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陸鎮

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轄鎮

徠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原武進區鄭陸鎮),位於常州市主城區東部,西接天寧經濟開發區,南接武進區,東北臨江陰,和常州江陰市區等距相望。有108952人(2017年),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鄉鎮前列,是常州四大重鎮之一,常州東大門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沿革


鄭陸鎮
鄭陸鎮
鄭陸地區是古老文明之鄉,歷史悠久。據南京博物院在本鎮寺墩遺址發掘分析:“寺墩遺址的下文化層屬菘澤類型,上文化層屬良渚文化。”由於良渚文化早於商代,可見,我們的祖先遠在四千年前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鄭陸地區建鄉,宋代已有明文記載,分屬晉陵永豐東鄉、安豐北鄉、大寧鄉轄制。明代晉陵縣併入武進縣,鄭陸地區分屬武進縣永豐東鄉、安豐北鄉、大寧鄉管轄。清代又分屬陽湖縣豐東、豐北、大寧三鄉。辛亥革命后,武進、陽湖兩縣合併。1949年4月23日武進解放,全縣劃分為10個區,一個縣屬鎮(鄭陸橋鎮)。后經過多次區劃調整,1961年,武進縣設立8個區,鄭陸區工委設在鄭陸橋,1968年建立鄭陸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3年農村體制改革,鄭陸人民公社改建為鄭陸鄉人民政府,90年代撤鄉建鎮。1999年鄭陸與東青合併為新的鄭陸鎮。2007年鄭陸與焦溪合併為新的鄭陸鎮。
大刀闊斧拉骨架,合力建設東大門。5月6日上午,常州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東
鄭陸鎮
鄭陸鎮
大門道路建設3年會戰方案,初步擬定今年到2012年,常州東大門區域內將建設20條主次幹道,總里程達120公里,總投資50億元。根據方案,未來包括常州市戚區和武進東北部271平方公里範圍內,將形成六縱七橫的路網結構。六縱,即青洋路、大明路、常青路、232省道、江南路、朝陽路;七橫,即工業大道、武澄路、潞橫路—橫芙路、東方東路、漕上路—戚蓉路、中吳大道、長虹路—新312國道。根據方案,常州市今年開工項目總里程約39公里,總投資近20億元,力爭通過一年的建設,將路網骨架基本確立,同時大大完善戚墅堰區內的縱橫向道路,為滬寧城際樞紐站的集疏運提供條件。2011-2012年,將繼續完善東西向和南北向通道,加強東大門與中心城區及無錫、江陰的溝通,初步形成路網結構,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調集優勢兵力,立馬揮師東進。”市長王偉成指出,常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加快東大門建設,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總體布局的需要,相較中心城區功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南北新城的突破性進展,東部地區較為薄弱,城市現代化水平較為落後,必須迎頭趕上;二是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需要,東部地區目前很大一部分區域還是農村,只有道路骨架拉開了,功能布局優化了,才能穩步邁出城鄉一體化步伐;三是東部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前些年由於財力不足,東大門建設的步子不快,現在則到了全力突破的時候。王偉成強調,東大門建設任務重、周期長,交通建設三年會戰是當頭炮,來不得半點馬虎。在具體實施中,一要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全市要迅速成立東大門道路建設三年會戰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二要深化規劃,不僅20條主次幹道的建設規劃要合理超前,東大門271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布局也要深化,明確功能區分;三要各司其職、明確責任,由各區負責實施,武進當先鋒、戚區要先行;四要協同作戰、加強協調,市建設、交通、規劃、國土等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會戰中;五要加快推進、抓緊實施,確保三年會戰按質按量完成。常州市委常委、副市長俞志平,副市長居麗琴、張耀鋼、王成斌、高清、朱銳和市政府秘書長趙忠齊參加會議。(馬浩劍)連接:從“通江達海,發展南北”,到“三城聯動”,再到“揮師東進”,常州城市發展理念與時俱進,發展格局日趨完善。交通路網先行,對東大門建設至關重要。鐵路、運河、高速路口等重要交通節點匯聚於此,既是優勢,也限制其發展騰挪——這些交通線路將空間割裂,區域內的交通不是“上跨”就是“下鑽”,導致交通聯繫不便。但隨著20條主幹次道的陸續建設,不僅打通區域內“任督二脈”,也最大限度地對接了鄰近無錫、江陰等主要道路,東大門滿盤皆活。眼下,常州全市正形成合力,全力以赴投身大會戰。如武進本月下旬就集中開工戚蓉路、潞橫路等4條幹線,同時進一步明確城鎮布局和功能定位。市規劃、交通、建設等部門也挑燈夜戰,加快進度。作為融入滬寧經濟發展帶的前沿地帶,東大門建設牽一髮而動全身。據統計,東大門內的戚區和武進鄭陸、橫山橋橫林遙觀“一區四鎮”,去年的GDP約425億元,佔全市比重的17%。大手筆的基建投入下,未來的東部新城,不僅形成以滬寧城際戚墅堰站為中心的綜合客運樞紐,更有望形成新的優勢產業和宜居板塊。
2015年5月,《國務院關於同意江蘇省調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文件中稱,“同意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戚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戚墅堰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的行政區劃,武進區人民政府駐湖塘鎮延政中大道28號。”將原武進區的鄭陸鎮劃歸常州市天寧區管轄。

行政區劃


鄭陸社區三河口社區花園村省岸村舜北村新溝橋村
東青社區徐家村和平村橫溝村翟家村寧河村
焦溪社區董墅村青松村舜南村豐北村
黃天盪村施家巷村武城村查家村梧崗村
羌家頭村三皇廟村石堰村糧庄橋村牟家村

行政村簡介

羌家村
羌家村共有36個村民小組,戶數1298戶,人口4007人,勞動力1998人,農戶承包面積3275畝,2011年人均純收入達12652元,全村當年收入達120萬元。本村擁有村屬企業23家,銷售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5家,分別為常州吉春包裝有限公司,常州騰飛不鏽鋼管有限公司,常州市新亞不鏽鋼管有限公司,常州江洋不鏽鋼有限公司、常州神龍管業有限公司。本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達97762萬元,產品銷售收入達93225萬元,利稅總額達4829萬元。本村擁有農業機械8台套,為本村農業技術推廣拓展方向;擁有副業專業承包戶45戶,範圍涉及漁業、畜牧等養殖業和大棚蔬菜等,全年實現農副業總產值達6438萬元。
武城村
武城村位於鄭陸鎮西南部,北臨江陰,西接常州青龍,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村主幹道接通常焦線和北塘河路,市公交車208路貫通全村。村域面積5.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00畝。轄區內有28個村民小組,12個自然村,戶轄人口3560人,外來人口達6000多人,在冊黨員180餘名。2009年順利通過天寧區、常州市“五化三有”驗收,2012年創建成“省級衛生村”,是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村現有各類企業30餘家,其中2000萬以上規模企業5家。2013年全村完成全社會總產值7億元,其中工業銷售收入6.5億元。村級收入達到2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6688元。
牟家村
牟家村
牟家村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緩緩流淌的申浦河歷經古老而浩蕩歲月的沖刷,終於孕育出了一顆熠熠生輝的江南明珠——牟家村
徠牟家村位於常州市東郊天寧區鄭陸鎮,緊鄰無錫江陰,道路四通八達,距滬寧高速橫山橋道口僅6公里,距常州火車站18公里。全村總面積2.1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615戶,2186人。一直以來,牟家人始終勇於創新、敢於拼搏、成績斐然,先後榮獲了“國家級農村現代化示範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休閑旅遊自然村”、“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江蘇省康居示範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4億元,村級凈資產80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500元。
和諧經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牟家村始終走在全國前列。2000年,村委組建了全省首個以土地為中心的村級股份合作社,大膽探索並率先啟動農村城市化建設,按照“規劃先行、科學布局、長期建設、集中居住”的總體要求,目前已逐步形成了600畝的工業區、600畝的觀光休閑區、300畝的居民生活區。
農業現代生態。特色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是牟家村在提升現代農業上的點睛之作。當前牟家村已開發出了兩條融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休閑旅遊、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農業旅遊線路,即一條苗木觀光路線,以高檔盆栽花卉園、葡萄園、梨園、苗木場等為主;一條農業風情路線,以農博館、盆景園、村博物館、村史館、垂釣中心、文體公園、跑馬場等景點為主。兩條線路各具特色、相輔相成,一年四季,景緻不同,農趣盎然,“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的農業休閑旅遊總能令人流連忘返。
工業轉型升級。牟家村大力實施“工業強村”戰略,不斷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創新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已規劃形成二塊工業園區,一塊是以河橫公路牟家村段至中心河以東面積約200畝的老工業基地,一塊是以朝陽路兩邊、申浦河以東面積約500畝的新工業基地。
和諧人居自1997年起,牟家村就全面停辦了農戶自建房,按照村民自願的原則,統一代建安置,集中居住,目前全村集中居住率已超60%,居住區內天然氣、自來水、道路、綠化、路燈、健身廣場等配套設施全部到位;2006年,牟家村投入資金2600餘萬元為全體村民辦理了武進區農民基本生活保障;2010年,投資800萬元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牟家村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採用一體化建設格局,包括旅遊接待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和村委辦公大樓,更好地為村民提供了公共服務和生活便利;2010年投資數百萬開挖生態景觀河貫通了全村河道;十二五期間,投資1300萬元完成村主幹道白改黑工程、綠化工程和亮化工程,使牟家村成為真正的“不夜村”。同時村委還對村主要路段、村民居住區等重點區域進行綠化提標工程,如今,牟家村處處亭台樓閣、碧草如茵、小橋流水、煙柳長堤。
和諧人文在牟家村,各種文化元素比比皆是:村頭雕樑畫棟的牌樓、沉重古樸的村石,極富地方文化特色;農博館內牧童騎牛、雙人水車、木質風鼓等展現農耕文化;擴建中的文體公園內籃球場、網球場、門球場、文體廣場等文體設施一應俱全,古色古香的戲台演繹傳統文化;正在建設中的跑馬場設施齊全,充滿馬背風情,豐富了休閑假日旅遊文化;位於牟家農業旅遊觀光園的村史館和村博物館更是牟家文化的集成之地,也是江蘇省首家村級博物館。村史館全方位地展示了牟家村的歷史人文、風土人情,博物館內館藏青銅器、瓷器玉器、名家字畫等。這是牟家人深厚的文化積澱,也是牟家人精神的棲息之地。
今天的牟家村——溫控花棚內花姿搖曳,煙柳長堤邊粉牆黛瓦,現代別墅區綠樹相映,棟棟公寓樓拔地而起。
明天的牟家村——藍圖已經繪就,牟家人正以飽滿的熱情不斷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爭創全國有特色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糧庄橋村
糧庄橋村
糧庄橋村
糧庄橋村地處常州市東部舜山山麓,位於常(常州)、澄(江陰)兩市交界處。現全村總面積3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1688畝,全村總人口2190人。全村有大小企業32家,2010年完成工業產口銷售收入1.5億元,村民人均收入1.07萬元。
近年來,糧庄橋村的經濟健康穩定增長,社會公益事業也得了同步發展,為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全村硬化道路面積10餘萬平方米,家家戶戶貫通了水泥路;為保障群眾用水質量,在2005年對全村自來水管網實行徹底改造,改用長江水。為保證村民有一個潔凈的環境,按省級衛生村要求全村實行制度約束下的長效管理,同時也提高了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
天道酬勤,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優美的環境必將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納福,我們將為建設現代化新農村而繼續努力。
焦溪村
焦溪村位於長江下游蘇南常州市鄭陸鎮東南部,處於常(常州)、錫(無錫)、澄(江陰)三市交界,地理位勢優越。距常州火車站22公里、滬寧高速公路橫山道口5公里,江陰市區15公里、張家港38公里。現全村總面積3.388平方公里,轄26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面積891畝,全村總人口3316人。焦溪村現有42個工業企業,2011年度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5.39億元,實現利稅總額3694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55萬元。近年來,我村先後創建“江蘇省衛生村”、“常州市、武進區“五化三有”達標村,在去年被區組織部評為“紅旗黨組織”、市法制宣傳組評為“民主法治村”、區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常州市婦聯評為“常州市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常州市示範婦女兒童之家”、鄭陸鎮人民政府評為“2011年工業經濟十強村”等榮譽稱號。
焦溪村具有700餘年歷史,古鎮東倚鶴山、北枕舜過山、南望石堰(芳茂)山,舜河依山流經。舜過山相傳為遠古時虞氏東巡有朱元璋老師焦丙墓、焦丙草堂。古街臨河而築,“面街背水戶通舟,台榭高低臨水際。”龍溪河蜿蜒東流,明清所建的青龍、咸安、中士、三元等精緻古樸的石拱橋,編織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美景。
新溝橋村
新溝橋村位於天寧區鄭陸鎮。該村在常焦線三河口北面,東靠翟家村,南靠牟家村,西靠黃天盪,北靠鄭陸農場與江陰市交界。距常州京滬高鐵站30公里,火車站20公里,滬寧高速公路橫山道口8公里,常州公交車315路可直達,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新溝橋村總面積達3.85平方公里,轄22個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全村有常住農戶1108戶,常住人口3657人,中共黨員81人,下設兩個黨支部。全村有大小企業16家,2013年我村實現工業總產值9309萬元,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2421元。

經濟


綜述

鄭陸鎮經濟發展迅速,社會事業穩步推進,鎮村面貌大有改觀,人民生活不斷提高。2008年全鎮生產總值51.31億元,農副業產值68.09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8.07億元,建築業產值5.69億元,利稅總額8.87億元,人均GDP為60919元。

第一產業

鄭陸地處江南水鄉,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灌溉便利,農業生產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2008年全鎮完成農副業總產值6.8億元,比去年增長8.9%,鄭陸鎮連續被評為常州市農業十強鄉鎮。
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全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通過調糧擴經和產業化經營等手段,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產品結構向適應市場需求的名、特、優新品種調整,經營方式向集級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圍繞市場在穩定發展生豬、家禽、魚豬、林果、蔬菜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龜、鱉、鱘魚、小巴魚、清水蟹、對蝦、波爾山羊、藍孔雀、梅花鹿、奶牛和鮮花等特色多種經營項目的開發生產。2005年成立的焦溪“二花臉”合作社,有純種二花臉父本5頭,原種核心群300多頭,生產群800多頭,2005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授予“焦溪二花臉”商標和焦溪“舜山牌”原產地證明商標。2007年被國家農業部定為母豬良種繁育基地。2005年由聰聰乳業合作社發展成立了常州聯農奶牛合作聯社,年產鮮奶8000餘噸,銷售1億元,產品直銷上海光明乳業有限公司。新興的種植業有葡萄、梨、括樓子、花卉苗木等。到2007年全鎮葡萄、蜜梨、花卉種植面積9850餘畝。2000年以來先後成立了康樂括樓子、翟家果品、石堰葡萄、常州金劍蜜梨、焦溪園藝等專業生產合作社5家,以合作社生產的果品都註冊了商標。石堰牌、良綠牌葡萄、舜南牌葡萄和金劍牌蜜梨被認定為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常溪牌蜜梨被認定為江蘇省有機農產品。2004年成立的常州市家綠林果園藝有限公司,投資1000餘萬元,建造西班牙智能技術溫室30000平方米,引進種植荷蘭等國鳳梨花紅掌蝴蝶蘭等名貴花卉60餘萬株,其火炬形鳳梨花專供北京2008奧運會。2005年成立的武城園林花卉有限公司也被2010年上海世博會定為華東地區花木種植研究栽培基地。黃天盪的千畝養蟹場已形成規模,其產品品質享有一定聲譽,佔有一定市場。和平村的純波爾山羊,運用基因生物工程培養繁殖技術,達國內科技領先水平。通過結構調整,截至2005年全鎮有規模專業戶、示範戶175戶,多種經營生產面積達1.5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9%。
進一步穩定農業發展
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積極發展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品牌農業,充分發揮“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機製作用,全鎮已經擁有無公害產品7個,綠色食品1個,有機食品1個,註冊商標1個,截至2008年有4個“一村一品”基地,農民增收步子進一步加快。
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投入圩岸石駁和疏浚河道工程共計662.47萬元。加強河道管理整治水平,努力改善鎮域內水質環境。加強科技興農和為農服務水平,積極推廣良種、輕型栽培技術,2008年全鎮實現種植糧食麵積46309畝,總產量21163噸。農機化水平穩步提高,鎮年補貼農機25萬元,全鎮農機綜合水平達92%。森林防火、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也得到新加強。

第二產業

鄭陸鎮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中心地帶,是上海和蘇、錫、常對外開放的工業衛生鎮,初步形成了建材裝飾、空調、鞋業、自行車、化工、醫療器材、冶金、農機與配件八大支柱行業。
2008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26.27億元,比去年增長11.9%;實現工業
鄭陸鎮環境
鄭陸鎮環境
銷售收入117.28億元,比去年增長8.8%;完成工業技改投入13.34億元,比去年增長0.5%。這也意味著,今年我鎮克服重重困難,以工業集中區為平台,通過加大創新投入,扶優做強,積極培育重點產業,已圓滿實現了既定目標。
強鎮靠大工業,工業靠大項目,項目則靠大投入。企業正逐漸意識到,加大創新投入是走規模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業獲得長久生存的強大支撐力。高齒傳動機械投入3600萬元,上馬高速齒輪項目;江蘇不鏽鋼管廠全年將斥資8000萬元,引進大口徑鋼管軋機;遠東連桿上半年已投入3500萬元,引入先進設備,提高生產裝備能力;華立液壓潤滑設備新建2.5萬平方米廠房,從事重型機加工,為大型電力設備、風力設備配套。
產業是一個地區的重要支撐,產業優則地區優,產業強則地區強。圍繞培育產業經濟,引導企業將資金投向全區確立的五大產業,加快本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嚴格限制“兩高一資”項目的立項投資。推動產業集聚集約,重視產業布局和產業區域的調整。鼓勵傳統產業進行設備改造更新,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努力把投資重心向先進技術和裝備轉移。同時,加快推進技術的創新、轉化和吸收,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
全鎮擁有規模企業408家。2008年,全鎮規模企業完成銷售額99.33億元,比去年增長18.8%。其中,在五大產業區級重點企業中,擁有新材料產業的江蘇不鏽鋼管廠和生物醫藥產業的佳爾科葯業;全區五大產業重點項目100項中,該鎮有7項;該鎮的江蘇不鏽鋼管廠、華立液壓、遠東連桿、佳爾科葯業4家企業被列入五大產業省級企業技術培育計劃,還有一批企業被列入全區五大產業企業商標(馳名、著名)培育計劃、企業名牌產品培育計劃國家級名牌產品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等。
該鎮扶優做強,充分發揮重點村、企業的支撐作用,在“大而強、大而優、大而名”上做足文章。重點支持對全鎮綜合實力、發展後勁足的企業,使有限的生產要素向重點企業傾斜;選取一批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重點企業和成長性企業,繼續對其政策優惠激勵;抓好一批成長性好、爆發力強的科技型企業,支持它們迅速崛起;抓住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新的大項目,幫助它們高起點地列入強優後續梯隊,為全鎮工業經濟挖潛增益。
為搭建好工業經濟發展的良好平台,該鎮強勢推進,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武澄工業園內,已拆遷244戶,共計7.5萬平方米。現擬進區企業中,已上報審批的內資項目有12個,總投資12.5億元。和平工業園完成一期開發,該鎮便對建成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礎性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入區企業投資密度和單位產出率,並促使入區企業早開工、早投產、早出效益,防止“圈而不建”。
另外,針對目前土地資源緊張而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該鎮已嘗試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今年以來,該鎮已對梁庄村、焦溪村、查家村、廟前村等地的宕口恢復綠化,調活260多畝用地指標,計劃年內使1000畝山宕復綠,解決500畝用地指標。另外,將園區內外零散的建設預留地歸集起來,又可解決一部分土地問題。

文化


文物古迹

寺墩遺址座落於鄭陸鎮三皇廟村,地形地貌奇特,遺址中心位置突兀聳立的大土堆極似一隻剛從河中爬上岸的大烏龜,頭、足、背、尾俱全,形象逼真,又說像初醒欲騰的盤龍。大躍進和學大寨時期修渠及平整土地出土了大量的玉石器,引起文博界的關注。20世紀80年代起,江蘇省省市縣三級文博單位先後五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玉石、陶器,其中一件精美碩大的玉琮在國內外展出,被譽為“驚世之寶”。寺墩遺址的文化內涵把中國文明史推前1000年。寺墩古國已實行以宗教為基礎的五位制度,出現了階級的雛形,從而令寺墩遺址價值倍增,並確認寺墩遺址為我國最古老的城池。

社會


教育

截至2008年全鎮有完中一所,初級中學2所,實驗學校一所,小學3所,成校一所,在校學生4848人,在編教師316人。現有幼兒園9所,幼兒教師45人,在校幼兒945人。2002年全鎮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100%;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年鞏固率100%;初中學生入學率100%,年鞏固率99.72%,畢業率100%;初中學生升入高中段入學率達98%。全鎮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6.38%,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佔63.6%;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2.16%,其中本科以上學歷佔53.6%。
鄭陸鎮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積極推進科教興鎮戰略,教育事業穩步發展,教育質量日益提高。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學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加快推進鎮教育現代化進程;積極實施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管理和建設,努力提高教學教改水平。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學校創建工作及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2002年鄭陸初中高標準通過了省級示範初中驗收,鄭陸中心幼兒園通過一類幼兒園驗收;鄭陸初中中考成績名列武進區第二名,東青初中名列第七名;鄭陸初中在市(區)級教育教學評估中連續榮獲一等獎,東青初中連續獲得優秀獎和二等獎。另外,鄭陸鎮於2001年順利通過了江蘇省教育基本實現現代化先進鄉鎮的驗收。

醫療衛生

到2008年全鎮有甲級衛生院2所,康復醫院2所,病床70張,醫務人員83人;有村級衛生室18個,衛生人員28人。近年來,鄭陸鎮醫療衛生和初級保健工作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防病治病、愛國衛生、婦幼保健工作繼續加強,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實施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辦法,農民參保面不斷提高;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醫療設施投入,改善醫療條件,鄭陸衛生院異地新建工作正在積極實施之中。

計劃生育

鄭陸鎮計劃生育工作嚴格執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他有關法律、
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牟家村
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牟家村
法規的規定,以堅持抓好基層網路組織建設為前提,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制,加強宣傳,明確目標任務,突出重點,積極實施優質服務工作,定期為育齡婦女進行檢查,不斷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計劃生育率已連續多年達100%,無超計劃生育二胎情況;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率不斷下降,從2001年開始,人口連續出現了負增長。計劃生育方針、政策已深入人心。

交通


鄭陸鎮位於常州市天寧區東部,交通便捷,扼常州東門要道,東接滬寧高速公路橫山橋道口,西接滬寧高速青龍道口,距常州青洋路高架,江陰芙蓉大道皆幾分鐘車程。福洋路,工業大道、常焦線、232省道、朝陽路穿境而過。

獲得榮譽


2013年,鄭陸鎮被評為武進區“五好”鎮黨委、武進區文明鎮、武進區“三型”機關、常州市首批學習型黨組織、常州市先進平安鎮等榮譽稱號;在武進區現代化指標和重點工作“雙百分制”考核中榮獲第一名。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鄭陸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2月,鄭陸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鄭陸鎮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