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葯生所)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抗感染藥物研發的主要單位之一。

葯生所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物,的重點領域與特色專業是微生物藥物、生物技術藥物及抗感染藥物發現研究與開發,形成了綜合的新葯研發體系。

截至2018年,葯生所共有職工312人,共有100多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級及以上獎勵,獲得新葯證書30餘項。

歷史沿革


葯生所
葯生所
1958年8月,中央衛生研究院改組為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隨之成立。
1971年8月,抗菌素研究所被併入藥物研究所,成立藥物研究所抗菌素系。
1979年4月,抗菌素研究所恢復獨立建制。
1980年11月,南緯路二號院科研大樓投入使用。
1987年,更名為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截至2018年,葯生所共有職工312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17人,研究生導師71人,在讀研究生165人。職工中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和優青獲得者、國家和部委突貢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協和學者等各類人才。
抗感染研究團隊分別於2006年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2009年獲得“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號,201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016年獲得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葯生所設有多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與科研平台:中國藥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衛健委抗生素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抗感染藥物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抗病毒藥物臨床前藥效評價基地、國家新葯(微生物)篩選實驗室、抗菌藥物藥效學評價平台、抗癌藥物臨床前藥效學評價平台、抗生素臨床前葯代動力學評價平台、首都科技條件平台開放實驗室等。
美國腫瘤基金會(NFCR)在葯生所內設置的分子藥理研究中心,與美國著名製藥公司建立的抗HCV/TB藥物研究平台及抗代謝綜合症藥物研究平台。

科研資源

截至2014年6月,葯生所建有菌種保藏室,保藏各類微生物資源50651株。菌種分離來源包括北極、南極、青藏高原、沙漠、藥用植物、腸道等特殊生境。2017年1月,中心通過ISO9001:2015、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的體系認證
國家新葯(微生物)篩選實驗室(北京)已建成國家微生物藥物篩選資源庫和創新微生物藥物篩選體系,其中已累計製備微生物發酵產物提取品68000多份,入庫天然與合成化合物純品22萬個,新建基於分子及細胞的高通量及高內涵藥物篩選模型200多個,實現規模化藥物篩選500多萬樣次。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十一五”、“十二五”期間,葯生所主持開展並完成了眾多“新葯創製”重大科技專項、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和實施國家“十三五”醫藥衛生領域的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0多項。還主持了多項國際重大項目,包括:美國NIH/比爾蓋茨基金會“全球重大衛生挑戰計劃”項目,中加抗HIV藥物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瑞抗菌藥物重大國際合作項目。
截至2018年,葯生所已發表SCI文章700餘篇,其中藥學相關文章580餘篇,基礎研究相關文章60餘篇,交叉學科文章百餘篇。IF在5以上的SCI論文達50餘篇(包括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Cancer Research,Autophagy,Autophagy,Hepatology,PNAS等)。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30餘項。共有100多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成果獎、中華醫學科技獎、衛生部科技進步獎、各省市級獎勵等;獲得新葯證書30餘項。

學術刊物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於2006年12月10日正式創刊(CN 11-5512/R,ISSN 1673-713X,雙月刊,每期80頁)。
2007年6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人才培養


截至2018年,葯生所的“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於2001年被評為教育部高等學校重點學科,是該專業領域唯一的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點。該學科是北京協和醫學院“藥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藥學”學科評估結果為A+,名列全國前茅。自1960年代葯生所開始研究生培養工作起,已培養碩、博士研究生近九百名,有多名研究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