑,並將此嶺改名為祭酒嶺。

傳說


徠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廿二日,被譽為開閩王的王審知病卒,王位由他長子王延翰繼承。王延翰長相很漂亮,在父母督促下勤讀經史,能寫一手好詩詞。但由於嬌生慣養,缺乏品德教育,養成了貪圖享樂的壞習性。繼位不久便自稱“大閩國王”,立宮殿,置百官,一切制度均模仿天子。又在福州西湖大力營建“水晶宮”,派人到各地挑選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弄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他的大哥王延稟(本名周彥琛,原是王審知帳下一員猛將,因屢立戰功,被王審知收為養子。)率領一支精銳部隊鎮守建州(今建甌),防禦南唐入侵。他接到延翰挑選美女的命令,不但拒絕執行,還寫了一份表章,派使者專程到福州,譴責王延翰貪圖享樂,違背先王遺訓,並警告說:“如若不思悔改,休怪老兄不客氣。”聽慣歌功頌德的王延翰,哪能聽得下去。特別是“老兄”兩字更刺痛了他的心。記得二十多年前母親逝世時,先王考慮不周,諸子弟不分嫡庶,不論是否親生,均按年齡順序排列,稟居長,翰居次。父王駕崩時,按眾議重新排列,翰是嫡長子,排為第一,稟是養子,能排第二算是特大照顧了。他還不滿足,敢以“老大”自居,簡直打算篡奪王位。
王延翰愈想愈氣,本想喝令砍下這使者頭顱,以泄心頭之恨。又想到王延稟手握重兵,不是好惹的,只好吞下一口惡氣,表示願意接納忠言。暗中卻派遣御史大夫、國子監祭酒湛溫,交待他利用餞別機會,用鴆酒把使者毒死。
送使者回建州那天,湛溫接過鴆酒,心事重重,想到自己追隨光州起義以來,轉戰多年,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才讓福建父老共享二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如今若毒死建州使者,王延稟豈肯甘休。倘若兩兄弟打起仗來,別說虎視眈眈的強鄰乘虛而入,江山難保,就是在戰場上也不知會有多少生靈塗炭!越想越不對,便存起鴆酒,平平安安地送使者回建州去了。
湛溫在芋原驛送使者登程后,回城路經西嶺,轎夫按例在此稍為休息。他舉眼看到那瓶鴆酒,心想殿下是殺人不眨眼的人,回去后如何復命?左思右想沒有辦法,心頭一橫,撕下袍襟寫了一份遺書,說明抗命是為著避免同室操戈,希望殿下要以先王基業為重,以百萬生靈為重,遂叫隨從攜遺書快馬入城,面呈主公,而後自己就把那瓶鴆酒喝下去。
王延翰自接位以來,總覺得王延稟對自己有壓力,便派同母弟弟王延鈞出任泉州刺史,以便和延稟對抗。延鈞不了解哥哥意圖,以為自己也受到排斥,借故拖延不肯起行,經過多方勸說,總算答應了。今天,延翰正為延鈞餞行。酒喝多了,人也糊塗了。湛溫遺書一到,順手交給延鈞,叫聲:“好弟弟,你念給我聽。”延鈞還沒有念完全文,延翰就火了,用力一敲桌子,桌上的杯盤都跳了起來。他大叫:“湛溫誤我!”但也無可奈何,嘆口氣說:“弟弟,外人都靠不住,你到泉州后,第一要務就是整頓軍馬,不聽話的一個個都要剷除,不要手軟。看來,延稟遲早總要造反的,你靜候我的召遣。”
誰知延鈞早已安上別種心腸,他一到任,就大力整頓軍旅,為了爭取人心,也上疏諫阻採擇美女,故意叫人轉抄到處張貼;暗中又派人到建州,把湛溫自殺的內幕全盤告訴給延稟,請他出兵除暴,自己願助一臂之力。
建、泉兩州聯合起來了。王延稟擬了一道撽文,也把湛溫自殺的內幕公開了出來,使延翰軍心渙散。建州兵馬駕舟直下,沿途都沒有遇到抵抗。同光四年(926年)十二月攻陷福州城,擒獲了王延翰,把他囚禁起來,等待王延鈞前來處理。過了三天,王延鈞部隊也從陸路趕到。兩人計議一番,擬定王延翰的罪狀,把他斬首示眾。王延翰執政不及一年,幹了許多壞事,被殺是罪有應得。
王延稟認為王延鈞是王審知的親生子,按照宗法應由他繼承王位。兩人同到北郊“宣陵”(王審知墓)盟誓,要繼承先王遺志。另外,在湛溫殉難地點——高安山建墓,墓前樹立起一座石碑,褒揚他的功績。因為湛溫官為“祭酒”,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的墓地和州西嶺高安山改稱祭酒嶺,一直沿用至今。

相關


祭酒嶺也是該處的公交車站點,路過的公交車有100路、112路、113路、118路。
祭酒嶺路就是福州大學舊校區學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