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業社會
后工業社會
后工業社會是某些資產階級學者劃分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D·貝爾1959年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第一次提出,並在1973年發表的 《后工業社會》 一書中進行專門闡述。貝爾把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前工業社會 (或稱農業社會),人們依賴於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體力,經濟主要由農業、礦業、漁業和林業部門構成。第二階段為工業社會,人們對自然界的依賴減少,用能源代替體力,依靠技術和機器從事大規模的商品生產。經濟主要由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和商業等部門構成。第三階段為後工業社會,人們依賴於信息,將致力於發展服務業。繼貝爾之後的著名人物還有布熱津斯基和托夫勒。
后工業社會又稱知識社會,后工業社會是工業社會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學者丹尼爾·貝爾對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以理論知識為中軸,意圖是人與人之間知識的競爭,科技精英成為社會的統治人物。科技專家之所以擁有權力,全憑他們受的專業教育與技術專長。從時間上大約是20世紀80年代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之後。
1、經濟結構從商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 任何國家的經濟,隨著逐步工業化,各產業的生產率將發生變化,從而必然會產生大多數勞動力轉向製造業的發展趨勢;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應地,勞動力又將向服務業方面轉移。因此,后工業社會首要的也是最簡單的特徵就是: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和製造業,而是從事服務業。服務業指的是除上述兩種產業之外的商業、財經、交通、衛生、娛樂、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職業分佈以技術階層的崛起為特徵 區別後工業社會的第二個方面,是職業分佈的變化。所謂職業分佈,不僅指人們在何處工作,還指他們從事何類工作。隨著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工作重心轉向辦公室、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自然引起職業向"白領職員"轉移。拿美國的職業結構來說,直到1956年,白領職員總數才第一次超過藍領工人總數。此後這兩者的比例進一步擴大,到1970年已經超過5:4。然而最令人吃驚的變化是專業和技術職員的增長,這部分職員的增長率是從業人員總數增長率的2倍。還有一項統計數字更能說明全貌,這就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他們是后工業社會的關鍵集團。整個技術階層人數的增長率是勞動力總數增長率的2倍,而科學技術人員的增長率則是勞動力總數增長率的3倍。
3、軸心原則是理論知識日益成為創新的源泉和制定社會政策的依據 工業社會是生產商品、協調人相機器關係的社會。后工業社會則是圍繞知識,為了創新和變革,實施社會控制和指導而組織起來的社會;這樣也就形成了必須從政治上加以管理的新型社會關係和新型結構。
當然,知識對任何社會的運轉都是必需的。但是后工業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於知識本身的特徵發生了變化。理論知識占居主導地位,成為制定決策,指導變革的決定力量。理論的重要性超過了經驗,知識被編碼成抽象的符號系統(就如同一個公理化系統),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經驗。
當今任一現代社會,都依賴於創新和對變革實行社會控制。實施社會控制,使社會產生了計劃和預測的需要。正是由於人們對創新的性質看法有了這個變化,才使理論知識變得無比重要。在現代社會中,一個領域的發展,日益取決於理論工作的進展。理論工作把已有知識有序化(編碼化),並指出用經驗來驗證的途徑。實際上,理論知識日益成為社會的戰略資源即軸心原則。而學校、研究所和智力部門正日益成為新型社會的軸心機構。
4、未來方向是技術控制和技術評價根據新的技術預測模式,后工業社會有可能掌握進行社會變革的新手段,這就是對技術的發展進行規劃和控制。當社會依賴技術和創新的程度越高,社會體系中有害的“不定因素”也就隨之增加。但是,新的預測方法和計劃規劃技術的產生,有可能開創經濟史上的新階段,即預先自覺地規劃技術變革,從而減少未來經濟的不定因素。
5、決策方式使新的“智能技術”誕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複雜。18世紀和19世紀的科學家們所處理的問題大多是雙變數或三變數、四變數問題。而科學進程的下一階段,是對大量變元的整序,例如,統計力學中的分子運動,保險業捐算表中的平均壽命,人口遺傳學中的遺傳分佈,等等。社會科學中還有“一般人”問題一智力分佈、社會流動率等等。
后工業社會中知識和社會問題,用韋弗的比喻,是“有組織的複合體”,即對有大量相互作用變元的大系統進行管理,使之互相協調以達到特定目標。管理這類大系統的技術目前已經具備。1940年以來,一些新興領域的研究成果對處理“有組織的複合體”十分適用。新興學科包括資訊理論、控制論、決策論、博弈論、功效學、隨機過程等等。由此還發展出許多專門技術,如線性規劃、統計決策方法、馬爾可夫鏈的應用、蒙待卡洛隨機化方法等等,還有最大風險最小化的決策準則,用來預測根據不同戰略形勢採用的不同分案可以產生什麼後果。這些技術統稱為“智能技術”。“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人們的決策活動規範化,從而實現大眾社會有序化。
如果沒有現代化理論及其傳播,現代化一詞就不可能象今天這麼普及。現代化理論是關於世界、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的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成果的統稱。在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一詞被賦予新的涵義。
1、經典現代化理論
早在1933年7月,中國《申報月刊》就刊出“中國現代化問題號”特輯,發表26篇文章,探討中國現代化的困難和道路。在隨後的30~40年代,中國知識界就此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學者沒有再前進一步,形成現代化理論。
50年代,美國一批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相繼開展了現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經濟增長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刊物《文化變遷》雜誌編輯部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大家討論了貧困、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與會者認為,使用“現代化”一詞來說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比較合適的。1958年,丹尼爾·勒納出版《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現代化》一書,認為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就是現代化。1959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比較政治委員會召開了政治現代化討論會,隨後出版了《發展中地區的政治學》(阿爾蒙德和科爾曼,1960)。
60年代西方陸續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現代化研究專著,現代化理論基本形成。例如,《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主義宣言》(羅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現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現代化政治學》(艾普特,1965),《現代化和社會結構》(列維,1966),《現代化的動力:比較歷史研究》(布萊克,1966),《現代化的抵制和變化》(埃森斯塔特,1966),《國際體系與社會現代化》(內特爾和羅伯遜,1968),《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頓,1968)等。在70~80年代,現代化理論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也得到全面發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現代化理論。
西方學者開展現代化研究,歷時50年(50~90年代),最終形成了現代化理論體系。儘管這種理論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並因此受到種種批評,例如,這種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認為是用來闡述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的革命性變化的有力理論,其他任何一種社會科學理論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們不妨稱之為經典現代化理論。
經典現代化理論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不同領域、不同學者關於現代化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統稱。如果根據研究領域進行分類,經典現代化理論分為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個人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理論等。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現代化具有不同的特點(附表1.2),例如,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經濟工業化和專業化、社會城市化和流動化、個人開放性和參與性、文化理性化和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雖然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不同領域和不同學者對現代化的解釋不盡相同,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現代化的兩個基本內涵,它們與現代化的基本詞義大體一致。
(1)指發達國家16世紀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
(2)指發展中國家在不同領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過程。
現代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等。在40~60年代,歐美髮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步入高度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發展中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仍然處於傳統農業社會,有些地區甚至處於原始社會。所以,在經典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歷史過程就是現代化。
根據經典現代化理論,現代化不僅是一個歷史過程,也是一種發展狀態,可以指發展中國家趕上發達國家后所處的狀態(完成現代化進程后的狀態),也可以指發達國家已經達到的世界先進水平所處的狀態。由於人們對世界先進水平有不同的認識,高度發達工業社會內部也存在許多弊端,而且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所以,關於現代化的辯論持續不斷。
目前,關於現代化有許多不同說法,其實,它們都是上述定義的不同表述形式,只是不同說法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北京大學已故教授羅榮渠先生在《現代化新論》一書中歸納了世界各國學者關於現代化的解釋,他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透視,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她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作為人類近期歷史發展的特定過程,把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的實現作為現代化完成的一個主要標誌也許是合適的。”
關於現代化過程的大致特徵,學者們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把它歸納為如下九個特徵;他認為,“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現代化不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
①現代化是革命的過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只能與人類起源的變化和從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的變化相比擬。
②現代化是複雜的過程。它實際上包含著人類思想和行為一切領域的變化。
③現代化是系統的過程。一個因素的變化將聯繫並影響到其他各種因素的變化。
④現代化是全球的過程。現代化起源於15世紀和16世紀的歐洲,但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現象。
⑤現代化是長期的過程。現代化所涉及的整個變化,需要時間才能解決。
⑥現代化是有階段的過程。一切社會進行現代化的過程,有可能區別出不同的水平或階段。
⑦現代化是趨同的過程。傳統社會以很多不同的類型而存在,現代社會卻基本是相似的。
⑧現代化是不可逆的過程。雖然在現代化過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現暫時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體上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趨向。
⑨現代化是進步的過程。在轉變時期,現代化的代價和痛苦是巨大的;從長遠看,現代化增加了人類在文化和物質方面的幸福。
2、新現代化理論
經典現代化理論一誕生就遇到了麻煩:如何解釋發達工業國家今後的發展?
學者們發現,用經典現代化理論解釋發達國家18世紀工業革命到20世紀中葉的發展過程是合適的,用它解釋發展中國家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也是合適的,用它解釋發達工業國家將來的發展就不合適了。可以肯定地說,工業社會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而是一個驛站。那麼,發達工業國家今後的發展過程是什麼?
(1)後現代化理論
幾乎與現代化理論研究同步,西方學者對發達工業國家未來的發展進行研究,並提出了許多種新理論。例如,后資本主義社會(達倫多夫,1959)、后工業社會(貝爾,1973)、後現代主義(Lyotard,1984;Best and Kellner, 1991;格里芬,1997)、後現代化理論(Crook,1992;Inglehart,1997)、知識社會(萊恩,1966)、信息社會、網路社會和數字化社會等,其中,后工業社會和後現代主義是與經典現代化理論緊密相關的,後現代化理論則與經典現代化理論相對應。
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就產生了后工業社會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三個階段,在今後30年至50年間,發達工業國家將進入后工業社會。
後現代主義起源於西方發達國家。根據韋氏辭典,後現代(postmodern)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藝術、建築和文化等領域興起的思潮,它分析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和危機,反對現代化運動的哲學和實踐,主張復興傳統要素和技術。有些後現代主義者傾向於對現代思想的否定和解構,有些後現代主義者比較重視後現代社會的建設和創造。有些後現代主義者把社會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即傳統社會、現代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但是,他們關於“後現代”的時間涵義,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有些學者認為,後現代是一種文化思潮,不是一個時間概念;有些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歷史階段稱為“後現代階段”,有些學者提出“後現代時代”。後現代思潮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都有反映。
後現代化理論是西方學者提出的一種社會發展理論。它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是直線的,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社會發展方向發生了根本轉變,已經從現代化階段進入後現代化階段。美國密執根大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以來先進工業國家發生的變化稱為後現代化。他認為,後現代化的核心社會目標,不是加快經濟增長,而是增加人類幸福,提高生活質量(附表1.3)。
殷格哈特教授是世界價值觀念調查項目(World Values Surveys)委員會的執行主席,參加該項目的80名專家對43個國家進行了問卷調查,該項調查覆蓋全球70%的人口。世界價值觀念調查共進行了三次,分別是1981~1982年,1990~1991年,最近的一次調查是在1995~1998年完成的。
調查結果顯示,有些國家如奈及利亞,剛剛開始現代化;有些國家如中國,正加速進行現代化;有些國家如韓國,接近於從現代化向後現代化的轉折點;有些國家如英國、德國和美國,已經進入後現代化;北歐國家(瑞典、挪威、丹麥、芬蘭等)和荷蘭基本是後現代社會。
有人認為,后工業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等是後現代化理論的組成部分,它們是後現代化理論在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等領域的反映。
然而,不論是後現代主義,還是後現代化理論,都容易讓人感到迷惑。
因為,根據韋氏辭典,“現代”指大約公元1500年到當前的這段歷史時間,沒有明確時間下限,當前的時代就是“現代”。如果“後現代”具有時間涵義,那麼,“後現代”是什麼時候?當前的時代是不是“後現代”?
如果當前的時代是“後現代”,那麼,“現代”和“後現代”在時間上就是交叉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在時間上,“後現代”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
事實上,前面談到,有些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稱為“後現代階段”,有些學者把70年代以來的發達社會稱為“後現代社會”。由此可見,“後現代”概念的自相矛盾,已經發生。而且,“現代”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時間概念,已經使用了數百年,要想改變它,談何容易。
“後現代”概念的時間不自恰,必然影響後現代化理論的傳播和應用。在某種意義上,後現代化理論是以經典現代化理論為參照的,它沒有完全超越經典現代化理論的束縛。
在現代化理論家看來,後現代化也是現代化研究的一個研究領域,它是關於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研究。例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布萊克教授在1976年出版的《比較現代化》一書中談到,有大量文獻討論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往往把它們稱作“后工業化社會”。
(2)第二次現代化理論
1998年,中國學者何傳啟發表“知識經濟與第二次現代化”一文,隨後出版《第二次現代化——人類文明進程的啟示》一書(何傳啟,1999),全面提出“第二次現代化理論”。
第二次現代化理論認為,從人類誕生到2100年,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分為工具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知識時代等4個時代,每一個時代都包括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和過渡期等四個階段,人類文明進程包括4個時代16個階段;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是第一次現代化;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是第二次現代化;文明發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識時代不是文明進程的終結,而是驛站,將來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現代化等。
對於主要發達國家,第一次現代化大致經歷210年(1763~1970年),第二次現代化將大致經歷130年(1971~2100年)。第二次現代化的時間分界,與美國密執根大學政治學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1970年作為發達國家後現代化的起點基本一致,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著名經濟學家麥迪森把1973年作為工業革命以來第五個經濟發展階段的起點基本一致。麥迪森的經濟發展五個階段分別是: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2年。
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一種新現代化理論。在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中,現代化被賦予三種新涵義。
其一,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其實,它就是經典現代化理論描述的現代化。
其二,第二次現代化,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它是一種新現代化,不僅覆蓋了后工業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化理論等的內容,而且還有全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70年代以來學者們關於新經濟(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路經濟、數字化經濟等)、新社會(知識社會、信息社會、網路社會、學習社會等)和新文明(知識文明、非物質文明等)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納入它的範疇。
其三,未來的現代化,指完成第二次現代化后,人類社會進行的新的現代化。
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不僅成功地解決了經典現代化理論面臨的困難(經典現代化理論不能解釋發達工業國家70年代以來的發展),同時化解了後現代化理論的困境(現代與後現代的時間矛盾),而且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釋,預測了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她為我們理解人類文明打開了一扇新天窗,為人類發展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第二次現代化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第二次現代化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個人、文化等領域的變化將是新現代化(附表1.4),例如,政治知識化和平權化、經濟知識化和全球化、社會網路化和創新化、個人學習化和個性化、文化多樣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
第二次現代化與第一次現代化相比,有些變化是新出現的,如網路化、智能化等;有些變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繼承和發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權化等;有些變化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否定”,如工業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區遷移、自然主義等。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第二次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淘汰”,甚至是“否定”。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的主要社會經濟目標是加快經濟增長,那麼,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社會經濟目標是提高生活質量。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是對大自然掠奪和征服,那麼,第二次現代化則是對大自然的保護和回歸。
第二次現代化剛剛走過30年曆程,尚處於發展階段,它的特點和規律都處於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我們對它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在發達國家裡,第一次現代化已經成為歷史,第二次現代化正如火如荼。在發展中國家裡,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都是不可迴避的挑戰,因而面臨雙重壓力。
現代化理論是一種發展理論,它必然具有政策涵義。經典現代化理論誕生於50年代,它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政策和國際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二次現代化理論誕生於90年代,它對21世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政策和國際政治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1、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
經典現代化理論,一方面被用來解釋發達工業國家18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的變化,一方面被用來指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這就必然涉及發達工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問題,由此引發關於經典現代化的爭論。
對發達工業國家而言,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主要表現在如何處理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同時淡化了冷戰時期兩種意識形態的直接對立。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非常豐富,包括現代化戰略和途徑、與發達工業國家的關係、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等問題;實現現代化,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奮鬥目標。不同學者對經典現代化的理解不同,其政策涵義也不一樣。概括起來,大致有五種觀點。
(1)經典現代化是落後國家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過程。根據這種觀點,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是:落後國家在各個領域學先進、趕先進;例如,中國提出“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就是要在四個領域學習和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2)經典現代化就是工業化。根據這種觀點,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是: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保持經濟持續增長。
(3)經典現代化主要是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根據這種觀點,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是:普及教育,傳播科學,提倡理性、民主與自由,實現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傳統人向現代人的轉變。
(4)經典現代化就是西方化、歐洲化或美國化等,是發展中國家學習西方發達工業國家的過程。顯然,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根據這種觀點,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是:發展中國家全面引進西方的現代思想、科學文化、民主政治、現代體制、現代管理和先進技術等。
(5)經典現代化就是第一次現代化,即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經典現代化的政策涵義是: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個人等各個方面實現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例如,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社會城市化、文化理性化、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現代化理論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門交叉學科,研究工作應該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方法。科學講究理性,而不是情感。遺憾的是,有些時候,有些人不是科學地、客觀地研究現代化的規律和政策,而是出於功利目的、帶著感情色彩或有色眼鏡來看待現代化;不是從人類文明進步的角度來研究現代化,而是把現代化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工具。這樣一來,在經典現代化理論研究中出現偏差,在經典現代化實踐中出現失誤甚至挫折,就是可以預見的。
2、第二次現代化的政策涵義
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是以工業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為主要特徵,那麼,第二次現代化是以知識化、網路化和全球化為主要特徵。第二次現代化首先發生在發達工業國家,它幾乎同時向發展中國家擴散。
早在20世紀50~60年代,發達工業國家的學者就認識到,社會發展不是線性的,現代工業社會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於是,提出后工業社會、後現代社會等觀點,後現代化理論開始形成。在70年代前後,發達工業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出現重大轉折,工業產值占國民經濟比例持續下降,工業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比例持續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區農村移動,生態環境意識興起等,這些變化與經典現代化背道而馳,後現代化思想得到驗證。在某種意義上,後現代化思想可以被看成是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的“先導”。
在20世紀70年代,發生知識革命和信息革命,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知識產業比例上升,知識勞動者比例上升,知識和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等。發達工業國家調整發展政策,第二次現代化啟動。由於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主要受發達工業國家的左右,發達工業國家的第二次現代化迅速向發展中國家擴散,於是發展中國家不得不面對經典現代化和新現代化的雙重壓力。
在第二次現代化過程中,現代化是多樣的,既有發達國家的第二次現代化,也有發展中國家的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它們是相互影響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在發達國家,第二次現代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其主要政策涵義是:探索新現代化的途徑,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個人等各個方面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物質文明向非物質文明的轉變,例如,政治國際化和平權化、經濟知識化和全球化、社會網路化和創新化、文化自然化和多樣化、普及高等教育和提倡終身學習等。
在發展中國家,繼續進行第一次現代化是必然的,但什麼時候進行第二次現代化,就是一種戰略選擇。發展中國家有三種選擇:第一種,繼續進行第一次現代化,將來再考慮第二次現代化;第二種,同時開展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第三種,直接進行第二次現代化。
第一條道路是不可取的。除非某個國家關起門來獨立發展,不參與國際合作;只要採用開放政策,第二次現代化的思想、觀念、知識、信息、產品和服務等就會一涌而入。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第三條道路是走不通的。因為,如果沒有第一次現代化建立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不可能實現第二次現代化的目標。
第二條道路是最現實的。由於不同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程度不同,不同國家在開展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的時候,應該選擇和制定不同的發展戰略,於是將形成多種形式的新現代化。
由此可見,發展中國家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同時進行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實現工業化和知識化的協調發展。
如果如此,在發展中國家,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政策涵義是:在加速經典現代化(如民主化、工業化、城市化、福利化、理性化和普及初中等教育)的同時,學習和引進新現代化,推動知識化、網路化、全球化和創新化進程,保護文化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等。
第二次現代化是21世紀人類發展的前沿,沒有先例可供借鑒。發達國家只能是在探索中前進,錯誤和挫折在所難免。發展中國家,需要探索協調發展經典現代化和新現代化的道路。及時總結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豐富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新現代化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沿,人類文明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而且發展速度日益加快。人類文明進程不是線性的,而是發生了幾次重大轉折;單個國家或民族的文明發展可以是不連續的,充滿挫折和失敗。所以,現代化不是直線的,現代化有階段但沒有盡頭,現代化是加速的,同時現代化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現代化既是進步,也是選擇,更是淘汰。現代化是一個發展過程,包括出現新現象,選擇先進的,淘汰落後的。創新——選擇——淘汰,構成現代化的三個音符,它們不斷組合,形成發展大合唱。這種發展性淘汰,就像生物進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現代化包含創新、選擇和淘汰,必然導致社會結構的改變和權利的再分配。可以想象,有些舊體制的既得利益者,難以放棄手中的果實,可能試圖阻擋現代化進程。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有高尚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如果某個人,高尚品德得到發揮,他(她)就會成為現代化的促進者;一旦邪惡佔據上風,美德屈居其次,那麼,他(她)就可能成為現代化的破壞者,成為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現代化需要理解和尊重。有些時候,現有體制是上一次現代化的成果;隨著新現代化,現有體制被新體制所取代。為新體製作出貢獻的人,自然會受到社會的尊重;為原體製作出貢獻的人,也應受到社會的尊重,因為他們代表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不同階段。就像我們不會忘記體育比賽的世界記錄創造者一樣。世界記錄被一次又一次更新,那是非常自然的,新記錄創造者和舊記錄創造者同樣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