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帶

碰撞帶

碰撞帶(collision zone)是指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之間,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之間的碰撞地帶。

概括介紹


基本資料

英文:collision zone
釋文:由大陸與大陸、島弧與島弧,或大陸與島弧間發生板塊碰撞所形成的帶狀構造帶。其中包括由洋盆殘餘物質(蛇綠岩)形成的、代表已消亡古大洋的縫合帶,以及因強烈擠壓和收縮作用而形成的造山帶。如喜馬拉雅碰撞造山帶和新幾內亞碰撞造

概況

青藏高原東段三個斑岩型礦床(玉龍、馬廠箐和西范坪)產出於大陸碰撞環境,與喜馬拉雅期埃達克質斑岩有關,並為新生代大規模走滑斷裂所控制。在印度-亞洲碰撞帶東部3個斑岩Cu-Mo-Au礦床已識別出3個明顯的成礦幕次:①玉龍礦區,石英-絹雲母蝕變帶中的硫化物石英脈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40.1±1.8Ma, 與賦礦圍岩二長花崗岩鋯石SHRIMP年齡40.9±0.1 Ma一致,表明Cu-Mo 礦化發生在斑岩岩漿作用的晚期階段(約40Ma), 但熱液系統至少延長到約36Ma,熱液系統持續時間大於4Ma, 其間,構造控制的高級泥化蝕變疊加於早期斑岩型礦體中高硫化物礦化之上形成富礦體.②馬廠箐礦區,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35.8±1.6Ma, 與容礦花崗岩的鋯石SHRIMP和全岩Rb-Sr 年齡 (35~36Ma)一致,但早於含金石英正長斑岩的全岩K-Ar 年齡 (31~32 Ma),表明馬廠箐斑岩熱液系統的壽命為約4Ma, 其間,約36Ma有鉀硅酸鹽蝕變和Cu-Mo礦化, 而同Au 礦化密切的高級泥化蝕變發生在晚期 (31~32Ma).③西范坪礦區,鉀硅酸鹽蝕變帶內輝鉬礦等時線年齡32.1±1.6Ma最年輕,晚於熱液蝕變黑雲母角閃石的K-Ar年齡33.5~34.6Ma, 很可能反映了斑岩熱液系統在約32 Ma終止,如此短時的熱液系統正是導致西范坪絹雲母化蝕變微弱和高級泥化蝕變的缺失的原因。斑岩熱液系統的壽命與礦床金屬噸位(規模)的正相關,本區巨量玉龍斑岩銅礦可能與其熱液活動時期延長有關。而熱液系統的延長又與多期次的岩漿侵入有關。因此,從走滑擠壓場(55~40Ma)到走滑拉張場(24~17Ma)的構造應力轉換期內,幕式的應力鬆弛引起多期岩漿侵入是導致印度-亞洲碰撞帶內熱液系統的延長和疊加成礦作用發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