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尼羅河慘案的結果 展開
- 一款英文遊戲
- 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長篇小說
- 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尼羅河慘案
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尼羅河上的慘案》是由約翰·古勒米執導、彼德·烏斯蒂諾夫、簡·伯金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78年9月29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尼羅河一艘游輪上接連發生三起命案,船上的一名比利時偵探波洛最終通過偵查找到真兇的故事。
劇照
船上的人陷入了恐慌之中,因為誰都有嫌疑。正在船上度假的比利時偵探波洛先生(彼德·烏斯蒂諾夫飾)立即在為了金錢而聚集在船上的遊客中間進行調查。
航行於尼羅河上的豪華游輪里,在一件精心策劃的謀殺案發生之後,接著又出現了第二個、第三個死者。謀殺案都發生在一個相當封閉的空間中。看上去,遊船上的每個人好像都有殺死美麗的女繼承人林內特·里奇韋以及其他受害者的動機,其中有一個人的嫌疑特彆強烈,那就是林內特的情敵——傑奎琳(昵稱傑基)·德·貝爾福特(米亞·法羅飾)。唯一沒有兇嫌的,是死者的新婚丈夫——西蒙·道爾。而最終的結局出人意料。
角色介紹
赫爾克里·波洛
演員彼德·烏斯蒂諾夫
波洛是比利時偵探,心思縝密。他偶然乘坐遊艇遊覽,順便受到林內特的委託,勸告傑基不要繼續糾纏二人,但還是發生了兇殺案。他經過精細的偵破工作,最終抓獲真兇。
傑奎琳·德·貝爾福特
演員米亞·法羅
傑奎琳是西蒙的前女友,深愛西蒙,在西蒙和林內特結婚之後始終跟蹤二人,伺機報復。在船上與西蒙發生爭執,用手槍打傷了西蒙。為此整夜被其他人看守監視,而擁有不在場證明。
西蒙·道爾
演員西蒙·麥克金代爾
西蒙是林內特的丈夫,被傑奎琳介紹給林內特,隨後與林內特迅速結婚。在遊艇上與傑奎琳發生了爭執,被傑奎琳打傷腿部。
林內特
演員伊絲·奇利斯
林內特是富有的女繼承人,性格強勢任性,和西蒙一見鍾情,並迅速結婚,之後前往埃及度蜜月。在深夜被人用小手槍在睡夢中打死。
曲名 | 其他信息 | |
Main Titles | Journey on the Nile | 尼羅河慘案[1978年英國電影] |
Arrival at Wode Hall | The Temple of Karnak | |
The Steamboat Departs | The Carriage Ride | |
Camels and Donkeys | Jackie's Theme | |
Duet (Main Love Theme) | Fox Trot -- Don't Say No to the Rain | |
The Great Pyramids | Linnet's Pearls | |
I Love My Baby (My Baby Loves Me) | Waltz -- The White Nile | 藝人: Nino Rota |
The Statues of Rameses |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 發行時間: 2006年07月11日 |
Jalousie | End Titles | 專輯類別:原聲帶、影視音樂 |
因為最高溫度將近5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劇組每天中午都必須停止拍攝。
影片是在一艘名為Memnon(片中命名為Karnak)的明輪船上拍攝的,這是在尼羅河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明輪船之一。
片中出現的屍體總數為5具。
1.因為最高溫度將近5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劇組每天中午都必須停止拍攝。
2.在船上拍攝的時候,因為空間有限,沒有演員有單獨的化妝間,所以貝蒂·戴維斯、瑪吉·史密斯和安吉拉·蘭斯伯瑞三個人共用一個房間。
3.影片是在一艘名為Memnon(片中命名為Karnak)的明輪船上拍攝的,這是在尼羅河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明輪船之一。
4.片中出現的屍體總數為5具。
尼羅河慘案劇照
年份 | 獎項名稱 | 單項獎名稱 | 獲獎結果 | 獲獎方 |
1979年 | 第5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服裝設計 | 獲獎 | Anthony Powell |
1979年 | 第36屆美國金球獎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尼羅河上的慘案》 |
1979年 | 第3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服裝設計 | 獲獎 | Anthony Powell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彼德·烏斯蒂諾夫 |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安吉拉·蘭斯伯瑞 |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瑪吉·史密斯 | ||
1978年 | 第50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最佳女配角 | 獲獎 | 安吉拉·蘭斯伯瑞 |
Mersham Productions Ltd. (英國) | G.W. Films | EMI Films Ltd. (英國) |
國家、地區 | 日期 | 國家、地區 | 日期 |
美國 | 1978年9月29日 | 丹麥 | 1978年11月6日 |
中國香港 | 1979年6月1日 | 義大利 | 1978年11月16日 |
西德 | 1978年10月13日 | 日本 | 1978年12月9日 |
法國 | 1978年10月27日 | 芬蘭 | 1979年2月9日 |
瑞典 | 1978年10月30日 | 菲律賓 | 1979年10月9日 |
劇照
該片人物眾多,主要人物的關係變化十分迅速、劇烈,但是影片將各種人物的性格、動作編寫得井井有條,將複雜的案情交代得清清楚楚。(北京電影學院研究所教授郝建評)
該片揭示了西方社會日益嚴重的犯罪問題。正值青春年華的林內特小姐自從繼承了父親的巨額財產以後,實際上已經陷入一個危機四伏、生命隨時都會遭人暗算的險惡環境。資本主義社會中財富的極度不均,和人們對財富不擇手段的追求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是林內特小姐送命的原因,也是這部影片所反映出來的嚴峻的社會現實。(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章柏青、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邊國立評)
導演 | 約翰·古勒米 |
副導演 | Chris Carreras、Steve Lanning、Ted Sturgis、Peter Waller |
製片人 | John Brabourne |
製作人 | John Brabourne、Richard B. Goodwin、Norton Knatchbull |
編劇 | 安東尼·沙弗尼 |
藝術指導 | Peter Murton |
美術設計 | Brian Ackland-Snow、Terry Ackland-Snow |
服裝設計 | Anthony Powell |
攝影 | 傑克·卡迪夫 |
配樂 | 尼諾·羅塔 |
剪輯 | Malcolm Cooke |
原著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簡·伯金
飾演女僕路易斯·波爾熱
米亞·法羅
飾演傑奎琳·德·貝爾福特
Sam Wanamaker
飾演Rockford
François Guillaume
飾演Doublure lumière
Barbara Hicks
飾演Schoolteacher
Andrew Manson
飾演Egyptian
Andrew Manson
飾演Egyp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