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平原村的結果 展開
平原村
福建省仙游縣鯉南鎮平原村
平原村位於鯉南鎮西部,仙游縣城西郊,與鯉城街道僅一水之隔。誠如村名“平原”所說,全村一馬平川,一片平洋。全村地域面積3.5平方公里,居住著張、陳、吳、林、柯、顏、范、庄、郭、王、彭、蘇、章、徐、劉等姓群眾,其中除郭姓是回族外,其餘的均系漢族。平原村地處仙游城郊,城郊型經濟十分突出。蔬菜生產是該村經濟的一大特色,歷史悠久,精耕細作,種植面積大,從業人員多,而且正在逐漸地向大棚蔬菜、反季節蔬菜方向發展。
平原村一景
仙游全縣的新吳氏宗祠位於青山
平原村地處仙游城郊,城郊型經濟十分突出。蔬菜生產是該村經濟的一大特色,歷史悠久,精耕細作,種植面積大,從業人員多,而且正在逐漸地向大棚蔬菜、反季節蔬菜方向發展。該村農民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肯學習,善鑽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他們也適時地開展業務學習和技能培訓,適應新形勢,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該村的建築業、服務業、商留業等也在不斷地紅火起來。
平原村人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土革命時期,該村頂宮自然村的林植即在家鄉領導群眾開展革命活動,后成為著名的紅軍108團團長。改革開放中,該村溪坂自然村的張明韶成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華東理工大家客座教授、廣東藍寶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等,為祖國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林 植
林植(1901~1935年),龍華鎮平原村人,生父姓范,家庭貧困。9歲時,因父亡,母親將他賣給林福伯為子,取名林植。后又名林振中、歐約翰、王一心等。
林家世代文盲。少年時,養父送他入莆田黃石善育小學讀書(教會辦的學校)。當時,學校雖然免費,但學生要半工半讀,所得為校方收入。林植脾氣倔強,好打抱不平,常因學生事與傳教士評理,多次遭到校方的嚴厲處罰。後來他憤然退學。
不久,林植進仙游模範中學讀書。入學后,他閉門苦讀,成績優異,民國14年(1925年)夏,考進福州三山公學。“五卅”運動爆發后,各地學潮迭起。林植等100多名在福州讀書的仙游籍學生,成立“仙游留省學生會”,經常上街示威遊行。他們還創辦《仙游特刊》,揭露時弊,抨擊地方軍閥和封建官僚的種種罪行,宣傳民國思想。林植帶領學生揪斗罪大惡極的地方官僚傅瑛,鼓舞學生鬥志,也引起當局對他的仇視。
民國15年春,林植被選為“仙游留省學生會”執行主席,主持學生會工作,並主編《仙游特刊》。當年秋,北伐軍入閩,林植與在廈門的仙游籍學生聯合行動,擒獲反動團長林闡文。又與北京、上海等地的仙游籍學生共同揭露林的種種罪惡,迫使當局懲處林闡文。
民國17年夏,林植離開福州到上海,考入上海大夏大學。當年冬,在大夏大學加入共產黨組織。林植在西郊曹家渡附近參加集會時被捕,后經多方營救獲釋。民國19年夏,他回到仙游,不久被選為中共仙游縣委委員。10月下旬,仙游地方革命武裝隊伍,攻打大濟民團后駐麥斜岩,成立工農紅軍第一○八團,林植任團政治委員。民國20年,林植帶領武裝人員往龍華、度尾、賴店、榜頭等地活動,打擊土豪劣紳。民國22年春,閩中黨組織要求仙游縣委提供部分經費。縣委把任務交給林植,他帶領游擊隊員傅子躍、傅新池、林涵元、林沖、何遂良等5人,攻打榜頭壩下鴉片捐徵稅所。因遭國民黨常備隊伍圍攻,林植和幾名隊員負傷被捕。在獄中,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林植頑強不屈。5月23日,林植和其他幾名隊員一起慘遭殺害,年僅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