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聖山的結果 展開
聖山
阿蘇斯神權共和國
聖山(阿蘇斯神權共和國Mount Athos)是位於希臘東北部馬其頓省的希臘正教聖地區域,由亞陀斯山和半島組成。此地區因受希臘政府承認為宗教聖地,所以是完全自治的區域,有自己的律法和特殊簽證,其全稱中沒有“州(Nomos)”字樣。1988年列入世界遺產。
由於聖山是比較宗教性的講法,故有稱其為亞陀斯半島,或阿蘇斯神權共和國。
希臘歷史學家 Herodotus 記述從 Lemnos 島上來的皮拉斯基族人移民至此半島,當時稱作 Acte 或 Akte. (Herodotus, VII:22) Strabo 紀錄半島上的五個城市 : Dion (Dium), Cleonae (Kleonai), Thyssos (Thyssus), Olophyxos (Olophyxis), Acrothoï (Akrothoön), of which the last is near the crest. (Strabo, Geography, VII:33:1) Eretria 亦於 Acte 建立了殖民地。另外兩個城市則建立於古典時期 : Acanthus (Akanthos) 及 Sane. 部分城市自己鑄幣。
西元前483,半島在波斯王澤克西斯一世入侵的路線上,他在地峽開通了一條運河,使得入侵艦隊得以通過。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后,建築家 Dinocrates (Deinokrates)提議將整座山雕成亞歷山大的雕像。
在近世紀的半島歷史缺乏紀錄。考古學家無法確定 Strabo 紀錄中城市的確切位置。據信,這些城市應被聖山的新居民,於七世紀左右開始遷入的僧侶們所廢棄。
根據傳說,聖母瑪利亞和使徒約翰在乘船從塞普勒斯到拉撒路(Lazarus)的途中,因天候不好,漂流到亞陀斯半島上,於是聖母瑪利亞將此地定為神聖區域,宣告女性和小孩永遠不得踏入這裡,於是就有“聖山”之名的由來。
歷史上對古代聖山的記載很少。我們只知道公元4世紀修士們已經來到這裡,很可能是更早的3世紀。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時期(324年-337年), 基督教徒與異教徒均居住於此. 在背教者尤利安(Ιουλιανός o ∏αραβάτης, 361年-363年)統治時期, 聖山的教堂被摧毀,基督徒藏身於樹林中或難以接近的地方. 後來,於狄奧多西一世的統治時期 (Θεοδοσιος ο Μεγας, 383年-395年) 摧毀異教徒的神殿. 辭典編纂者Esychios the Alexandrian (Ησύχιος ο Αλεξανδρεύς) 記載 : 在5世紀時, 仍有異教徒的神殿以及"Zeus Athonite"的雕像。伊斯蘭教征服埃及(7世紀)后,許多修士從埃及沙漠前往尋找另外的樂土, 一部分的人到了此地, 並於Athos 半島生根。一份古籍記載了修士們"...用窄木板建造茅舍, 以稻草為頂, 從野地採集水果做為額外的食物..."
堅信者聖狄奧法內斯(Theophanes the Confessor,Θεοφάνης ο Ομολογητής,八世紀末)及George Kedrinos (Γεώργιος Κεδρηνός, 11th century) 於726年寫下了從聖山看見席拉火山噴發,提供當時已有居民居住於此的資料。史學家Genesios (Γενεσιος) 紀錄了來自聖山的僧侶參加了第七次的 Ecumenical Synod of Nicaea (843年) (疑為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860年左右,著名的僧侶 Efthymios the Young (Ευθυμιος ο Νεος)來到聖山,在他的住處周圍建起了一些僧侶庵社("skiti of Saint Basil"),可能靠近於 Krya Nera. 在被稱作"馬其頓人" (acedonian, Βασίλειος Α' ο Μακεδόνας)的皇帝Basil I 統治下,前克里特大主教 (後來是塞薩洛尼基大主教) Basil the Confessor (Βασίλειος ο Ομολογητής)在現今 Chelandariou Monastery的港口建起了一個小修道院。此後不久,一份883年的文件記載了 Ioannis Kolovos (Ιωαννης Κολοβος) 於 Megali Vigla 建起了修道院。在一枚885年的 Basil I 金幣上,聲明聖山是屬於僧侶的地方,俗人、農夫或牧人不得定居於此。次年,在皇帝Leo VI the Wise的王室布告中,我們可以讀到:"...so called ancient seat of the council of gerondas (council of elders)...", 指出在那已有某種行之有年的僧侶管理制度。887年,一些僧侶向皇帝 Leo the Wise 提出了勸告:Kolovos 修道院越來越成長而失去了和平。908年,"第一位"僧侶的存在被文件紀錄下來,這位僧侶是修道院社群的領導者。943年,修道院省的邊界被精確繪製成地圖,當時Karies (or Karyes, Καρυές)已是主要城鎮,擁有行政的一席,並有了 "Megali Mesi Lavra" (Big Central Assembly)的名字。956年,一份公告出示 Xiropotamou 修道院約1/4英畝的土地(2 500 m²),這意味著這座修道院已經很大了。
958年,修士Athanasios the Athonite (Άγιος Αθανάσιος ο Αθωνίτης)到達聖山。962年,建造中心大教堂 of the "Protaton" in Karies。次年,得到朋友的支持,皇帝Nicephorus Phocas, Great Lavra修道院開始建造,到今天他仍是20個修道院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個。享受著拜占庭帝國皇帝保護,此修道院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財富與財產顯著的增長。13世紀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產生了天主教的新霸主,直到Catalan 傭兵於14世紀的奇襲使拜占庭帝國復興前,僧侶向教宗諾森三世抱怨並要求仲裁。14世紀中的於靜修(hesychasm)的神學衝突:實踐於聖山並由Gregory Palamas所保御的。
963年,修士Athanasios在亞陀斯半島正式興建了大勞拉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Great Lavra)。今日大勞拉修道院依然是亞陀斯半島20間修道院中最大的一所。在10世紀時,享有拜占庭帝國的保護。而且迅速的累積了許多財富。
拜占庭帝國崩毀於15世紀,1430年,新成立的伊斯蘭教,奧斯曼帝國接管了聖山。他們向修道院徵收重稅
for the most part left them alone.在16世紀,修士的人數和財富衰減,但在19世紀左右,又因捐獻以及來自其他東正教國家(諸如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的新血注入而漸漸回復舊貌,每個國家在個別修道院滲入他們的影響力。在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土耳其人被希臘海軍逐出, 在希臘和俄國在短暫的主權衝突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此半島才正式地歸屬於希臘。
根據由the Holy Community 於1913年10月3日通過的法令以及國際條約 :倫敦條約(1913年),布加勒斯特條約(1913年), Neilly條約 (1919年),色佛爾條約(1920年)和洛桑條約(1923年), 聖山自治區域被認定為希臘的一部分。之後內閣批准了由 "Special Double Assembly" of the Holy Community in Karyes 通過的聖山 "Constitutional Map". 這個政體源自於"修道院自治州"(self-ruled monastic state), 載於一張由拜占庭皇帝Ioannis Tsimiskis於972年簽署並密封的chrysobull羊皮紙上. 這份文件被保存於 House of the Holy Administration in Karyes。聖山的獨立之後由皇帝Alexios Komninos 於1095年重新承認。根據希臘的 constitution,聖山(the "Monastic State of Aghion Oros") 政治上自治, 並由20所主要的修道院所組成(組成 Holy Community 來管理此區域) , 而且首都兼行政中心的 Karyes是作為希臘一省代表的省長的居所。在希臘許可下,聖山的狀態被特意的標明, 並交由歐盟批准。(當時是歐洲共同體).
聖山的修道院有過反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紀錄, 對於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和羅馬天主教的反對運動. 對於此觀點, Esphigmenou 修道院特別敢言, 於1972年豎起黑旗抗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 Athenagoras I 會議與保祿六世. Esphigmenou 隨後被逐出了 Athonite Community 的代表團. 2002年, 衝突擴大,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 Bartholomew I 宣布 Esphigmenou 僧侶是不合法的修士會, 並下令將他們逐出; 修士們拒絕此逐出命令, 並封鎖抵抗前來取代他們的修士會.
聖山修道院多次的被野火侵襲。如1990年8月,以及於2004年3月,燒毀了塞爾維亞修道院Hilandar的一大塊區域。由於修道院通常都位於丘陵頂部,地點幽僻,難以取得適合的滅火裝備,使得這些野火通常造成頗大的損傷.
2004年9月12日,亞歷山大牧首彼得七世,在前往聖山的途中,與其餘16人在半島外的愛琴海上,於一場直升機墜機意外中去世。
風景
亞陀斯半島末端的海域危險性可能很高,前483年,波斯帝國的國王澤克西斯一世曾開鑿通道以便讓他的入侵艦隊能通過這個地峽。
在亞陀斯半島上有20間希臘正教的修道院,以及約1400到2000名左右的僧侶,有些僧侶是獨自修行,並非住在修道院中。
963年時,修士Athanasios在亞陀斯半島正式興建了大勞拉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Great Lavra。
修道院的位置
2. Vatopédi (Βατοπέδι or Βατοπαίδι)
3. Iviron (Ιβήρων, ივერთა მონასტერი (iverta monasteri) - built by Georgians)
4. Chilandariou (Χιλανδαρίου, Хиландар - Serbian)
5. Dionysiou (Διονυσίου)
6. Koutloumousiou (Κουτλουμούσι)
7. Pantokratoros (∏αντοκράτορος)
8. Xiropotamou (Ξηροποτάμου)
9. Zografou (Ζωγράφου, Зограф - Bulgarian)
10. Dochiariou (Δοχειαρίου)
11. Karakalou (Καρακάλλου)
12. Filotheou (Φιλοθέου)
13. Simonos Petra (∑ίμωνος ∏έτρα or ∑ιμωνόπετρα)
14. Agiou Pavlou (Αγίου ∏αύλου)
15. Stavronikita (∑ταυρονικήτα)
16. Ksenofondos (Ξενοφώντος)
17. Osiou Grigoriou (Οσίου Γρηγορίου)
18. Esfigmenou (Εσφιγμένου)
19. Agiou Panteleimonos (Αγίου ∏αντελεήμονος or Ρωσικό)
20. Konstamonitou (Κωνσταμονίτου)
12個僧侶團
1、The Skete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 (Romanian)
2、The Major Skete of Saint Anne
3、The Major Skete of Saint Anne and Karoulia
4、The Skete of Saint Demetrios (Greek)
5、The Skete of Saint Andrew
6、The Skete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 (Greek)
7、The Skete of Saint Panteleimon
8、The Skete of Prophet Elijah
9、The Skete of New Skete
10、The Skete of Annunciation of the Mother of God
11、The Skete of Bogoroditsa
12、The Skete of Kavsokalivia
景觀
Flag of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 which is commonly in use in 聖山20個修道院到今天仍遵守寺院集體生活制(coenobitic system) - 管理權掌握在"Abbot"(Igoumenos)手中,Abbot 由修士會選舉產生,是修道院的統治者以及精神上的父親. 修士會則是立法團體。其餘的編製(cloisters, cells, huts, retreats, hermitages) 都依靠這這20個修道院,以"homologo"為依據,指定修士。
在修道院之外,另有12個 "sketae",較小的僧侶團,如同分佈在半島上的許多(單獨的)隱居處。所有以修道院方式生活的人,被視為見習僧或修道士,不需任何手續即取得希臘公民權。一般信徒經許可后可前往參訪半島。
位於聖山的20座修道院中,17座屬於希臘正教,其他3座屬於其他東正教國家:Chelandariou 修道院屬於塞爾維亞,Zografou 修道院屬於保加利亞, Aghiou Panteleimonos 修道院屬於俄羅斯。
拜訪聖山通常是從Halkidiki的Ouranoupolis渡口經由渡船進入。在搭上渡船之前,會發給所有的拜訪者 diamonitirion,一張以希臘文書寫,儒略曆記日的拜占庭簽證表,並且由四間領頭的修道院秘書籤字。一般來說,有兩種不同的 diamonitirion,一般diamonitirion :讓拜訪者可以在其中一間修道院過夜,但只能在山上待五天。特殊 diamonitirion :拜訪者只能拜訪一間修道院或 Skiti, 但只要修士們同意, 拜訪者可以在修道院停留到任何時候。
許多拜訪者到達 Dafni 小港, 他們可以從這裡走唯一鋪好的路往首都 Karyes. 可由公共汽車往返 Dafni 及 Karyes. 也可於 Dafni 雇請僧侶司機駕駛的計程車。因山區路段均未鋪路, 計程車全為全輪驅動車. 參訪聖山西側修道院的訪客,通常寧願搭乘渡船前往要參觀的修道院。
到達修道院時,若想參觀或瞻仰聖骨及聖像,訪客可詢問 guest-master提供導覽或修道院的歷史。訪可千萬不可錯過擁有特殊壁畫的 "Protaton" 老教堂 以及瞻仰聖山的保護象徵,被稱作 "Axion Esti" 的神跡聖母瑪麗像。
為了減少性誘惑,婦女在半島上是徹底禁止的,某個挺有名氣的事實是:甚至禁止雌性家畜(據稱,特例是,除了貓之外,因為能捕鼠,提供聖像畫使用的新鮮蛋黃的蛋雞也除外)。懲罰是監禁一到兩年。歐洲議會曾兩度催促希臘改變此項規定,但被回絕。然而在希臘內戰期間,Athos 確實收容了包括婦女和女孩的難民。雖然在1930年發生了意外事件:第一位贏得歐洲小姐的希臘選美選手 Aliki Diplarakou,以男性裝束混進聖山,震驚了世界。她的出軌行為在時代雜誌1953年7月13日有專題報道:標題是:"罪的頂點" (The Climax of Sin),文章內容是透過歷史談論“女人角色”的轉換。
只許男子入內的規定源於一則和聖母瑪利亞相關的傳說:當年聖母從海上被風暴吹來這裡,當地居民為了虔誠地關注她,便將所有女子驅逐了出去。
Simonos Petra修道院這些修道院的建築結構和修道士的住所 (cloisters)由一群建築包圍著中庭的連續高大建築組成。這些建築也具有保護盾的功用,使得聖山半島的修道院有著獨特形似城堡的外觀。建築中亦有開著槍眼的高塔。基於防禦的理由,入口通常為隧道狀,被厚重的覆鐵木門緊閉。在靠近主要入口的外側, 通常有個視野良好的寬敞小亭 (kiosk) 。修道院最重要的部分是靠近中央的內部中庭,中間的教堂稱作"katholikon",相對的西側餐廳則稱作"trapeza". 其他修道院的基礎部分是Assembly room 和administration offices, 賓館, 修士的住處, 圖書館, 聖器收藏室。在大教堂西側的入口有著"Fiali", 盛著聖水的裝飾華麗的大理石盥洗台。在中庭內有著清水的噴泉。小禮拜堂散布在修道院的各個地方。
每個修道院或寺院都有個小港接收來自海上的補給,稱作 "arsanas" (來自拉丁文 "arsenal" ),常常築于堅固的高塔。
教堂內, 修道院及寺廟的 icon-stands, 聖器收藏室及圖書管內,基於信仰、藝術、歷史或國家的重視,保存著聖骨及無價之寶。一般遊客因安全的理由是難以接近的。
聖山修道院擁有大量無價中世紀藝術寶藏, 包含聖像, 禮拜衣和物件(十字架, 聖餐杯), codices 以及其他基督教文本, 帝國的金幣( chrysobulls), 聖物等. 但至今尚未有組織性的研究及保存, 但歐盟正在挹注資金於編目, 保護以及修復這些資產.
所有希臘修道院通用希臘語,但有些修道院使用其他語言,St Panteleimonos用俄語 (35 monks), in Iviron喬治亞語(53 monks), in Hilandar塞爾維亞語(46), in Zographou保加利亞語(15), and in the sketae of Prodromos and Lacu 羅馬尼亞語 (64)。今天,許多希臘修士能說英語。
遊客數目的增長,使得傳統的待客之道是修士們最令人感動但也許是現今最困難的任務。招待客人的需求往往超出修士們實際的意向及修道院的負荷。拜訪聖山最好的季節是遊客較少的冬天. 在前往特定的修道院前, 最好先打個電話確認他們是否能留宿你。居留於賓館(archondariki)的訪客必須尊重而且跟隨修道院的行程:祈禱 (在教堂中禮拜或單獨禮拜),共同用餐,工作 (依不同修士的職責) 及休息。如果你在進行特殊的食物療法、禁食、或想要領受聖餐(僅提供東正教信徒) 請及時讓 guest-master (archondaris)知道。宗教慶典期間,通常有長時間的守夜,白天的行程會整個重新調整。到達聖山時務必詢問日夜的行程。日落時修道院的大門關閉,日出時才會重新開啟。
隱士團的修道院生活皆不同。有些像是整潔的農舍,有些像是粗劣的茅舍,有些則有上一世紀的優美的拜占庭傳統或俄羅斯結構。單人室的修士需要處理每天生活的瑣事,訂定每日的計劃。對訪客來說,體驗這方面的修道院生活也是很值得的,但大部分的房室都很狹小,並沒有足夠的空間招待客人。
兩種隱士團: the coenobitic skiti and the idiorythmic skiti. 第一種在建築和生活方式都跟隨傳統的修道院典型。相反的,第二種更像是小型的村莊,日常生活則像是在單人室中,但同樣也有公共生活的職責。靠近社區的中心是中心教堂,稱作"kyriako" (可被翻譯成"周日用") 修士會周日集會的地方及宗教慶典舉行處。通常還有管理室,圖書館,倉庫及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