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百齡的結果 展開

李百齡

李百齡

李百齡(1789~1849年),字明倫,號仁山,祖籍梧州。歷任知縣、知州、知府,官至直隸長蘆鹽運使。他為人端厚,為官清正,任上政績卓著,還鄉造福一方,清譽遠播。

人物生平


李百齡(1789~1849),字明倫,號仁山,祖籍梧州長洲,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農曆七月十八日生於梧州近郊古較場村幼年聰敏.其父特器重,將所珍藏的端硯給百齡使用,說:“兒當以此大吾宗。”二十歲朴弟子員。不久,以成績優異,獲得廩食。家庭原較富裕.因父光烈生9個兒子.坐食人多,家遂中落。父死後,靠他教授學生助養家口、奉母孝順,撫養弟妹。他為人厚道,待人誠摯.不言人過,遇事不汁較個人得失。
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中丙子科副榜貢生.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中舉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中癸未林召棠榜進士分發浙江先後任臨海、富陽、蘭溪、金華、仁和等縣知縣。任官清廉,啞民愛士,特別謹慎審定案件.屢決疑難,青天之名譽浙東,被提升至玉環同知,未到任,因母喪辭官。服喪后,選直隸廣宗知縣。京都周邊出現蝗蟲.李百齡督促官民大力搜捕,及時撲滅。調補天津.治政寬嚴結合,百姓安居樂業。政聲上聞,特簡選廣東崖州知州。任滿,崖州人民攀著車子盈淚相送者達數千人。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李百齡充同考官,得土很多,解元,廣西學使李戴熙出於他門下。林則徐總督兩廣,委李百齡署佛山同知,李百齡上書禁煙事宜.不久。被提升嘉應直隸州知州。之後,奉令赴京.道光皇帝召見,問粵東、香港情況百齡一一詳答,帝許授貴州遺缺府官。至貴州,補都勻知府。上司欲清田丈畝,百齡力陳貴州地瘠民貧,反對清丈,於是停止。又提升山西河東鹽法道,大力整頓鹽政.官庫日益充裕,又為地方興利除弊.得到山西民眾愛戴。不久,授長蘆鹽運使。其先長蘆鹽業經營管理混亂,大批官鹽滯銷.商人消極,累虧官錢達萬數,都是前任所造成。李百齡發現后.力圖補救,嚴厲查緝賄賂,凡陳規陋習一律革除,公佈於市。後來虧損事發,前任運使都被追究,嚴厲懲治,唯獨李百齡不受陋規,轉升廣西按察司按察使.因迴避原籍,呈請開缺歸磷。
李百齡辭官歸梧后,捐出俸金,疏浚了梧州府護城河,培土北山。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准提閣前修造“存水方樓”。又因《蒼梧縣誌》是高祖世瑞編纂,久未續修.倡捐千金,請縣官開局聘請人才採集編纂。書未成,於清道光二十九年逝世,終年60歲。墓葬城西北50公里多賢五堡石牛嶺。
清道光二十七年,前長蘆鹽使李百齡解官歸梧州,思承先祖李世瑞之志,倡捐千金,請知縣開局續修《蒼梧縣誌》:聘請臨桂孝廉唐作礪、蒼梧縣孝廉羅勛任主筆。不久.李百齡辭世,庸、羅兩人因故辭去而未能成書,修志陷於停頓。縣內上紳一致推舉嚴寅恭承提續纂,寅恭推辭不得,於是博採群書,制定篇目,分類編纂。經兩年努力,《蒼梧縣誌》斐然成章,於清成豐初年完成書稿。因兵災,未能付印。其後由李百齡次子李琎和王棟、王鈉紳等人續纂,於清同治十三年付印,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