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8條詞條名為紅岩村的結果 展開

紅岩村

湖南省綏寧縣紅岩鎮紅岩村

1996年5月成立,原桃坪鄉與原鹽井鄉合併,是綏寧縣最大的鄉鎮。地處縣境東北隅,東臨武崗縣,北與洞口縣接壤,東部主要為山地,主要山峰有羊山青、大山壟、轎子壟、土欄門、猴子山、塔頂山、紅岩寨、樓梯方、天明山、黃茅嶺、天子山等。2004年,總面積為18.85萬畝,其中耕地21831畝。森林覆蓋率51.1%。

名勝古迹


湖南紅岩文峰塔效果圖
湖南紅岩文峰塔效果圖
文峰塔
綏寧文峰塔初建於清朝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位於我縣紅岩鎮紅岩村的文峰山(又名獅子山)山頂,東望洞口縣,北臨蓼水河山峽,南守省道S221公路,山水秀麗,景色迷人,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還有“九鯉上綏寧,必定出翰林”的美麗傳說。
相傳古時候,人們騎馬途徑文峰山下,馬總是不肯前行,大小官員都須下馬步行。因此招來許多有識之士和風水先生實地察看,對此地讚不絕口。嘉慶元年,在朝廷任禮部侍郎的彭隆道(今黃土礦鄉廟背彭家人)回到家鄉,親自登上文峰山頂考察,感慨萬千,便召集有識之士商談修建文峰塔,以期永葆綏寧風水,並主動捐銀3000兩,得到了綏寧廣大民眾的熱烈支持,積極捐款捐物,義務投工投勞,歷時一年,雄偉壯觀的文峰塔順利建成,成為當時綏寧北大門的一處亮麗景觀。該塔寬9米,高22.9米,坐北朝南,目的是保佑縣域人才輩出,民眾殷富。因當時塔上沒有避雷設施,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被雷擊倒。全縣人民倍感遺憾。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濃墨重彩,工業發展初具規模。引進外資4300多萬元,引進規模企業家7家。一是全面整合了30餘家木材加工企業,基本建成以傳奇木業、雪峰板業為主的木材精深加工產業,成形了一批有市場、有效益、有產品、有品牌的企業。二是充分利用水利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引進資金1400萬元。新建洋灘、大志壩、龍塘、三家水電站,裝機總容量3000千瓦。投資500萬元提容擴質岩山廟電站,新裝總機500千瓦,全鎮小水電站形成了一定規模。三是發展朝陽產業。我們充分利用環保的優勢,2007年引進瀏陽綠州煙花企業。落戶千畝園藝場,投資近500萬元,生產無炸藥、無污染的綠州煙花。四是充分利用竹產品的邊角廢料引進綠州毛邊紙生產企業,投資360萬元。

人口民族


3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213個村民小組,7640戶,27412人。苗、侗、瑤、土家、回族佔38.91%。

經濟發展


主產稻穀,盛產雜交種子、西瓜、薯類、玉米、油菜、桔子等。
全鎮累計完成國民生產總值32.2億元,年均增長12.8%;完成社會固定投資1.6億元,年均增長12.1%;完成財政收入500餘萬元,年均增長11.2%;招商引資4300多萬元;引進企業7家。糧食總產量為11732.7噸。
地方景色
地方景色
經濟總收入8971.5萬元,其中林業站 收入5000多萬元,工業收入為3000多萬元。省S221線縱橫全鎮。紅岩村是鎮政府所在地,也是綏寧縣的北大門,小城鎮建設飛速發展,已出具規模,有紅岩汽車站,郵電支局、藥材公司、加油站、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等
木材加工業非常發達,全鎮有木材加工廠50多家,其中傳奇木業、雪峰板業各投資300多萬元、各擁有員工上百人,小水電蓬勃發展。新建洋灘電站、大志壩電站、龍塘電站、總投資800多萬元。木材加工業帶動了當地交通運輸業、餐飲業的高速發展。有中學一所,即紅岩中學,衛生院一所,即紅岩衛生院。
紅岩因為在省道上,其地理位置優越,得天獨厚,現道路較其它村寬敞,現有兩條街道。每逢5號趕集。

社會項目


十一五重點項目:
1、做大做強20戶重點龍頭企業
以有亞華公司和具備一定規模實力的制種加工企業為重點,規劃、引導、支持建設20個重點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面提升我鎮的農業產業化水平。
2、規劃建設4個產業集群小區
按照“集中布局、產業關聯、優勢互補、特色突出”的原則,在鎮上建立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物流交易區,充分發揮產業集群致富的帶動作用。
3、實現村村通電視、電話。村民們用上乾淨、放心的自來水。加大農網改造力度,確保村民們居住舒適。
4、服務及信息產業:以民辦教育、托老院、休閑旅遊、行業中介、信息服務為重點,發展寬領域、多功能、優質化的服務業產業。.
紅岩村雖為紅岩鎮政府駐地但目前無中學。只有紅岩小學一所。雖花大力裝修。投資力度大,但還是有所不足,實為紅岩村人民的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