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崔
楊仁崔
楊仁崔於1943年出生於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1960年考上福建農學院。從此一直在該校學習、工作,現為該校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知名專家。
楊仁崔,1960年考上福建農學院。很快,這個農民的兒子愛上了農業科學,決心掌握現代物理學方法與技術,為農民培育優良的作物品種。196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本校研究生,師從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家盧浩然教授,從事水稻良種培育的研究。
楊仁崔教授
2001年8月24日從雲南省永勝縣傳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楊仁崔教授帶領的課題組所培育的超級稻e特優86和特優175在示範田經專家測試驗收,其中特優175畝產達1185.5公斤,已超過由印度人保持了四分之一世紀的世界紀錄畝產1184.7公斤。這是繼矮化育種和雜交育種之後的第三次水稻育種革命取得的新突破。
2004年3月上旬,楊仁崔教授帶領的課題組所選育的e-超級雜交稻“e福豐優11”通過新品種審定,標誌著我國e-雜交稻進入生產應用階段。這項成果帶來了雜交稻種子生產技術的變革,使得雜交稻種子生產不再依賴噴施“920”也能高產,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種子質量,使雜交稻育種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2005年9月11日,楊仁崔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又率先育成超級雜交糯稻和巨胚雜交稻。巨胚雜交稻是使米的營養價值大為提高的一種水稻,適應了當代人喜歡質優、味美、營養又無污染的大米的需求,具有獨特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為一名高校老師,楊仁崔堅持教書育人,先後培養出博士生12名,碩士生15名,博士后兩名,是一個備受學生愛戴的好教師。每學年的第一堂課,他總是用“矮稈水稻是中國人的驕傲”來激勵學生,鼓勵他們要努力投身農業科研事業,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