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武廟
南靖武廟
南靖武廟,位於南靖縣城中心的大廟口,因主祀關羽,又稱“關帝廟”。始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重建,1935年、1986年重修。1996年被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靖武廟坐西向東,磚木結構,廟的右邊連接觀音廟和註生娘娘宮。廟在地理上稱為“黃蜂出窠”,也有稱“元娥秋鳳”。全廟建築面積189.5平方米,由照牆、大埕、門廳、天井、左右兩廊和正殿組成。
前進為拜庭,中為天井,左右兩邊為通廊,後進為正殿。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抬梁式木構架,單檐懸山頂。廟的6根圓點金木柱用材粗大,配浮雕雙龍、麒麟、花鳥雕鼓鏡式柱礎,斗拱、明間兩攢,次間一攢。
整座武廟建築宏偉,技藝精湛,半弧的屋脊上是用五顏六色製作的花卉飛鳥和千姿百態的人物裝飾,形象逼真;前後兩道屋脊上還有四龍雕塑。屋脊上蓋琉璃瓦,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廟宇天井鋪規整條石,內外牆基座用規整條板石砌疊。門樓為卷棚軒頂,六角形石板鋪地,門前一對青石獅一隻開口一隻閉口,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大門上繪有秦瓊尉遲恭二將畫像,門聯為:“廟枕荊山壯氣峰巒迥,庭環斗極貞心日月懸”。門的兩側牆為石雕組圖,上雕龍、虎、麒麟、仙鶴、鹿、三國人物故事;次間兩個石雕日月窗,窗欞鏤刻九龍紋蝙蝠圖案,額眉花鳥陶片紋飾、額枋月梁,門牆精雕雙龍戲珠、雙獅戲球等瑞獸鳴禽人物故事等,工藝精湛。廟前豎有一根高過15米的旗杆,旗座為雙層方形石構,狻猊、須彌雕飾。廟前左右各有一棵參天古榕,二棵古老挺拔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陰翳蔽日,廟外亦以石板鋪造,每逢炎炎夏日,大廟便成為縣城人民消暑的好去處。
南靖武廟正殿殿內正中供奉關聖帝君,兩邊供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左右通廊供伽藍爺和土地公。關聖帝君神像兩旁有對古聯:孔之後天地為參,漢以來聖神第一。橫匾曰:心懸漢日。正殿內左懸兩口大鐘,右邊一大鼓。廟裡保存一面清嘉慶二十三年戊寅(1818年)印尼製造的爪哇大鑼。武廟保存有清代和民國年間的兩個碑記。
南靖武廟每年舉辦兩次廟會,分別於正月十三日和六月十三日。正月十三日為關聖帝君誕辰日,要唱戲三天,做法場,還有龍藝、棚藝、跑馬、舞獅等文藝活動。每逢雞年(酉年)要扎彩樓,逢兔年(卯年)要扎草坪。武廟最後一次扎彩樓於1945年10月,彩樓一層做戲台,請潮劇戲班唱戲。二層以上由彩色紙紮成各種人物、動物,有獅子、麒麟、孔雀、鳳凰、雙喜、八卦、山水花卉、歷史人物。做法會時,道士在彩樓頂層舞劍作法,敲爪哇鑼,圍觀者人山人海,熱鬧非常。據民國稿本的《南靖縣誌》記載:“若山城之彩樓,則以克制紫荊山而設。蓋謂山居(離)位,結綵樓例須引水入市,取水能制火之義”、“十二周年一舉行,其所為彩樓高十三層,每層鉤心鬥角,備極精巧,靡費不可以數計”。
徠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靖武廟精湛的建築藝術,為人們研究古代廟宇建築提供了實物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