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

沈昌文所著作品

《最後的晚餐》是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昌文。

基本信息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
作者:沈昌文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副標題:閣樓人語:《讀書》的知識分子記憶
出版年:2007-8
頁數:182
定價:19.00元
裝幀:精裝
叢書:海上文庫
ISBN:9787806787472

內容簡介


最後的晚餐是最著名和為人所知的聖經故事。在逾越節的前夜,耶穌知道他被自己的門徒猶大出賣了,所以召集門徒一起共進最後的晚餐。晚餐時,耶穌宣布了自己被出賣的消息。即使面臨災難,他仍然從容而堅定,體現了基督偉大的殉難精神和博愛。同時,通過最後的晚餐,耶穌將麵包和葡萄分給門徒享用,確立了基督教的聖餐儀式,體現了耶穌物常人相交往,而聖餐儀式也對後世影響深遠。
本書採擷了西方藝術史上描繪此故事的60幅經典名畫,全方位地展現了這一場景,以求給讀者以啟迪,打開一扇了解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精神的窗戶。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記述了他在主編《讀書》雜誌期間,與費孝通呂叔湘、胡繩、金克木、許國璋、史枚、馮亦代、陳原、許覺民和柯靈等文化老人交往的點點滴滴,記錄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時期一代知識分子思想解放的軌跡,以及他們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夢想。下半部分記敘了他編輯、出版活動中獨具特色的“以食會友”的軼事,既有如何在飯桌上與作者交流、獲得佳作名稿的趣事,也有他對飲食圖書的點評,更引人入勝的是他侃侃而談的食經,如北京的小吃,如“普京”和“小二”,如“帶著臭豆腐去旅行”等等。作者的文字獨樹一幟,從看似拉家常扯閑篇、平實而親切的行文中,我們看到的是他為人的真誠和坦誠。

作者簡介


沈昌文,男1931年9月26日生於上海。在上海租界工部局所辦的學校受中小學教育。1949至1951年初在上海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採訪系肄業。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工作。從1945年3月至1951年3月,基本上是工讀生涯。上學的同時,曾在金店、糧店習藝。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對員,秘書,編輯,主任,副總編輯。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兼《讀書》雜誌主編。1996年1月退休。

目錄


題記
費老的最後囑託
汪老的儒行
向後看
柯靈老人與《萬象》
荒蕪的“荒蕪”
關於《中國人學英語》
路是這麼走過來的
讀出真正的金克木來
清晨的一個電話
陳翰伯的一個意見
編輯與“好事”
陳原的編輯活動
陳原的幾句外國話
從陳原的辛酸說起
“品牌”意識首先是原則性
陳原先生
陳著《總編輯斷想》後記
界外人讀
幾十年後的話
最早的地理課本
清理舊物的感想
沒有馮老,就沒有當年的《讀書》雜誌
值得懷念的時代和值得懷念的人
少一些精神奴役的創傷
編輯與飲食
北京菜、苦瓜和詩
鮭魚·洄魚·鱔魚
帶著臭豆腐去旅行
多吃蟲子
吃遍中國
北京小吃
酒中的糟糠之妻
“普京”和“小二”
從食素到主義
王老教我做菜
世界文化視野里的飲食之道
“以食會友”考備
回到“前現代”去

叢書信息


海上文庫 (共112冊), 這套叢書還有 《書砦梁山泊》,《畫林新語》,《光芒與河流》,《八月寧靜》,《一千年夜宴》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