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山遺址
蘇州著名旅遊景點
唯亭草鞋山遺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唯亭鎮東北2公里處,北距陽澄湖650米,因中心有“草鞋山”土墩而得名。遺址分為五個區,文化堆積層厚11米,可分10層,從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吳越文化,整個序列幾乎跨越太湖地區、乃至長江下游一帶新石器時代,到先秦歷史的全部編年。堆積厚、內涵多,因此也被中國考古界稱為“江南史前文化標尺”。
草鞋山遺址發現於1973年,從2009年9月1日開始對墓葬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葬群屬距今5500年崧澤文化晚期墓葬群,在已挖掘出的百餘件隨葬物品中主要以陶器為主,其中陶鼎、罐、壺、豆為主要器形,另有杯、缽、盆、盤等器類,個別比較大的墓葬中還出土了做工精美的石器如鉞、斧等,玉璜為該墓葬群唯一出土的玉器。另有帶神秘圖案的罕見文物出土。
遺址的發掘首次從地層上證明了琮、璧、串飾等玉製品是良渚文化的遺物,也為中國玉器研究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局面。該遺址對中華文明探源意義重大。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草鞋山遺址
對於蘇州草鞋山文化遺址在中國考古學上的重要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徐良高說:“草鞋山文化遺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遺址,在地區考古學中屬於序列較全的文化遺址。對蘇州草鞋山文化遺址的發掘具有很重要的考古意義,這些考證資料對建立東南考古學的分期斷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東南文化考古的課題對中華文明探源工作來說非常有價值,其中,草鞋山文化對江南地區等級社會的起源與文化過渡階段的歷史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發掘現場
擁有6000多年歷史的草鞋山遺址,同樣也是諸多遠古文化的發源地。
草鞋山遺址
在當時的科考發現中,除了最早的古稻田,還發現了最早的結構型房屋,裡面甚至還有一張由野馬的馬筋織成的革布。“所有的這些都表明了在6000多年前,這塊土地上就有遠古文明誕生了,而整個江南地區如今的居住文化、織造文化也一定受了當時不少的影響。”沈及感慨地說。
蘇州的玉器製造工藝出神入化,而最早的玉器也出自這方土地。在1973年科考時發現的草鞋山遺址良渚文化時期的M198墓,首次出土了大型玉琮、玉璧等隨葬玉器。出土的玉琮外方內圓,刻有象徵獸面的紋飾,由於這是首次在中國史前墓葬中出土玉器,並解決了玉琮的斷代問題。因此這件珍貴的器物被譽為“中華第一玉琮”。
在此次發掘的崧澤時期墓葬中,出土的隨葬器物中,一件刃寬23厘米、高15厘米、厚僅0.02厘米的石鉞是目前蘇州發現的最大一件崧澤文化時期石器。其他則以陶器為主。有一件幾何紋扁壺,是崧澤文化時期發現的新器形,還有一些帶腰沿的碟形器、瓢形器等都是以前沒有見到過的器形。
草鞋山遺址位於蘇州市唯亭鎮陵南村陽澄湖南岸,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玉琮
草鞋山遺址的文化堆積最厚處達11米,可分為10個地層。從地層疊壓關係可以看出文化層的先後次序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遺址中發現的6000年前的水構建築遺跡、炭化粳秈稻穀、炭化紡織品殘片以及各文化層出土的製作精美的玉器、陶器等,說明太湖流域的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創造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文化,成為我國豐富多彩的遠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包括玉琮、玉璧、鏤孔壺、四足獸形器等珍貴文物。由於文化層次多,出土遺跡、遺物豐富,從而為研究太湖流域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草鞋山遺址的文化堆積最厚處達11米,可分為10個地層。從地層疊壓關係可以看出文化層的先後次序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遺址中發現的6000年前的水構建築遺跡、炭化粳秈稻穀、炭化紡織品殘片以及各文化層出土的製作精美的玉器、陶器等,說明太湖流域的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創造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文化,成為我國豐富多彩的遠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徠2013年,草鞋山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