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育青

魏育青

魏育青,生於1956年。1988至1992年在德國學習日耳曼語言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獲博士學位,1992至1994年在德國從事科研工作。曾任上海理工大學外語系常務副院長,德語系主任。現任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德語組副組長。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


1982年華東師範大學學士,1984年上外碩士,1985-88年華東師範大學講師,教研室副主任,1992年科隆大學博士,1992-94科隆大學博士後繼項目,1995-2001上理工外語學院教授,德語教研室主任,副院長,常務副院長(主持工作),2001-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副院長。擔任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德語組副組長,德語文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外文學會常務理事。曾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獎”,復旦大學Motorola獎教金,復旦大學2005年度優秀研究生導師,復旦大學第二屆教學本科教學名師,上海市翻譯家協會"翻譯成就獎"。從事德語語言文學教學和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科研項目。

個人作品


發表、出版過許多論文、專著和譯著,如《素質教育中的複合型人才培養》、《世紀末的前瞻性思考》、《里爾克》、《人文之光》、《文學社會學引論》等。另有Beziehungen als Lebensformen等德文專著兩部,巴特《羅馬書釋義》、格拉斯《母鼠》、耶里內克《死神與少女》、里爾克《布里格隨筆》、茨威格《人文之光》、西爾伯曼《文學社會學引論》、霍爾特胡森《里爾克》、《人類困境中的審美精神--哲人詩人論美文選》等十餘部,教參《基礎階段德語考試模擬試題》一部,尼采、布洛赫、霍夫曼斯塔爾、舍勒、托馬斯·曼、蓋奧爾格、特拉克爾、埃森賴希、卡施尼茨、貝恩哈德等的文學、美學和哲學譯作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