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鎮

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下轄鎮

大坪鎮位於中國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境西北部,東北接麻栗鎮,西南連天保鎮,西北鄰西疇縣新馬街鄉。鎮人民政府位於大坪村委會所在地,距省會昆明約380公里,距州府文山約80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163個村民小組121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壯、苗、彝等9個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大坪鎮常住人口為18108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栗坡縣轄鎮。解放前屬麻栗坡特別區第一區,1950年為鎮,大坪鎮先後幾次改鄉、公社、區,1988年復改大坪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1.5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有公路過境。轄大坪、新地房、阿老、大石洞、上涼水井、馬達6個行政村。農產玉米、稻穀、小麥、花生。經濟林木有油茶、油桐,礦藏有鎢、錫。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大坪全景
大坪全景
阿老、新地房、戈令、瓦渣、高筧梁沿盤龍河一帶處於北亞熱帶氣候,大坪、大石洞、涼水井、馬達氣候較涼。海拔,大坪街1550米,大石洞小寨1560米,上涼水井下寨1540米,馬達小寨1530米,新地房冬瓜樹1400米,阿老小寨1100米。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0.7℃;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1.8℃。在大暑時節,年極端高溫32.8℃,在大寒時節年極端低溫零下4.9℃。年積溫為5810.9℃,大於10℃,積溫為4905.3℃。

林木資源

林木主要有松樹、尖頂杉、水杉、毛木樹、椎栗、麻栗、冬瓜樹等;果樹有桃、李、梨、板栗、核桃、柿子、花紅,以及亞熱帶地區的橙子、芭蕉、香蕉、西瓜、黃果等。

礦產資源

礦產主要有銅、鐵、銀、鋅、鉛、錫、鎢等,銅礦蘊藏在銅廠坡一帶;鐵礦分佈在六位廠、江西沖一帶;銀、鋅分佈在三保一帶;鉛礦分佈在大坪的雞冠山及二台坡一帶;錫礦分佈在南臘新寨一帶;鎢分佈在高筧梁、戈令、瓦渣等地帶。

生物資源

有穿山甲、烏龜、蟬蛻、斑蝥、蜈蚣、草鞋蟲滾山蟲(滾山珠)、僵蟲、癩蛤蟆(蟾蜍)等。

中藥資源

主要有:糯米藤、魔芋、薄荷、薤白(頭)、樟子草、蜘蛛香、稀奮草、小半夏、錦燈籠、蓖麻、蒲公英、夏桔草、番石榴(蕉桃)、紫蘇、酸江草、野棉花根、綠葡萄、斷腸草、豬鬃草、狗死花、枸杞子、魚腥草(碧色菜)、金銀花、苦參、花酸桿、何首烏、雞血藤、小山羊、光石韋、羊耳菊、茅草根、大麻藥、馬鞭稍、雞屎臭、接骨丹、杜仲等。

行政區劃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大坪村~201鎮中心區
馬達村~202村莊
新地房村~203村莊
阿老村~204村莊
大石洞村~205村莊
上涼水井村~206村莊
高筧梁村~207村莊
瓦渣村~208村莊
戈令村~209村莊

人口民族


人口

2006年末總人口23587人,農戶數5783戶,農業人口23387人,少數民族8393人。
2021年7月9日,根據麻栗坡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坪鎮常住人口為18108人。

民族

其中少數民族以壯民族居多。

經濟


綜述

2006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0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8元,完成糧食總產量965.5萬公斤,人均產糧有413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31公斤。
2007年1-7月份,鎮黨委、政府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全鎮經濟發展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按照依託兩大優勢(土地、礦產資源)、打牢兩個基礎(科技、教育)、做強兩個產業(種植業、礦產品加工業)、實現兩大目標(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2222”經濟發展思路,團結和帶領全鎮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務實創新、真抓實幹,切實抓好各項經濟工作,社會事業發展順利,全鎮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7年上半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030.6萬元,占計劃數6820萬元的29.8%;工業總產值2360萬元,占計劃數6501萬元的36.3%;農村經濟總收入2365.2萬元,占計劃數7893萬元的30%,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特色產業

大坪鎮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一、二、三產業調整上,始終堅持把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擺在突出的位置,著力在產業特色、產業規模、產業檔次上做文章,切實抓緊抓好抓出實效。烤煙生產在我鎮處於突出位置,是促進財政增長、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鎮黨委、政府一直將烤煙生產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緊抓好。鎮黨委、政府全面貫徹省、州、縣煙葉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煙草形勢,堅持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依靠科技、提高質量的原則,以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強化獎懲激勵機制、創新工作機制,大力實施科技興煙戰略,全面提升文山煙葉品牌形象為指導思想,通過全鎮幹部職工及廣大煙農的共同努力,大坪、馬達、上涼水井、大石洞四個種煙村委會共有1424戶農戶種植烤煙,種植面積達17424畝。各項烤煙科技措施的落實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共改造智能化烤房480座,烤煙生產各項工作運行正常。
按照“穩定生豬生產,大力發展草食畜,積極發展特色畜牧業”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上半年,實現生豬存欄17053頭(其中能繁母豬1586頭),占計劃21400頭的79.7%;肥豬出欄11722頭,占計劃22400頭的52.3%;大牲畜存欄9270頭(匹),占計劃9000頭(匹)的103%;家禽存欄64075隻,占計劃73800隻的62.5%;肉類總產量1166.2噸,占計劃2090噸的55.8%;禽蛋產量331.4百公斤,占計劃560百公斤的59.2%。 

社會


麻栗坡縣大坪鎮2006年末總人口23587人。地處邊疆,由於戰爭等原因,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還有部分人民群眾的生活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大坪鎮黨委、政府通過廣泛宣傳,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等黨在農村的政策宣傳到戶,經動員到2006年底,全鎮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38人,農村五保戶供養人數90人,享受低保人數317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共計20325人,參合率達86.91%。

基礎設施

2006年全鎮通水、通電、通路的村民小組155個,達95%;71個村民小組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佔43.6%;建設科技文化活動室及娛樂為一體的公共設施11個,佔8.9%;有公廁的村民小組12個,佔9.1%;建有沼氣池2701口,普及率達46.4%;建有小水窖2501口;建有綜合批發市場1個,佔地面積1087平方米;建有停車場1個,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全鎮水利化程度達46%;建有村組地面衛星接收站127座,電視差轉檯2530座,調頻廣播差轉檯1230座,電視普及率達92%,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360門,電話機用戶2687戶,城鎮電話普及率達98%,行動電話通訊覆蓋率達95%,年末有行動電話13752部。

醫療衛生

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從籌資到補償堅持規範運行,做到台帳完善,收支明晰,截至9月20日止,大坪鎮參合人員就診累計9713人次,合計發生醫療總費768684.30元,補償了218489.99元,其中門診補償9212人次,住院補償501人次。(大坪衛生院門診補償3897人次,住院補償420人次,各村衛生室補償5315人次,縣外住院補償81人次),鎮衛生院累計參合農民就診總費用378280.59元,衛生院現場減免129081.45元;村衛生室累計參合農民就診總費用137027.14元,衛生室現場減免了43520.79元。住院補償最高金額為3365.42元,最低金額為2.68元,門診補償最低金額為0.60元。
大坪鎮所在地共有1所醫院,即大坪衛生院。各村委會建有9家鄉村衛生室,可以解決村委會農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教育

大坪鎮2006年末共有農村初級中學1所,完小11所,初小1所,教學點16個,幼兒園1所。1-6年級2107人,7-9年級690人。有文化站1個,職工5人。大坪鎮共有村文藝隊4支,分佈在大石洞、梁水井、分水嶺、大坪等4個自然村,參加人員48人。

農村科技

大坪鎮科技部門主要有農技站、畜牧獸醫站,共有科技人員12人。
農技站的主要職責:全鎮農作物新品種、新農藥、新化肥試驗、示範及推廣,全鎮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指導防治。負責農業、漁業、農村能源等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做好農業技術指導、培訓和服務工作。負責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水利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承擔農村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負責農業機械的發展和更新工作。負責農業土地承包及流轉合同的鑒證、糾紛調解、仲裁、合同管理。指導村(組)生產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和集體資產管理,負責培訓和審計監督工作。
畜牧獸醫站的主要職責:負責畜牧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示範與推廣,做好畜牧業生產技術的指導、培訓和統計工作;負責本轄區畜禽疫病的防治、計劃制定和組織實施工作。
半年來,我鎮始終將農業生產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狠抓落實,農業生產順利推進。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67515畝,占任務數108000畝的62.5%。其中:糧豆作物23790畝;經濟作物29025畝,瓜菜9700畝,青飼料及其他作物5000畝。完成玉米種植面積7436畝,占計劃數7000畝的106.2%;完成雜交玉米種植面積7013畝,占計劃數7000畝的100.2%;完成雜交玉米高產樣板1086畝,占計劃數1000畝的108.6%。完成水稻種植面積11364畝,占計劃數11300畝的100.6%;完成雜交水稻良種推廣10863畝,占計劃數10900的99.7%;完成水稻旱育稀植10530畝,占計劃數10500畝的100.3%;完成大春瓜菜種植面積9700畝,占計劃數9700畝的100%;完成大春青飼料及其他作物5000畝,占計劃數5000畝的100%。
2005年以來,積極開展農函大技術科技培訓,培訓16期,16班次,參訓人員480人,通過培訓達到了科技興農、科學養殖的培訓目標。

扶貧開發

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資金,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抓緊以農業、交通、教育、科技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一是認真組織實施好省煙草公司掛鉤扶貧項目工程和煙水工程,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農田灌溉和飲用水困難;二是認真組織對全鎮範圍的公路幹線進行清理疏通及修復,提高了公路的利用效率,保障了全鎮公路的安全暢通,現已動工建設大坪至大石洞、大坪至新地房兩條四級泥結碎石通達工程公路,新地房至高筧梁四級泥結碎石路即將動工建設;三是啟動實施了麻栗山一、二組、戈割寨、六位廠、小石洞4個村小組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五是大坪小學綜合樓即將建成,教育基礎設施條件將得到有效改善。扶貧開發工作的深入實施,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新農村建設

2005年以來,大坪鎮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小康示範村、溫飽示範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現狀。到目前為止,共建設小康示範村、溫飽示範村共11個,2007年在建的有4個。突出“五個抓”推行“五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