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5條詞條名為新農村的結果 展開
-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新農村
- 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出版雜誌
-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劉佐鄉新農村
- 安徽省石台縣大演鄉新農村
- 陝西省韓城市新城街道新農村
- 雲南省新平縣平甸鄉新農村
- 遼寧省朝陽縣瓦房子鎮新農村
- 江蘇省漣水縣高溝鎮新農村
- 安徽省肥西縣紫蓬鎮新農村
- 蘭坪縣營盤鎮拉古村委會下轄村
-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新農村
-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西龍鎮新農村
- 雲南省江川縣大街鎮新農村
- 貴州遵義仁懷市三合鎮新農村
- 雲南省祿勸縣撒營盤鎮新農村
- 雲南省維西縣維登鄉新農村
- 遼寧省東港市新農鎮新農村
- 雲南省新平縣腰街鎮新農村
- 遼寧省東港市新城街道新農村
- 雲南省屏邊縣玉屏鎮新農村
- 蘭坪自治縣石登鄉石中坪村委會下轄村
- 安徽省樅陽縣白梅鄉新農村
- 雲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營盤鎮下轄村
- 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新農村
- 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圖書
- 雲南省營盤鎮岩頭村委會下轄村
-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新農村
- 福建漳州平和縣大溪鎮新農村
- 陝西省周至縣富仁鎮新農村
- 重慶市秀山縣涌洞鄉下轄村
- 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新市鎮下轄村
- 山西省聞喜縣東鎮鎮新農村
- 內蒙古通遼市通遼經濟開發區遼河鎮下轄村
- 第二輯
- 第4輯
新農村
雲南省新平縣平甸鄉新農村
新農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8.00公里,距離鎮18.00公里,國土面積2.67平方公里,海拔147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17.45畝,其中人均耕地1.13畝;有林地1406.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6戶,有鄉村人口111人,其中農業人口110人,勞動力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0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40.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7.45畝(其中:田88.00畝,地29.00畝),人均耕地1.1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40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26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26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戶。該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8.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8.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該村到2010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業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實現綠色生態化。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50萬元,畜牧業收入3.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頭,肉牛8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00萬元,工資性收入11.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4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6戶,共鄉村人口111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53人。其中農業人口110人,勞動力65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8.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昌源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平甸一中。該村距離小學校8.00公里,距離中學1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10人。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7.4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41.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黨團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1人。團員2人。
存在問題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新農村村目前存在問題:基礎設施落後,尤其是水利條件和進村道路差。村內硬體設施不完善。群眾經濟基礎薄弱,還存在上學、看病、就醫難等。。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新農村村今後的發展重點主要是: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3200元。立足本地實際,在現有的烤煙、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基礎上突出發展優質水稻及冬早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