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閉殼龜

龜鱉目龜科動物

雲南閉殼龜(學名:Cuorayunnanensis)是龜科、閉殼龜屬爬行動物。雲南閉殼龜的形態與三線閉殼龜非常相似,但它的頸部沒有顯眼的橄欖綠色,背甲稍扁,腹甲后緣有明顯的缺刻,最主要的是背沒有3條黑色的縱線。成體殼長140毫米左右。頭中等,頭背皮膚光滑。上顎不夠曲。背甲較低,具三條背棱,脊棱強。腹甲大,前緣圓,后緣凹入。肛盾2枚。背腹甲以韌帶相連,胸、腹盾間亦具韌帶,腹甲前葉可動,不能完全閉合於背甲。四肢較扁,指、趾間全蹼。頭橄欖色,頭側有黃線紋,咽及頦部有黃色對稱的斑紋。背棕橄欖色或奶栗殼色,邊緣及稜角有時為黃白色。腹棕色或淺黃橄欖色,邊緣黃白色,鱗縫暗黑色或腹黃橄欖色,在各腹盾上,有淺紅棕色污斑。

雲南閉殼龜棲息地為海拔2000-2260米的高原山地生活在溪流、湖泊和沼澤濕地。平時喜在雜草叢中的亂石堆里隱居而不易被人們發現,雜食性,以小魚、蝦、蚯蚓、水果、蔬菜等為食,也可投喂人工佴料。僅知分佈於中國雲南昆明,廣西與雲南交界處可能有分佈。

形態特徵


雲南閉殼龜
雲南閉殼龜
雲南閉殼龜的形態與三線閉殼龜非常相似,但它的頸部沒有顯眼的橄欖綠色,背甲稍扁,腹甲后緣有明顯的缺刻,最主要的是背沒有3條黑色的縱線。成體殼長140mm左右。頭中等,頭背皮膚光滑。上顎不鉤曲。背甲較低,具三條背棱,脊棱強。腹甲大,前緣圓,后緣凹入。肛盾2枚。背腹甲以韌帶相連,胸、腹盾間亦具韌帶,腹甲前葉可動,不能完全閉合於背甲。四肢較扁,指、趾間全蹼。頭橄欖色,頭側有黃線紋,咽及頦部有黃色對稱的斑紋。背棕橄欖色或奶栗殼色,邊緣及棱有時為黃白色。腹棕色或淺黃橄欖色,邊緣黃白色,鱗縫暗黑色或腹黃橄欖色,在各腹盾上,有淺紅棕色污斑。
體形中等。吻突出於上顎,上顎不鉤曲。鼻孔開口於吻端。頭背皮膚光滑,眼大,眶徑5.7-6.5毫米,大於眶間距。
背甲卵圓形,脊部隆起,前緣圓或后緣微缺。具三棱,脊棱明顯。頸盾1枚,較大,梯形或近似長方形。椎盾5枚,第一、五枚扇形,其餘其餘六邊形,寬均大於長。肋盾4對,除最後一對外,寬度均大於長。緣盾12對,兩側外緣略向上翹。腹甲略短於背甲,前緣圓,后緣凹入。腹甲各盾縫長的順序為:胸盾縫≥腹盾縫≥肛盾縫>喉盾縫≥股盾縫>肱盾縫,即通常胸盾縫最長,肱盾縫最短,喉盾縫為肱盾縫的2.6-4.9倍。背腹甲及腹甲前後兩葉間均以韌帶相連,腹甲不能完全關閉背甲,僅前葉可動。背腹甲同心紋不清晰。趾間滿蹼,前肢前緣有橫向擴大的鱗片,后緣鱗細,腕處有一橫列大鱗。前肢5爪,後肢4爪。尾長,露出腹甲長21.4-44毫米,露出背甲長20.5-37毫米。
頭棕橄欖色,眼后經鼓膜上下方向後,各有1條向頸部延伸的縱紋紋。整個頦,咽部有鮮黃色對稱的花斑。背甲均為棕橄欖色。前肢前緣有1條上下伸展的黃紋。身體其餘柔軟部分為灰棕色。腹部之色稍淺。在下緣盾的腹面及每一塊腹盾上,均有不規則的、深淺不一的醬色污斑。爪棕色。
剖視骨板,見六角形的椎板的短邊位於后側方胸胸縫橫切於內腹板最寬偏下處。

生活習性


雲南閉殼龜棲息地為海拔2000-2260米的高原山地,生活在溪流、湖泊和沼澤濕地。平時喜在雜草叢中的亂石堆里隱居而不易被人們發現,雜食性,以小魚、蝦、蚯蚓、水果、蔬菜等為食,也可投喂人工佴料。
雲南閉殼龜可以閉合的龜殼既可進行自我保護,又是禦敵的有力武器。在遇到敵害時,它立即將頭、尾、四肢縮入甲殼內,腹甲與背甲相合,關閉甲殼,形成一個盒狀結構。若受到蛇侵犯時,它們關閉甲殼,正好夾住蛇,直到蛇死亡,然後死去的蛇就成為它的美餐了。

分佈範圍


僅知產於我國雲南昆明及東川,廣西與雲南交界處可能有分佈。

種群現狀


雲南閉殼龜自然數量極稀少,僅知有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共6號全模標本。

保護級別


雲南閉殼龜
雲南閉殼龜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Ⅱ級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野外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滅絕

致危因素


由於生存環境惡化及人為捕獵等原因,野生的雲南閉殼龜數量及稀少。
由於山林開發過度,自然生態系統變化,加上人們濫捕等原因,對其生存及繁衍帶來嚴重的威脅。野生的雲南閉殼龜數量及稀少。
保護措施
● ● 雲南閉殼龜是中國特有種,自然資源數量已極稀少,應充分利用各級媒體的力量,大力宣傳保護環境及野生動物的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建議將雲南閉殼龜定級為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採取有效措施重點保護。 
● ● 立即行動起來,嚴格執法,嚴禁捕捉和銷售該物種。對其分佈、棲息地及生態環境進行深入調查,劃定自然保護區,制定具體的保護方案,嚴禁一切破壞與干擾雲南閉殼龜生存的行為。 
● ● 進行詳細深入的調查說服工作,由專業科研機構,將群眾中存留的極少量雲南閉殼龜收集起來,進行科學馴養與人工繁殖,以最大的可能保存這一已瀕於滅絕的自然生物種質資源。

保護建議


雲南閉殼龜
雲南閉殼龜
雲南閉殼龜是我國特有種,自然資源數量已極稀少,應充分利用各級媒體的力量,大力宣傳保護環境及野生動物的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建議將雲南閉殼龜定級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採取有效措施重點保護。
立即行動起來,嚴格執法,嚴禁捕捉和銷售該物種。對其分佈、棲息地及生態環境進行深入調查,劃定自然保護區,制定具體的保護方案,嚴禁一切破壞與干擾雲南閉殼龜生存的行為。
進行詳細深入的調查說服工作,由專業科研機構,將群眾中存留的極少量雲南閉殼龜收集起來,進行科學馴養與人工繁殖,以最大的可能保存這一已瀕於滅絕的自然生物種質資源。

動物學史


雲南閉殼龜最初是由外國傳教士Boulenger於1906年採集自雲南的標本而命名的。

繁殖方式


在圈養中,每個雌性每年有一或兩次產卵,每次產卵4–8個卵(每年最多產8個卵)。在28-30℃的溫度下孵化64-68天後,會出現幼崽,重量為6.5-8.3克,體長為32-35毫米。

主要價值


雲南閉殼龜可供藥用,功效似三線閉殼龜。可入葯,滋補強身,祛風除濕。主治身體虛弱,氣短乏力,風濕痹痛。煮食或配製葯膳,如“蟲草燉金線龜”。肉中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也可以做觀賞龜養殖。 (註: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禁止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