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隱賢鎮的結果 展開
-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轄鎮
- 安徽六安市霍邱縣隱賢鎮
隱賢鎮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轄鎮
隱賢鎮隸屬安徽淮南市壽縣,地處壽縣西南邊陲,南鄰金安區馬頭鎮,西與霍邱縣彭塔鄉隔河相望。古稱百爐鎮,為三國曹操軍營遺地,因當時行軍打仗支架數百火爐煉製兵器而得名,唐朝時著名儒人董紹南(史稱董子)隱居於此。后更名為隱賢鎮。面積90.24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6698人(2020年)。
隱賢原來有兩個,都在淠河岸邊。一個是霍邱的西隱賢,一個是壽縣的東隱賢,隔河相望,以水為鄰。
隱賢鄉因隱賢集得名。1950年置鄉,1953年廢,1958年成立隱賢公社,1960年併入迎河公社,1961年恢復隱賢公社,1969年析併入紅旗、淠東兩公社,1972年又恢復隱賢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至1987年。鄉人民政府駐呂家圩,位於縣城西南60公里處。
隱賢鎮轄24個行政村、1個街道,國土面積90.24平方千米(2017年)。全鎮共有26698人(2020年),勞力3.5萬人,耕地5.9萬畝,屬平原地帶,四季分明。六七十年代,由於水路交通,該鎮與正陽關鎮並列為壽縣兩大水上重鎮。全鎮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協作,銳意進取,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初見成效,農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安居樂業。
隱賢鎮黨委、政府合署辦公,政府駐地壽縣隱賢鎮陳塘村境內安隱公路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西河沙灘約7.5公里,防護林綿延河畔,清風吹拂瑟瑟作響。緋紅的夕陽,金色的沙灘,碧綠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是人們夏季納涼休閑的好去處。佇立灘頭,開闊的視野讓你體驗心曠神怡,寵辱皆忘的人生最高境界,西河沙灘歷有西沙公園之美稱。豐富的黃沙和鐵砂資源、特種水產品、白鵝資源以及正在開發的董子大街、孝感泉大街、太平工業園區。
該鎮年產優質稻穀3萬噸,遠銷江蘇、浙江、上海等地,有梁家湖2000畝連片綜合生態養殖基地,鵝游魚躍的美景讓你留連忘返。年產白鵝3萬隻,水產品產銷量居全縣前列,屬典型的魚米之鄉。安徽滬賢針織有限公司、泰豐糧油公司、壽縣花炮廠等一批支柱產業,引領著隱賢鎮工業企業不斷發展。
古老的街道,青石板上凹陷的足跡印證著歷史的悠久;古街的南端有革命烈士趙策之墓,讓隱賢人民保持著緬懷先烈,吃水不忘挖井人優良傳統。西沙公園北端有千年古廟泰山古庵巍然屹立;水漲庵高的奇觀,讓我們置身於自然與佛教的神秘。
隱賢鎮地理相似於中國版圖,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7.5公里,有隱馬路貫穿街道、隱南、三里、太平、興安、郝崗、衛郢、青龍、外圩十個行政村而過,南通六安、北達壽縣。有安隱公路從街道起經二里、竹套、梁湖、陳塘、牌坊、姚祠、梨園等七村直達壽六公路。
鎮黨委、政府正在致力於擴大對外開放及招商引資力度,一方面優化投資環境,發揮資源優勢,另一方面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優惠政策,不斷推進全鎮經濟快速發展。
隱賢鎮
古稱百爐鎮,為三國曹操軍營遺地,因當時行軍打仗支架數百火爐煉製兵器而得名,唐朝時著名儒人董紹南(史稱董子)隱居於此,后更名為隱賢鎮。
隱賢鎮是壽縣四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地處壽縣西南邊陲,北接迎河鎮,南鄰六安馬頭鎮,西與霍邱縣彭塔鄉的“西隱賢集”隔河相望。“東隱賢,西隱賢,隱賢集街心能跑船。”這首童謠生動地描述了隱賢鎮的地理特點。
追尋起古鎮的歷史,幾乎全部與淠河相關。由於淠河的分割,歷史上隱賢曾“雞鳴狗吠聽三縣”。就是在今天,淠河仍是壽縣和霍邱的界河。同時,淠水長流又給這裡的工商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隱賢因得淠河舟楫之便利,南承皖西貨物,北達淮水東西,商業、手工業發達。到三國時,曹操為備赤壁之戰,率領數十萬大軍由此經過,並派駐人馬在此操練,囤積糧草,煉製兵器。后曹操中了吳國的詐降計,被吳蜀聯軍打敗,在這裡留下了數百座打造兵器的火爐,百姓便把這裡稱作了“百爐鎮”。至唐時,著名才子董昭南中舉后,到京城考進士,未中,乘舟沿淮順淠溯源而上,來到百爐鎮隱居攻讀。在京期間,董昭南曾與文學家韓愈等名士互慕其名,詩詞唱和,交往深厚,韓愈曾作《嗟哉董生行》、《送董昭南序》等詩文相送。隱居百爐鎮后,董子行俠仗義,慈愛鄉里,道德品行,有口皆碑。當地後人敬仰他,便把百爐鎮更名為隱賢鎮,沿用至今。
據史料記載,明代這裡已成為江淮一帶的重點商埠,不少具有儒商雅稱的徽商來到這裡置業經營,更加帶動了小鎮工商業的蓬勃發展。
由於水路交通,該鎮與正陽關鎮並列為壽縣兩大水上重鎮。全鎮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協作,銳意進取,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初見成效,農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安居樂業。
花炮廠煙花區開業投產儀式
隱賢鎮地理相似於中國版圖,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7.5公里,有隱馬路貫穿街道、隱南、三里、太平、興安、郝崗、衛郢、青龍、外圩十個行政村而過,南通六安、北達壽縣。有安隱公路從街道起經二里、竹套、梁湖、陳塘、牌坊、姚祠、梨園等七村直達壽六公路。
隱賢鎮轄24個行政村、1個街道,國土面積90.24平方千米(2017年)。全鎮共有42917人(2017年),勞力3.5萬人,耕地5.9萬畝,屬平原地帶,四季分明。
鎮東村 竹套村 梁湖村 梨園村 姚祠村 牌坊村 二里村 陳塘村 耿橋村 楊廟村 包公村 太平村 郝崗村 衛郢村 青龍村 外圩村 曹廟村 廖郢村 姚集村 小橋村 許圩村 興安村
隱賢鎮鄉鎮企業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8176 |
男 | 20355 |
女 | 17821 |
家庭戶戶數 | 9954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8125 |
家庭戶男 | 20314 |
家庭戶女 | 17811 |
0-14歲(總) | 9397 |
0-14歲男 | 5213 |
0-14歲女 | 4184 |
15-64歲(總) | 25962 |
15-64歲男 | 13732 |
15-64歲女 | 12230 |
65歲及以上(總) | 2817 |
65歲及以上男 | 1410 |
65歲及以上女 | 140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7690 |
42917人(2017年)。
2021年8月10日,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隱賢鎮常住人口數為26698人。
隱賢鎮資源豐富,有豐富的黃砂資源,有萬畝梁湖水面資源,有泰山古庵、董子讀書台、趙策烈士墓、千年古街等豐富旅遊資源。這裡打瓜籽、油菜籽、花生、玉米優質大米等遠銷省內外,皖西白鵝、山羊、生豬、羽絨交易紅火。隱賢鎮年產優質稻穀3萬噸,遠銷江蘇、浙江、上海等地,有梁家湖2000畝連片綜合生態養殖基地。
年產白鵝3萬隻,水產品產銷量居全縣前列,屬典型的魚米之鄉。福賢鐵砂開發公司、泰豐糧油公司、壽縣花炮廠等一批支柱產業,引領著隱賢鎮工業企業不斷發展。
隱賢鎮黨委、政府合署辦公,政府駐地壽縣隱賢鎮陳塘村境內安隱公路邊,交通便捷,環境優美,西河沙灘約7.5公里,防護林綿延河畔,清風吹拂瑟瑟作響。緋紅的夕陽,金色的沙灘,碧綠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是人們夏季納涼休閑的好去處。佇立灘頭,開闊的視野讓你體驗心曠神怡,寵辱皆忘的人生最高境界,西河沙灘歷有西沙公園之美稱。豐富的黃沙和鐵砂資源、特種水產品、白鵝資源以及正在開發的董子大街、孝感泉大街、太平工業園區,期待著你來投資來開發。
隱賢鎮黨委、政府正在致力於擴大對外開放及招商引資力度,一方面優化投資環境,發揮資源優勢,另一方面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優惠政策,不斷推進全鎮經濟快速發展。
鄉鎮企業隱賢鎮是崛起的新興集鎮。作為欠發達地區的農業大鎮--隱賢鎮,在探索鄉鎮企業發展路子過程中,也走過了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
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全鎮鄉鎮企業已經形成了建築建材、水暖器材、醫療器械、米面加工、水產綜合養殖、生豬養殖、蓮子加工、仿古傢具、板材加工、米酒開發、汽車運輸等多業並舉的局面。如壽縣花炮廠,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訖今已發展成為產品十大類,100多個品種,經省公安廳批准生產花炮專業廠家,也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幾家鄉鎮企業之一,可承辦各種中小型煙火晚會,其產品暢銷壽縣、六安、淮南等周邊縣市,飲譽江淮地區。皖西醫療用品總廠,1995年11月通過國家葯監局驗收穫得生產許可證、產品註冊證、衛生許可證,1996年元月正式投產。是國家葯監局定點生產一次性使用輸液器的骨幹企業。
通過20多年的探索,隱賢鎮鄉鎮企業的發展由過去“一哄而上”盲目發展,逐步走向由市場調節的理性發展道路。
隱賢鎮特產皖西白鵝
壽縣隱賢中學
壽縣隱東小學
壽縣隱賢鎮三里小學
壽縣隱賢鎮太平中學
隱賢鎮東風小學
隱賢鎮土城小學
隱賢鎮大樹小學
隱賢鎮姚祠小學
隱賢鎮姚集小學
隱賢鎮廖郢小學
隱賢鎮新安小學
隱賢鎮曹廟小學
隱賢鎮橋壩小學
隱賢鎮梁湖小學
隱賢鎮牌坊村隱東小學
隱賢鎮聯合小學
隱賢鎮育英小學
隱賢鎮隱南村包公小學
隱賢鎮青龍小學
壽縣隱賢鎮外圩村小學
古老的街道,青石板上凹陷的足跡印證著歷史的悠久;古街的南端有革命烈士趙策之墓,讓隱賢人民保持著緬懷先烈,吃水不忘挖井人優良傳統。西沙公園北端有千年古廟泰山古庵巍然屹立;水漲庵高的奇觀,讓我們置身於自然與佛教的神秘。
從古鎮老街的南頭進去,可以看到街口有兩塊石墩,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曾經鑲刻“二十四孝”圖的隱賢牌坊遺址了。老街呈南北走向,苔痕斑斑,古韻濃郁,街心用青石條與青磚鋪砌,青石條上印有深深的車轍,那是舊時獨輪車的車輪留下的痕迹。兩邊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微派古建築,前為商用門面,後為居家閨室,青磚牆,天井院,風火牆,鋪板門,雕樑畫棟,縈梁繞壁,木雕石刻,栩栩如生,雖經數百年風雨駁蝕,顯得有些支離和朽敗,然構架皇皇,仍能看出當年的雄姿。
隱賢鎮至今還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庵,明清時期店鋪民居,青石板街,董子讀書台、孝感泉等景點。
董子讀書台地處隱賢中學校園的西北角,為當年董昭南歸隱後攻讀的地方。因年代久遠,讀書台現已不存。只有遺址“董子讀書台”的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