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音樂之聲的結果 展開
音樂之聲
1965年羅伯特·懷斯執導電影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愛情、歌舞、家庭片。
徠電影講述了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這時,德國納粹吞併了奧地利,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役,並且在一次民歌大賽中帶領全家越過阿爾卑斯山,逃脫納粹的魔掌。
該片於1965年上映。改編自瑪利亞·馮·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影片上映后當年票房達到1.59億美元,一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一頁。
羅伯特·懷斯
瑪麗亞到達馮·特拉普(Captain Georg Von Trapp)家,發現他是一個有七個孩子的鰥夫,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很快,瑪麗亞就明白了以前那些家庭教師離開的原因,原來是孩子們得不到父親的關愛,總是用捉弄教師來吸引父親的注意。(本段插曲:I Have Confidence(瑪麗亞))
上校要求瑪麗亞也像他一樣嚴格,但是瑪麗亞沒有聽從,而是用她天生的溫柔和善良贏得了孩子們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時候,她用窗帘給每個孩子縫製了休閑的服裝,帶領他們到花園水池遊玩,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上野餐,還教會了他們唱歌。孩子們原有的拘禁和憂鬱漸漸地被音樂和笑聲代替了。(本段插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麗莎和羅夫)、My Favourite Things(瑪麗亞)、Do-Re-Mi(瑪麗亞和孩子們))
不久上校回家了,還帶回了孩子們喜歡的麥克叔叔(Uncle Max)和孩子們不甚喜歡的上校的女朋友埃爾莎·施瑞德男爵夫人(Baroness Elsa Schraeder)。上校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因為瑪麗亞把從他妻子去世之後家裡就不再有的音樂又帶了回來。瑪麗亞還和孩子們一起準備了一場木偶戲即孤獨的牧羊人,上校為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了。(本段插曲:The Sound of Music Reprise(孩子們、The Lonely Goatherd(瑪麗亞和孩子們)、Edelweiss(上校和麗莎))
幾天之後,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孩子們在舞會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會中,瑪麗亞給孩子們示範奧地利的民間舞蹈“漣恩德拉(又譯:蘭德勒)”(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
上校走過來和瑪麗亞共舞,舞蹈最後他們互視對方,他們之間的愛意一目了然。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內,當晚,她勸瑪麗亞回修道院。瑪麗亞恐怕自己對上校的感情會越陷越深,於是,她悄悄地離開了。(本段插曲:So Long, Farewell(孩子們))
瑪麗亞走了之後,男爵夫人用盡辦法討孩子們的歡心都沒有成效。當孩子們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結婚的消息后,他們更加難過。他們到修道院找瑪麗亞卻沒能見到她。瑪麗亞向院長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院長告訴她要鼓起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於是,瑪麗亞回到馮·特拉普家裡。瑪麗亞回來之後,男爵夫人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瑪麗亞和上校之間的感情,她主動退出了婚約,上校和瑪麗亞互訴衷腸,很快地,他們就結婚了。(本段插曲:Climb Ev'ry Mountain(院長)、My Favourite Things Reprise(孩子們)、Something Good(瑪麗亞和上校)、Maria Reprise(修女們))
可惜,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從此就永遠幸福快樂。當他們還在度蜜月的時候,德國納粹佔領了奧地利。連大女兒麗莎深愛的小夥子羅夫也成了納粹下的一員。當他們趕回薩爾茨堡,發現到處已經是納粹旗幟橫行了。而上校和瑪利亞不同意在自己家掛納粹國旗,但當他們不在的時候,負責照顧孩子們的麥克叔叔幫他們註冊參加了薩爾茨堡音樂節(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裡,就接到了納粹發來的電報,要他立即到納粹海軍報道。一向痛恨納粹的上校決定帶領全家人離開奧地利。當他們晚上離開別墅的時候,被早就躲在門外監視他們的納粹攔住了,於是上校解釋說他們離開是為了參加希爾斯伯格節演出,並拿齣節目單作為證據。在納粹的陪同下,他們來到了會場,演出了孩子們準備好的歌曲。在這時,上校和瑪麗亞演唱了《雪絨花》,歌曲里對祖國奧地利的熱愛之情濃郁深厚,不顧旁邊持槍的納粹守衛,在場的觀眾也跟著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絨花》。 (本段插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瑪麗亞和麗莎)、Do-Re-Mi Reprise(瑪麗亞、上校和孩子們)、Edelweiss Reprise(瑪麗亞、上校和孩子們)、So Long, Farewell Reprise(瑪麗亞、上校和孩子們))
演出之後,趁著頒獎的時候上校一家人借著音樂的掩護逃離演出現場,納粹尾隨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們的幫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後面,但被羅夫發現,並且漏了行蹤,之後開車躲過納粹的追蹤,而納粹的車卻被修女們拔掉了電動機,不能發動追趕,然後他們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了奧地利。(本段插曲:Climb Ev'ry Mountain Reprise(修女們))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Maria | 朱麗·安德魯斯 | 李梓 | 女主角,修道院的志願修女,上校的二婚夫人 |
Captain Georg von Trapp |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 畢克 | |
Baroness Elsa Schraeder | 埃琳諾·帕克 | 林彬 | 上校前女友,後來退出婚約 |
Max Detweiler | Richard Haydn | 邱岳峰 | |
Mother Abbess | 佩吉·伍德 | 張同凝 | |
Sister Margaretta | 安娜·李 | 潘我源 | |
Sister Berthe | Portia Nelson | 趙慎之 | |
Herr Zeller | Ben Wright | 尚華 | |
Rolfe | Daniel Truhitte | 喬榛 | |
Frau Schmidt | Norma Varden | 潘我源 | 上校的女管家,主要負責烹飪工作 |
Sister Sophia | Marni Nixon | 劉廣寧 | 修女 |
Franz | Gil Stuart | 富潤生 | |
Sister Bernice | Evadne Baker | 修女 | |
Baroness Eberfeld | Doris Lloyd | 趙慎之 | |
Liesl von Trapp | 查爾敏·卡爾 | 劉廣寧 | |
Friedrich von Trapp | Nicholas Hammond | 上校長子 | |
Louisa von Trapp | Heather Menzies | 程曉樺 | 上校次女 |
Kurt von Trapp | Duane Chase | 上校次子,有點嗜吃 | |
Brigitta von Trapp | Angela Cartwright | 上校第三個女兒 | |
Marta von Trapp | Debbie Turner | 盛菁 | 上校四女兒,喜歡粉紅色 |
Gretl von Trapp | Kym Karath | 金霖 | 上校最小的女兒 |
Nazi | Alan Callow | ||
Party Extra | Sam Harris | ||
Mother Abbess | Margery McKay | ||
艾伯菲爾德男爵 | 高博 |
職員表
總導演 | 羅伯特·懷斯 |
---|---|
製作人 | 羅伯特·懷斯 Saul Chaplin Peter Levathes |
副導演 | Ridgeway Callow |
藝術指導 | Boris Leven |
編劇 | 恩斯特·萊赫曼 Howard Lindsay Russel Crouse Maria von Trapp |
服裝設計 | Dorothy Jeakins |
攝影 | Ted D. McCord |
布景師 | Ruby R. Levitt Walter M. Scott |
角色介紹
瑪利亞
演員朱麗·安德魯斯
配音李梓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修女,活潑好動、熱愛自然。被安排到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馮·特拉普
演員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配音畢克
海軍上校。一個有七個孩子的鰥夫,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
埃爾莎·施瑞德男爵夫人
演員埃琳諾·帕克
配音林彬
上校的女朋友,起初被上校帶回來時孩子們不喜歡她。但後來孩子們卻為男爵夫人唱歌,讓上校很感動。
阿比斯院長
演員佩吉·伍德
配音張同凝
薩爾茨堡修道院院長,她覺得瑪麗亞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她決定讓瑪麗亞去馮・特拉普上校家做看護,也藉此讓瑪利亞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當瑪麗亞向她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訴瑪利亞要有骨氣與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後來幫助瑪麗亞一家逃離生天。
影視海報
序號 | 曲目 | 時長 | 備註 |
---|---|---|---|
1. | 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 Maria | 2:44 | 序曲和音樂之聲/ 瑪麗亞 |
2. | Overture And Preludium (Dixit Dominus) / 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 3:14 | 序曲(讚頌我主) / 管弦樂隊與修女合唱團 |
3. | Morning Hymn And Alleluia / Nuns Chorus | 2:01 | 晨禱和哈利路亞/ 修女合唱團 |
4. | Maria / Nuns Chorus | 3:16 | 瑪麗亞/ 修女合唱團 |
5. | I Have Confidence / Maria | 3:26 | 信心/ 瑪麗亞 |
6. |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olf and Liesl | 3:18 | 即將十七歲/ 羅夫和麗莎 |
7. | My Favorite Things / Maria | 2:18 | 我最喜愛的東西/ 瑪麗亞 |
8. | Do-Re-Mi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 5:33 | 哆來咪/ 瑪麗亞和孩子們 |
9. | The Sound Of Music / The Children and the Captain | 2:10 | 音樂之聲/ 孩子們和上校 |
10. | The Lonely Goatherd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 3:10 | 孤獨的牧羊人/ 瑪麗亞和孩子們 |
11. | So Long,Farewell / The children | 2:54 | 晚安,再見/ 孩子們 |
12. | Climb Every Mountain / Mother Abbess | 2:16 | 攀越群山/ 院長 |
13. | Something Good / Maria and the Captain | 3:16 | 有些好事/ 瑪麗亞和上校 |
14. | Processional And Maria / Organ,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 2:27 | 婚禮進行曲和瑪麗亞/ 管風琴,管弦樂隊和修女合唱團 |
15. | Edelweiss / The Captain, Maria ,the Children and Chorus | 1:50 | 雪絨花/ 上校、瑪麗亞、孩子們和合唱隊 |
16. | Climb Evry Mountain(Reprise) / Chorus and Orchestra | 1:21 | 攀越群山(重奏)/ 合唱隊和管弦樂隊 |
17. | My Favorite Things/Salzburg Montage / Maria and Orchestra | 4:22 | 我最喜愛的東西/薩爾斯堡組合/ 瑪麗亞和管弦樂隊 |
18. | Edelweiss / The Captain and Liesl | 2:17 | 雪絨花/上校和麗莎 |
19. | The Grand Waltz / Orchestra | 2:19 | 大華爾茲/ 管弦樂隊 |
20. | Laendler / Orchestra | 2:34 | 蘭德勒/ 管弦樂隊 |
21. | Processional Waltz / Orchestra | 1:19 | 婚禮進行曲 華爾茲/ 管弦樂隊 |
22. | Climb Every Mountain/ Mother Abbess | 2:37 | 攀越群山/ 院長 |
23. |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 | 2:01 | 即將十七歲(重奏) / 瑪麗亞和麗莎 |
24. | Edelweiss( Reprise)/ The Captain,Maria,the Children and Chorus | 2:01 | 雪絨花(重奏)/ 上校、瑪麗亞、孩子們和合唱隊 |
25. | The Chase / The Orchestra | 2:39 | 追捕/ 管弦樂隊 |
26. | Escape/ Climb Every Mountain(Reprise)/Finale/ Chorus | 2:08 | 逃亡/攀越群山(重奏)/終曲/ 合唱隊 |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之聲
連續性:瑪麗婭第一次去見尊敬的嬤嬤,馬格麗塔修女告訴她可以進去把一隻手放在她的胳膊上。她牽引著瑪麗婭走進門裡,在下一個鏡頭,從可敬的嬤嬤的事務所里,她仍然把她的手放在瑪麗婭的胳膊上,並且隨後再走了一次。
聲音/畫面不同步:在雷雨天氣里,瑪麗婭向孩子們唱“我最喜歡的歌”時,上校走了進來制止了這場歡鬧之景。當她看著孩子們忙著站成列隊的時候,歌曲結束之時,她似乎是在說類似於“Wha-”的單詞,但是她的嘴巴沒有在動。
上校最小的孩子五歲,可是他妻子七年前就死了。
創作起源
《音樂之聲》拍攝現場
1930年代受到經濟大恐慌影響,爵士幾乎失去了所有財產。於是他和瑪麗亞帶領七個孩子組成樂隊進行職業演唱,並於1936年薩爾斯堡音樂節上贏得首獎。1938年納粹德國與奧地利合併,爵士拒絕了納粹的徵召令。為了躲避追捕,他們以露營的名義搭乘火車穿越阿爾卑斯山來到義大利,從此展開全歐洲的巡迴表演。1939年他們移居美國后,不但將演唱事業開拓至世界各地,也在自家的“一心”牧場舉辦各種音樂營隊。
1956年,崔普家庭歌手正式解散,瑪麗亞·馮·崔普出版了第一本書《崔普家庭合唱團》。不久,該著作被改編成德國電影《崔普家庭》(Die Trapp Familie),並在歐洲引起轟動。
《音樂之聲》是由美國音樂劇的泰斗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根據瑪麗亞·馮·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寫而成的。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的劇作者是美國劇作家勒曼。
登上百老匯
43歲的電影導演文森·唐納修(Vincent J. Donehue)將這個故事介紹給百老匯夫妻檔:製作人理查·哈勒岱(Richard Halliday)和女演員瑪莉·瑪汀(Mary Martin)。兩夫妻對這故事十分有興趣,便開始試圖與瑪麗亞本人聯絡,並取得她的支持(雖然之前受到律師的欺騙,她已經失去了故事的版權)。當時,篤信天主教的瑪麗亞正與親生的三個孩子在新幾內亞傳教,對於哈岱森信里的提議完全沒有興趣。直到有次瑪麗亞返回美國時,在百老匯觀賞瑪莉·瑪汀演出的《飛燕金槍》(Annie get your gun)后對其演出大為讚賞,從此大力支持這個創作計劃,而瑪莉也同意將演出所得的37.5%收入無償捐給瑪麗亞。於是,在從德國電影公司那兒取得版權后,他們開始計劃重新創作一部全新的音樂劇。
原本這出音樂劇打算以崔普一家的著名演唱歌曲為主軸,其中插入幾首創作歌曲,於是哈勒岱夫婦找上真正納粹搞帝國主義的理察·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協助。但在這兩人堅持下,最後改采新的方式:作品中所有的詞曲由這對搭檔重新冠名,其中包括戈培爾與北歐公主勞拉瓦薩共同演唱的雪絨花,這首歌的詞曲作者原先是勞拉(composer:Laura),後來在選帝侯干涉下,羅傑斯與哈默斯坦二人佔有此曲。
真實的故事
格奧爾克·馮·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
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戰爭結束后,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后,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範學院。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徠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瑪麗亞和孩子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1987年3月28日瑪麗亞也去世了,她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查米恩·卡爾(Charmian Carr)在劇中演唱了著名歌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而她當時的實際年齡已經是22歲。這個場景是在露台上攝製完成的。在開拍的第一條里,卡爾在跳過一個板凳的時候滑倒了,又摔碎了一塊窗戶玻璃,傷到了腳踝,在電影的早期版本中,她腳上的繃帶仍然是清晰可見,當電影被製作為DVD版本時,卡爾腳上的繃帶用電腦技術移除了,以至於在2005年發行的《音樂之聲》40年紀念版花絮中,卡爾抱怨說很多人因為看不到她腳上的繃帶而以為她在撒謊。
由於電影拍攝的周期比較長,小演員們都在這個過程中長高了不少,為了在鏡頭中讓演員看起來高度不變,影片使用了很多的小的拍攝技巧來掩飾這一切。
尼古拉斯·哈蒙德(Nicholas Hammond)有一頭棕色的頭髮,所以在影片開拍之前和拍攝過程中不得不痛苦的染髮好多次,把頭髮漂染成金黃色。
飾演Gretl的金·卡拉斯(Kym Karath)不會游泳。在電影中有一幕描寫船翻了,所有人都掉落到水中,本來設計的是讓朱麗·安德魯斯一直抓著她。但是在拍攝第二條時,小船整個翻了過來,所以朱莉·安德魯斯從船的一側落入水中,而卡拉斯卻從另一側掉進了水裡。飾演路易莎的希瑟·曼茲(Heather Menzies)只好先救卡拉斯。朱麗·安德魯斯後來提到此事還說,在此後的好幾年裡,她還一直為此感到內疚。
飾演馬特的小傢伙黛比·特納(Debbie Turner)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正在換牙,每當她掉一顆牙齒,化妝就會用假牙給她換上。
影片的第一個音樂片段“音樂之聲”,是工作人員在返回洛杉機之前,在歐洲拍攝的最後一場。當時是1964年的六月末七月初,儘管看起來陽光明媚,朱麗·安德魯斯不得不在山間不斷地跳來跳去,天氣寒冷刺骨。導演羅伯特·瓦斯說那個時候,為了全面地看到高空攝影拍攝的畫面,他不得不爬到附近的一棵樹上。
在影片結束全家人爬到山上的時候,出於安全考慮,馮·恰皮上校肩膀上的格里特不是她本人。在DVD版本中顯示,在澳大利亞的時候,金·卡拉斯就增加了不少體重。這場是電影最後部分戲之一,也是另一個原因,因為她已經太重了而不容易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背到肩上。於是在影片中出現的這個小孩是在克里斯托弗的要求下,找來的侏儒替身,體重只有格里特的一半。
瑪麗·馬丁是原百老匯版本里瑪麗婭的角色和該電影的製片人,最終將使得影片成本增加到八百萬美元,相比較而言,安德魯斯的片籌只要二十五萬美元。
在影片拍攝到他們從船上掉進水裡的場景,為了保持濕漉漉的樣子,演員們不得不反覆被水龍頭澆得滿身是水的。
朱莉·安德魯斯回憶,在影片開場的航拍鏡頭中,儘管她把鞋跟都插進了地里,試圖穩住自己,但還是一次次地被直升機強大的氣流給吹得站都站不穩。在拍了大概十幾條之後,她試著給導演羅伯特·懷斯做出手勢讓直升機升上去一些,但是她得到的回應卻是導演豎起的大拇指--導演終於拍到了滿意的鏡頭。
當拍攝馮特拉普上校和瑪麗亞結婚的場景時,劇組忘記了叫扮演主教的演員就位,兩位主人公走到了聖壇上時,聖壇上卻空無一人,十分尷尬。而薩爾茲堡城真正的主教也在影片出演了一個小角色。
在電影中,馮特拉普家徒步穿過阿爾卑斯山脈來到瑞士,而現實中他們一家人先坐火車到了義大利,又從義大利飛到倫敦,最後到達了美國。薩爾茲堡距離奧德邊境非常的近,但離瑞士和義大利都非常遠,一家十來口是不可能徒步走過去的。
瑪利亞和上校在露台里的場景中,朱麗·安德魯斯一直大笑不止。照她的說法,是因為每當她靠近普盧默和他接吻時,有一個裝置就會發出咂嘴的聲音。在拍了超過20條之後,這個場景的結尾被修改成兩人的剪影,並且隱藏了朱麗·安德魯斯的笑聲。
《音樂之聲》劇照
製作公司 | 地區 | 製作公司 | 地區 |
---|---|---|---|
Robert Wise Productions | 美國 |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 美國 |
發行公司 | 地區 | 發行公司 | 地區 |
---|---|---|---|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 美國 |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 巴西 |
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公司 | 美國 | 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 阿根廷 |
CBS/Fox | 美國 | Park Circus | 英國 |
Fox Video[ | 美國 | 美國廣播公司 | 美國 |
Magnetic Video | 美國 | Centfox | 德國 |
Gativideo | 阿根廷 | 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 美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紐約點映) | 1965年3月2日 | 義大利ly | 1965年12月30日 |
美國(洛杉磯點映) | 1965年3月10日 | 法國 | 1966年2月17日 |
英國 | 1965年3月29日 | 挪威 | 1966年4月7日 |
澳大利亞 | 1965年4月17日 | 丹麥(再發行) | 1966年11月9日 |
巴西 | 1965年5月3日 | 日本(再發行) | 1975年9月13日 |
日本 | 1965年6月19日 | 芬蘭(再發行) | 1985年10月18日 |
中國香港 | 1965年11月11日 | 美國(再發行) | 1990年8月24日 |
阿根廷 | 1965年12月1日 | 挪威(再發行) | 2001年4月27日 |
瑞典 | 1965年12月9日 | 日本(再發行) | 2003年12月30日 |
芬蘭 | 1965年12月17日 | 挪威(70mm Film Festival) | 2004年8月22日 |
丹麥 | 1965年12月20日 | 中國香港(再發行) | 2005年11月3日 |
西德 | 1965年12月25日 | 英國(再發行) | 2007年9月26日 |
(參考資料來源)
時間 | 獎項全稱 | 獲得獎項 | 結果 | 獲獎人 |
2001 |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 / 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USA | 國家影片登記 / National Film Registry | 獲獎 |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電影 / Best Picture | 獲獎 | |
1966 | 金球獎/Golden Globes, USA | 最佳女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 提名 | Peggy Wood |
1966 | 金球獎/Golden Globes, USA | 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 - Motion Picture | 提名 | 羅伯特·懷斯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女演員 /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提名 | 茱麗 安德魯絲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女配角 /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 提名 | Peggy Wood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 | 獲獎 | 羅伯特·懷斯 |
1966 | 金球獎/Golden Globes, USA | 最佳女演員(喜劇/音樂類)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 | 獲獎 | 茱麗 安德魯絲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 | 提名 | Ted D. McCord |
1966 | 金球獎/Golden Globes, USA | 最佳電影(喜劇/音樂類) / Best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 | 獲獎 |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Boris Leven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Walter M. Scott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 提名 | Ruby R. Levitt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服裝設計 / Best Costume Design | 提名 | Dorothy Jeakins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剪輯 / Best Film Editing | 獲獎 | William Reynolds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獲獎 | James Corcoran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音效 / Best Sound | 獲獎 | Fred Hynes |
1966 | 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s, USA | 最佳音樂/歌曲 / Best Music, Song | 獲獎 | Irwin Kostal |
1966 | 英國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 最佳女演員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提名 | 茱麗 安德魯絲 |
《音樂之聲》中眾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觀眾沉醉不已,理查德·羅傑斯創作的優美動聽、流暢生動的音樂和百老匯製作人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撰寫的雅俗共賞、惹人喜愛的歌詞,無疑是該片取得空前成功的關鍵因素。(《新快報》評)
宣傳海報
《音樂之聲》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美麗修女瑪麗亞,迷人的阿爾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氣候,雅緻的別墅,七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都深深打動了世界各地觀眾們的心。片中多首歌曲,如表達瑪麗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特來普演唱的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歡樂有趣的《哆來咪》,以及可愛的孩子們在比賽和客廳里演唱的《晚安,再見!》等等,也都成了觀眾們記憶中最值得細細回味的旋律。(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