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荷塘鎮的結果 展開

荷塘鎮

湖南省漣源市轄鎮

漣源市荷塘鎮徠是原漣源市轄鄉山塘鄉改制而來。山塘鄉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5年塘灣鄉、古樓鄉併入,並改製為荷塘鎮。荷塘鎮位於市境南部山區,距市中心34公里,面積102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35642人(2020年)。

歷史沿革


漣源市荷塘鎮是原漣源市轄鄉山塘鄉改制而來。
山塘鄉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5年塘灣鄉、古樓鄉併入,並改製為荷塘鎮。
雙(峰)漣(源)公路過境。轄密丹、塘田、黃泥、古今、山塘、里魚、永益、富田、江樹、荷塘、群宜、堯竹、橋頭、千山、楓樹、龍家、繞月、砂坪、華湘、西村、煙溪、丁家、東村、白馬山、古樓、友誼、弄子口、秀溪、群益、觀音、羅家、建勝、河公橋、排頭、禮灣、內外、集坪、株木、嶺上、神沖、峽山、新斗、田心、河龍、塘灣、從木、人民、界頭、集合、左灣等51個村委會。煤炭和水資源豐富。白馬水庫右乾渠穿過鄉境。盛產楠竹、大豆和茶葉。特產富田橋乾子豆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荷塘鎮位於市境南部山區,距市中心34公里,面積104.2平方公里,人口5.1萬。

人口民族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46310
24104
22206
家庭戶戶數13046
家庭戶總人口(總)45762
家庭戶男23667
家庭戶女22095
0-14歲(總)12762
0-14歲男7111
0-14歲女5651
15-64歲(總)29647
15-64歲男15251
15-64歲女14396
65歲及以上(總)3901
65歲及以上男1742
65歲及以上女215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5468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
常住人口35642人

經濟


綜述

荷塘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該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糧食生產工作,年初召開專題黨政聯席會議,成立了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研究制訂了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出台了黨政領導包片、駐村幹部包村、村定補幹部包戶的責任追究制度。組織召開了駐村幹部、村定補幹部、各村黨員組長、2008年度優秀種糧戶代表參加的糧食生產工作大會,對去年年度單季水稻種植面積在10畝以上的219名優秀種糧戶給予了200元/戶的獎勵,並與各村簽訂了2009年糧食生產工作責任狀,將糧食種植面積、糧食增產任務及複種指數等指標分解到各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責任、目標任務及獎罰措施。對水利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段,連片拋荒5畝以上的,村定補幹部就地免職。對經多次做工作,但仍拒絕耕種、拋荒水田的農民,取消種糧補貼,並按300元/畝收取拋荒費。同時,採取張貼標語,出動專門的宣傳車以及開培訓會等形式,深入全鎮51個村、510個村民小組,宣傳國家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農資綜合直補,國家良種補貼,農民購機補貼等政策,使優惠政策家喻戶曉,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去年,該鎮爭取市級財政資金700多萬元用於全鎮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千畝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整理項目建設,切實改善了該鎮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
2009年該鎮種糧10畝以上的有182戶,50畝以上的有7戶,200畝以上的有2戶。全鎮早稻種植面積27019.88畝,中稻2676畝,預計晚稻種植面積在3萬畝以上。 

第一產業

荷塘鎮是個典型的農業大鎮,經濟以農業為主,糧、菜、葯、豬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得到長足的發展,形成了優質米、中藥材、草食動物、木材楠竹4大主導產業,農產品生產逐漸專業化、規模化。目前,全鎮農業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以山塘管理區為中心的優質稻種植基地,以古樓管理區為中心的生豬養殖基地,以塘灣管理區為中心的藥材種植基地。

第二產業

荷塘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商業貿易日趨繁榮,城鎮開發初具規模。近幾年,荷塘鎮緊抓機遇,不斷加速經濟發展步伐,充分調動全社會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引導和鼓勵個體私營經濟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發展服務業,逐步形成一批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小而好的民營企業。農副產品加工富有特色。富田橋油漿豆腐有數百年的歷史,鮮嫩香甜韌脆兼備,有著牛肉乾風味,由於它耐貯藏和便於攜帶的特點,使得小小豆腐飄洋過海,遠銷歐美港澳等地。華湘超甜玉米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超甜玉米罐頭,是一種綠色營養保健食品,以其獨特的風味,贏得大眾的喜愛,在婁底市2003年度農業名優特產品展示會暨首屆中興杯農副產品大獎賽評比中獲二等獎。

文化


漣源市荷塘鎮是原漣源市轄鄉山塘鄉改制而來。山塘鄉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5年塘灣鄉、古樓鄉併入,並改製為荷塘鎮。荷塘鎮位於市境南部山區,距市中心34公里,面積10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2250人(2017年)。雙(峰)漣(源)公路過境。轄密丹、塘田、黃泥、古今、山塘、里魚、永益、富田、江樹、荷塘、群宜、堯竹、橋頭、千山、楓樹、龍家、繞月、砂坪、華湘、西村、煙溪、丁家、東村、白馬山、古樓、友誼、弄子口、秀溪、群益、觀音、羅家、建勝、河公橋、排頭、禮灣、內外、集坪、株木、嶺上、神沖、峽山、新斗、田心、河龍、塘灣、從木、人民、界頭、集合、左灣等51個村委會。煤炭和水資源豐富。白馬水庫右乾渠穿過鄉境。盛產楠竹、大豆和茶葉。特產富田橋乾子豆腐。

社會


教育

漣源市荷塘鎮丁家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東沖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從木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華湘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友誼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古今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古樓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塘灣中學
漣源市荷塘鎮塘灣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密丹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富田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山塘中學
漣源市荷塘鎮山塘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嶺上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左灣學校(註:左灣小學和禮灣小學現合併為“雙灣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並里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楓里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橋頭小學
漣徠源市荷塘鎮田心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砂坪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禮灣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神沖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繞月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繞竹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羅家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群宜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荷塘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衡子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觀音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集中學校
漣源市荷塘鎮黃泥小學
漣源市荷塘鎮龍家小學
基礎設施建設
先後爭取市移動公司投資100萬元建成了塘灣、古樓2個移動基站,將移動通訊網路覆蓋率提高到98%;投資980萬元建成了古樓“三五”變電站;完成了長17公里,總投資600多萬元的重點建設項目大八公路龍家至塘灣段路面硬化改造;爭取上級資金830多萬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建好11座水泥混凝土河壩及配套渠道25千米,農田水利設施明顯改善,抵禦洪澇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