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淮樓

中國歷史遺跡

鎮淮樓,又稱“鼓樓”。鎮淮樓本名譙(讀qiáo)樓,意為城門上的瞭望樓。

鎮淮樓雄踞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城中心,巍峨高大,古色古香,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徵之一。

鎮淮樓從南北朝時起,經歷晉、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具體創建時間已不可考。北宋、明弘治、嘉靖年間知州陳憲、宋繼先均修繕。另安徽和縣也有同名鎮淮樓。

建設背景


江蘇淮安鎮淮樓
江蘇淮安鎮淮樓
鎮淮樓原來有無大名不清楚,但匾額卻是有的。前引明代淮安方誌記載,原額曰“譙樓”,倒也樸實無華,后改曰“南北樞機”,就有點文化色彩了。“南北樞機”匾額之設,始見於天啟府志,正德府志中尚無記載,故這一改動當在正德至天啟之間。清道光十八年(1838),漕督周天爵再修,改樓匾南為“彩徹雲衢”,北曰“鎮淮樓”。
鎮淮樓為磚木結構城樓式單體建築物,下層為台基,中有城門洞,上層為二層山樓,全樓通高18.5米,東西長36米,南北寬26米,造型優美,敦厚堅實。
根據《輿地紀勝》卷39記載,山陽城池是晉穆帝永和4年(348),由荀羨(321—358)開始營建的,但無更多的資料佐證。如果此說可靠的話,山陽城歷史已有近1700多年了。此城原是當時駐軍所築,用于軍事目的,在城中間築一個瞭望台那是自然的事情。現在鎮淮樓位置在城中央,地勢原來很高,是築譙樓最合適的地方,現在的鎮淮樓可能就是那時的譙樓。
江蘇淮安鎮淮樓
江蘇淮安鎮淮樓
《宋史·趙立傳》,淮安守將趙立戰死後一年(建炎五年,1131),“金人退,得立屍譙樓下,頰骨箭穴存焉。命官給葬事,後為立祠,名曰顯忠。”按,趙立祠在西門內(見同治志卷19),墓在“舊北辰鎮壽昌寺南”(見康熙府志)。既《宋史》明言建炎年間即有譙樓矣,自不當等到95年以後的寶慶二年(1226)才“創建”。《宋史》之記載,正釋吾疑。正德修志者不當用“創建”一詞,致後世生疑。噫!古人修志,亦有措詞不當如此者。

歷史沿革


鎮淮樓夜景
鎮淮樓夜景
清代為鎮壓淮河水患,始名鎮淮樓。現鎮淮樓被闢為楚州區博物館展覽廳,樓四周建成市民公園。2002年,鎮淮樓為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因為淮安(現淮安市淮安區)“扼江北之要衝,為南北交通之孔道”,縱貫淮安全境的大運河,便是當時南北交通的命脈。南糧北運,要從運河穿長江,越淮河,才能北上。船隻以到淮安視為安全,無論文武官員,顯宦世家,鉅賈富賈,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樓祭酒,以慶幸運。在元代,淮安“置總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車轉輸”,樓上便懸掛“南北樞機”、“天澈雲衢”的金字匾額。
鎮淮樓上的鐘
鎮淮樓上的鐘
明代樓上置“銅壺滴漏”,用以報時,故又名“譙樓”。后又置大鼓專伺打更、報警,故又稱為“鼓樓”。
清代乾隆年間,因水患不斷,人們為震懾淮水,更名為“鎮淮樓”。現存建築為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十月重建式樣,但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擴大。坐北面南,底座為磚砌基台,長28米,寬14米,高8米,略呈梯形,堅實穩重。基台正中為拱形門洞,宛如城門。東西兩側為拾級而上的方磚踏步。基台上是兩層磚木結構的高樓,面闊三間,樓高18.5米,樓頂為重檐九脊式,四角翹起的龍頭,雙目圓睜直視,大口吞雲吐霧,似有騰飛之勢,令人驚嘆不已。
新中國 成立后,淮安古城拓寬了街道,重修了鎮淮樓,並以樓為中心開闢了公園。園中有金桂玉蘭、雪松、龍柏、臘梅和法國女貞等各式花木,還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贈送給周恩來總理故鄉的櫻花。樓上陳列了淮安的歷史文物,使淮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煥發著現代文明的奇光異彩。鎮淮樓的如此景物,招來了無數遊客,他們到此或訪古探勝,或借景詠懷,或攝影留念,或登樓遠眺,領略其萬種風情。
鎮淮樓如今已經成為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原縣級淮安市)的象徵和地理中軸線,整個區以鎮淮樓為中軸線進行區域規劃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