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金鐘鎮的結果 展開

金鐘鎮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轄鎮

金鐘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位於威寧縣城東南部,東與本縣爐山鎮結里管理區接壤,南與本縣龍場鎮和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雙河鄉隔河相望,西與本縣草海、么站二鎮毗鄰,北與本縣爐山鎮爐山管理區相連。102省道和內昆鐵路橫貫鎮連接六盤水市,通往省會貴陽。地理位置為東經104°19′至104°33′,北緯26°37′至26°52′之間。總面積144.52平方公里。

1950年,屬狗店子區,1951年,以序數命名為第三區,1953年,置金鐘、冒水2鄉,1981年,改鄉,1984年,改鎮,屬金鐘區,1992年,原金鐘區的金鐘鎮、誇都鄉、文昌鄉合併建立金鐘鎮。截至2018年末,金鐘鎮戶籍人口為53350人。截至2020年6月,金鐘鎮轄5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金鐘村。

2010年,金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595元;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2憶元。2018年,金鐘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6個。

歷史沿革


民國,屬金鐘鄉。
1950年,屬狗店子區。
1951年,以序數命名為第三區。
1953年,置金鐘、冒水2鄉。
1958年10月,與鍋廠、結里的部分村合併建立燈塔公社。同年,改為金水管理區。1961年8月,改公社。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金鐘鎮轄19個村民委員會。
金鐘金水大營聯民冒水
獨乍院箐樹林明星文昌
誇都獅子寨營新田水營
新營新岩岔溝米斗
截至2020年6月,金鐘鎮下轄5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金鐘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20526102001121金鐘社區
520526102002122金水社區
520526102003122誇都社區
520526102004122文昌社區
520526102005122冒水社區
520526102203122聯民村
520526102204220米斗村
520526102205220大營村
520526102208220獨乍村
520526102209220樹林村
520526102210220寨營村
520526102211220明星村
520526102212220院箐村
520526102213122獅子村
520526102214220新田村
520526102215220新岩村
520526102216220新營村
520526102218220水營村
520526102219220岔溝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鐘鎮地處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與二塘鎮、龍場鎮接壤,東南接龍場鎮,南與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雙河鄉隔可渡河相望,西南連金斗鄉,西與么站鎮、草海鎮為鄰,北、東北接爐山鎮。總面積144.5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金鐘鎮地表走向為西南低東北高,地形種類多。誇都屬高中山坡地,海拔1400米—1900米,相對高差大於200米,河流深切,山高坡陡,水土流失嚴重。文昌有部分屬於此類地形。金鐘屬高中丘陵地形,金鐘鎮的山脈走向呈扇最高海拔2517米,最低海拔1406米,平均海拔2110米,相對高差20米—200米,地形起伏平緩、切割淺,屬喀斯特地貌。

氣候特徵

金鐘鎮屬亞熱帶氣候。無霜期211天,年均日照1785小時,年平均氣溫11℃,年降雨量1027毫米。

水文

金鐘鎮的山脈走向呈扇形,多東南走向,主要河流有可渡河、文昌河、冒水河﹑催嚕河,均屬北盤江水系。

自然資源


金鐘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銀、銅、鐵。煤礦主要分佈在米斗村、金水村、大營村、獨乍村、院笥村、樹林村、水營村、岔溝村。銀礦主要分佈在大營村、金水村、岔溝村。銅礦主要分佈在獨乍村。鐵礦主要分佈在米斗村、樹林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金鐘鎮戶籍人口為53350人。居住有漢族、彝族、白族、苗族、壯族、蒙古族、回族7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0年,金鐘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2億元,財政收入950萬元,糧食總產量12440噸,農民人均佔有糧食362千克,農民人均純收人達2595元。

第一產業

1994年,普查實有耕地4851.5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馬鈴薯、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水果、乾果以及油桐、生漆、竹木等。有草山草坡和林地7342.5公頃。畜牧業主要以豬、牛、羊、馬、騾為主。禽類主要以雞為主。現存欄豬23630頭、牛6590頭、羊7290隻、馬370匹、騾230匹、雞50500隻。大營、金水、冒水已建成畜牧專業村。

交通


金鐘鎮是威寧縣通往六盤水市的東大門,102省道和內昆鐵路從鎮內穿過。村級便道為輔助的公路網路已基本形成,部通車里程達80多公里。全鎮現已實現村村通電,除岔溝村﹑新岩村外,有17個村已通公路,通村公路里程162千米。
金鐘鎮
金鐘鎮

社會


文化事業

金鐘鎮有鎮精神文明活動中心1個,電視轉播站1個,廣播站1個,有村村通廣播電視站點27座,建移動,聯動電話網站共7座,網路覆蓋全鎮。

教育

金鐘鎮現有中學1所,小學21所,有中小學教師229人。有幼兒園1所,在園兒童210人。

醫療衛生

金鐘鎮有鎮衛生院1個,醫療服務人員42名,村衛生室19個,從業人員29名。

文化


名稱來歷

金鐘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有金鐘山得名。

特產美食

威寧火腿、威寧黨參、威寧蘋果、威寧芸豆、威寧洋芋、威寧蕎麥、威寧白蘿蔔、威寧小粑粑、烙洋芋、小粑粑、威寧半夏、威寧馬鈴薯、蕎飯、老豬腳火鍋、蜻蜓蛹、辣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