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仁德鎮,轄雨布村、張家村、上古城等17個村民小組。全社區國土面積4平方公里,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村情概況


中橋社區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仁德鎮,地處仁德鎮北邊,距仁德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
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
仁德鎮道路為公路,交通方便,距縣昆明市87公里。東鄰道院村委會,南鄰建設社區居委會,西鄰北觀社區居委會,北鄰河口鄉。轄雨布村、張家村、上古城等17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53人,少數民族黨員 81人,其中男黨員137人、女黨員16人。現有農戶 1459戶,有鄉村人口5784,其中農業人口5784人,勞動力346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770人。全社區國土面積4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溫14.7 ℃,年降水量 104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4688 畝,人均耕地0.82畝,林地1000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75.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黨支部2000年被縣委授予“五好黨總支”、2001年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1105戶通自來水,有309戶飲用井水,有
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
399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28%)。有1414戶通電,有 87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31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92.93 %和 62.0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273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0戶(分別佔總數的 90.03 %和28.29%)。該村到仁德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 砂石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6輛,拖拉機69輛,摩托車42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65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65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7畝。到2007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141戶;全村有10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04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7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83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688畝(其中:田2656畝,地 2032畝),人均耕地0.8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
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
擁有林地1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2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畝,其中養殖面積5 畝;其他面積300畝。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2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5萬元,佔總收入的 39.36 %;畜牧業收入 398萬元,佔總收入的23.9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10頭,肉牛 955頭,肉羊 870 頭);漁業收入12萬元,佔總收入的 0.73 %;林業收入106萬元,佔總收入的6.34%;第二、三產業收入392萬元,佔總收入的23.51%;工資性收入44萬元,佔總收入的2.56%。農民人均純收入 1775.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7人(占勞動力的1.94%),在省內務工114人,到省外務工30人。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688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有固定資產30.51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審批制度、房屋建蓋。

衛生教育


該村現有農戶1459戶,共鄉村人口 5784人,其中男性3009人,女性2775人。其中農業人口 5784人,勞
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
動力3466人。該村以回族、漢族族為主(是回、漢族混居地),其中 回 族 3023人,漢族2603彝族135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0人,占人口總數的3.49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6216人,參合率97.99 %;享受低保 5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1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 400 占農戶總數的28.29%。該村建有小學2 所,校舍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擁有教師39人,在校學生766人,距離鎮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26人,其中小學生1845人,中學生3281人。

發展重點


該村中橋社區是一個地處仁德鎮北邊,以回族為主,回、漢、彝雜居的社區。初奈,靜樂庵是這裡最有特色
中橋社區
中橋社區
的村子,那裡擁有迷人的景色,源遠流長的歷史,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薄弱。(2)農村傳統文化事業的發展滯后。(3)醫療衛生條件差。(4)人畜飲水困難。(5)生產生活道路困難。該村的主要產業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 省內。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圍繞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這個核心。向上級部門爭取加大對農業,養殖業的投入,下大力調整優化農業。在養殖業上,擴大規模,提高產量、培育品牌、增加效益。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農業,養殖業促進經濟不段發展,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純收入由2007年的1775.6元增加到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