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館
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坐落於上海市靜安雕塑公園內。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8年由法國天主教神父韓伯祿創立的徐家匯博物院(中國最早的博物館,1933年更名為震旦博物院),以及1874年由英國人辦的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隸屬於大英博物館皇家學會,解放后改名為上海博物院)。1956年,在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基礎上,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成立。
徠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於2015年二季度對外開放,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通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三大主線,呈現了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繽紛生命、生態萬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緣、上海故事、未來之路等10個常設展區及臨展廳、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區域。構築觀察發現、動手實驗、對話探討的樂園。
截至2018年,建築面積45,257 平方米,展覽教育服務面積32,200 平方米,年接待觀眾200萬人次。上海自然博物館擁有29萬餘件藏品,包括來自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及世界各地的自然界和人類歷史遺物,分別隸屬於植物、動物、古生物、地質及人文五大類,其中植物標本15萬餘件,哺乳動物標本4千餘件,魚類、鳥類、兩棲爬行類各1萬餘件,昆蟲標本近3.3萬件,其他無脊椎標本5萬餘件,地質標本5千餘件,古生物8千餘件,人文民俗類3500餘件。
2020年6月25日起實行全員實名制分時段預約參觀。疫情期間,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
2020年7月18日,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接待觀眾量均由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整至50%,並自2020年7月21日起恢復團體接待和影院開放。
上海自然博物館
上海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先後設在南昌路銘德里2號、虎丘路20號、重慶南路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內;1958年8月遷入延安東路260號(原華商紗布交易所,上海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是坐北朝南6層英國古典風格建築,佔地面積2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多平方米。1960年2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書寫館名“上海自然博物館”。現大多展品已搬至靜安區的自然博物館,此地名為"自然博物分館"。
成立於1956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其前身為1868年創建的震旦博物院和建於1874年的亞洲文會。一直以來,上海自然博物館因其擁有百年以上的收藏歷史而顯得彌足珍貴。上海自然博物館現有標本收藏量近27萬件,其中黃河古象和馬門溪龍化石被稱作“鎮館之寶”。
上海自然博物館
新館為了滿足展示需求、擴大展品數量、提升藏品質量,將以“保護自然、展現變化歷程”為目的,向國內外徵集涉及礦物、古生物、現生生物等標本1430種共6204件。
目前已完工,已向廣大市民朋友開放。
設計理念
上海自然博物館以“自然·人·和諧”為主題,通過“演化的樂章”、“生命的畫卷”、“文明的史詩”三大主線,呈現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繽紛生命、生態萬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緣、上海故事、未來之路等10個常設展區及1個臨展廳、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區域。
高科技展示
上海自然博物館
綜合特點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天文學多種 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主要任務是在收集自然標本及圖書資料的基礎上,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1960年1月27日,動物學分館在館本部開館;1984年,植物學分館在龍吳路1102號建成,佔地面積1800餘平方米,共六層,建築面積3065平方米。陳列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內容包括:古動物史,古人類史,現代動物三部分,現代動物又包括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加上上海地區古屍展,海洋動物展覽共有九個陳列室。植物學分館陳列面積2200多平方米,內容為植物的進化。
整個陳列按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歷程,以動物界各個門,各個綱,各個目的代表物種,並配有各種生態景箱環境,既科學展示了各種動物的基本特徵,又形象反映了它們的棲息及其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其中許多為我國特產和一二級的保護動物。另外館內還經常舉辦各種專題展覽,動物標本製作和化石修復演示,為廣大觀眾提供多種服務。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地址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內,由美國帕金斯威爾設計師事務所(PERKINS+WILL)與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參與設計。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的總建築面積45086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層,高18米;地下兩層,深15米。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68年法國天主教神父韓伯祿(Pierre Heude)創立的徐家匯博物院(1933年更名震旦博物院)和英國人辦的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幾度輾轉、合併、重建、更新,館名不斷更迭,至解放后整合成上海自然博物館,成為我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自然博物館之一。2012年,它告別了延安東路上日顯狹小和簡陋的老洋樓,搬入靜安雕塑公園(山海關路—南北高架—北京西路—石門二路圍合)西北部的巨大“鸚鵡螺殼”內,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上海科普建築。
據介紹,建築的整體靈感來源於鸚鵡螺的殼體形式,這一簡單而又經典的生物形式在地球上已持續存在幾百萬年,寓意著博物館人“管理自然遺產、守護地球家園”的神聖使命。螺旋上升的綠色屋面“冉冉升起”,而博物館的功能區便置身於這一綠色長帶下。一座巧妙圍合的橢圓形水池,成為整個建築的參觀流線的中心焦點,象徵著71%的地球表面以水覆蓋,水面帶來了水波的波紋、質感、動感、聲音和反射,則成為博物館體驗的一部分。博物館的鋪地和外牆表面由多方向的石頭圖案組成,使人聯想到地球的地質構造層。島狀植物組群起伏地分散其間,被喻為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的“原始森林”。入夜後,“森林”被燈光照亮,也反射燈光,減少了室外燈柱的需要。上海自然博物館建築不僅要符合《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還將成為上海市節能建築示範項目,爭取達到國家綠色建築評價標識三星級標準。
開工共築“記憶牆”
開工典禮簡潔、別緻——市領導與科學家代表共築“城市記憶牆”。“城市記憶牆”寓意了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由6塊意義深遠的雕塑磚組成。每塊磚上都記錄著上海自然博物館發展歷程中的一段故事,它們分別是:上海自然博物館收藏最早的一批自然史標本代表——1870年採集的褐翅鴉鵑;曾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核心展品之一——長鬚鯨骨架;記錄了上海城市發展和環境的變化的大杜鵑和松江鱸魚;上海自然博物館2代植物專家發現的新物種——小葉藍丁香;上海自然博物館首次走出國門巡展的主要展品之一——馬門溪龍;5億年進化歷史的見證、新館外形的靈感源泉——鸚鵡螺活化石。當最後一塊磚鑲嵌完畢,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建築模型登場亮相。
新館於2014年12月18日啟動試運營,2015年4月19日正式開放。
上海自然博物館建築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螺”的殼體結構,盤旋而上的綠植屋面從公園內冉冉升起,靜動有致的建築宛如一隻“綠螺”。建築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融合“山水花園”的設計風格,採用“自然生態”的設計手法。中心景觀區的160多種植物呈島狀分佈,猶如“原始森林”一般,與五個大小不一的“水池”組成一座“山水花園”,繼承了傳統建築文化。綠化屋面技術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功能,年節電量可達24萬千瓦。“綠螺”還採用節能圍護結構、節能空調技術、太陽能綜合利用、高大公共空間氣流組織、自然光導光技術、雨水回收系統、生態節能集控管理平台等七大系統,與整個建築共同構成達到國家綠色建築評價標識星級標準的“綠色生態建築”。
上海自然博物館
人類發展史陳列,用大量實物、模型、出土文物以及二、三百萬年前的前期猿人生活情況的景箱,揭示了人類的起源、人類社會的形成和發展。古人類史陳列展品370件,展示了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人類社會是由猿群發展而來。
上海自然博物館
動物和植物進化史主要是古屍的陳列和植物陳列。
上海自然博物館
植物陳列室分序廳、植物進化廳和植物的改造與利用廳。內容包括原始的藻類,沒有葉綠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陸生維管植物的先軀──蕨類,陸生植物的一個旁枝──苔蘚,直到高等的秋子植物。沿著陳列線,一個個生態景箱的銜接,展示植物演化的進程。陳列廳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石炭紀蕨類立體景箱,它再現了2億多年前地球上最早的沼澤森林,也是植物從水生到陸生后出現的第一批大森林。已經在地球上絕滅的鱗木、封印木等蕨類矗立於森林上層,無數草木蕨類覆蓋在沼澤濕地上。
著名展品
上海自然博物館
在中國歷代古屍陳列廳里,展出有新疆的出土距今3000多年前的哈密古屍,以及唐、宋、明三朝古屍。
珍稀動植物
上海自然博物館
植物進化陳列共有展品323件,展示著最原始的植物藻類,沒有葉綠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陸生維管植物的先驅蕨類,陸生植物的一個旁支苔蘚,直到最高等的種子植物,是全國迄今為止較完整、較詳細地展示植物界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的進化發展過程的陳列。
上海自然博物館
擁有各類標本24萬件。其中有很高學術價值的模式標本100種計184件,如第一次採得的金頭閉殼龜、井岡脊蛇等;創國內新紀錄的標本(國外已採得,而國內則首次發現);國家一、二級保護生物標本;珍稀的古生物、礦物、古屍等標本,如原始牛宿縣亞種、哈密古屍、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首批模型(頭蓋骨標本已遺失);極為珍稀的外國標本,如有“活化石”之稱的矛尾魚、楔齒蜥,在論述動物進化上有重大意義的鴨嘴獸等。上海自然博物館還藏有各文種圖書66352冊、期刊10047冊,合計76399冊。
獲得標本
上海自然博物館有豐富的館藏標本和圖書資料。除了接收原英國人辦的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館徠標本,法國人辦的震旦博物院的部分自然標本外,主要通過採集、收購、贈送、交換等途徑獲得各類自然標本。到1985年,館藏各類標本有20餘萬件,其中動物標本6.2萬多件,植物標本13.5萬多件,古生物標本1700多件,新舊石器標本700多件、礦物與岩石標本1700多件。在這些標本中,有一定數量的模式標本和國內第一次發現的新記錄標本。有中國特有的和世界著名的珍稀生物標本,有6億年前的化石。該館還藏有供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用的中、外文各類專業圖書資料6萬餘冊。
2020年12月,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
上海自然博物館自1958年5月舉辦“《幾種上海常見的農林益害鳥》”第一個專題展覽以來,共舉辦了84個不同內容的臨時和流動展覽。該館辦有“中國歷代古屍” 、“一九八○年雲南日全食觀測” 、“珍稀動物” 、 “寶石”、“優生優育” 、“生物工程” 、“南極考察和知識” 、“中國特產動物──麋鹿”等展覽,贏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除基本陳列和臨時性專題展覽外,還在館內搞“科普之夏”活動,讓學生動手觸摸標本;參加“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月”,帶學生野外考察等活動;在電視台舉辦知識競賽,向公眾進行科普講座,放映科教影片,編寫科普讀物;主辦《自然與人》科普刊物,向全國公開發行。
上海自然博物館
國際文化交流,包括標本交換、展覽來往、合作研究、學術交流、資料交換等5個方面。自1985年11月“動物演化史展覽”赴新加坡展出后,先後有7個展覽赴新加坡、菲律賓、義大利等國展出。
現有組織機構設置包括:動物學部、植物學部、地質古生物學部、人類學部、天文學部、科學教育普及部、資料部、美術設計部、標本製作中心和《自然與人》雜誌社。業務人員145人。
上海自然博物館(靜安新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靜安雕塑公園內。
地址:自然博物館正門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北京西路510號,團體下車點位於四號門上海市靜安區山海關路399號(近石門二路口)。
軌道交通方式:地鐵1號線新閘路站、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站(2號口出站)、地鐵13號線自然博物館站(1號口出站)。
公交:北京西路成都北路(324路)、石門二路山海關路(41路、301路、324路、927路)石門二路北京西路(104路)、北京西路泰興路(15路、927路、955路)、成都北路北京西路(36路、109路、869路、933路、952B、 974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