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
文房四寶之一
徽墨,安徽省黃山市、宣城市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徽墨有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郁,奉肌膩理等特點,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
2015年12月,徽墨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徽墨
徽墨
南唐,後主李煜得奚氏墨,視為珍寶。遂令其子廷為墨務官,全國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
宋元時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礎上,添加藥物成為葯墨。使人們不但用墨也開始了藏墨,因而墨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明代中期以後,在整個徽州地區,出現了“徽人家傳戶習”的制墨景象,使得徽州成為全國制墨業的中心。
清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量激增。
徽墨
截至2016年底,黃山市有徽墨從業人員近16000人,其中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107人、傳承學習基地13處,徽墨生產企業和手工作坊近20家,擁有傳統知識產權專利產品18項,年產徽墨278萬噸,產量居全國之首,出口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15年,徽墨獲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
2015年12月,徽墨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分類
按原料分:油煙墨、松煙墨、炭黑墨三種。
按製作類型分:主要有漆煙、油煙、松煙、全煙、凈煙、減膠、加香、硃砂等。
主要原料要求
松煙:產地範圍內長於高山瘠地的松樹,取其松枝下八尺主幹燒制而成。
油煙:產地範圍內的桐籽樹、漆樹果實榨油后煉製而成。
水:產地範圍內的新安江和漸江等泉水。
輔料:金箔、麝香、冰片、中藥材、香料、皮膠或骨膠等。
生產要求
生產流程:
選料→練煙→漂洗→和膠→杵搗→成型→晾墨→挫邊→洗水→填金→包裝。
工藝要求:
煙的細度為1200-1500目;
原料漂洗要達到3次以上;
杵搗要200次以上;
晾墨的溫度控制在20-25℃;
其他質量要求以徽墨傳統製作工藝配方為準。
理化指標
項目 | 要求 | ||||||
油煙墨 | 松煙墨 | 炭黑墨 | |||||
感官 | 外觀 | 表面平整、光滑、無破損、無裂痕 | |||||
氣味 | 天然麝香味 | 冰片香味 | 冰片香味 | ||||
使用性能 | 發墨度/(g/min)≥ | 0.015 | 0.015 | 0.015 | |||
墨色(D) ≥ | 1.15 | 1.10 | 1.15 | ||||
粘度/(Pa·s) | 0.002~0.010 | ||||||
擴散率/(%)≥ | 70 | ||||||
耐水性(D)≤ | 0.4 | ||||||
純潔度 | 無雜質 | ||||||
重量偏差/(%) ≤ | ±3 | ||||||
平整度/(㎜) | 正面彎翹度 ≤ | 0.6 | 0.6 | 0.6 | |||
反面彎翹度 ≤ | 0.8 | 0.8 | 0.8 |
徽墨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安徽省黃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徽墨的檢測機構由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