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羅庄鎮的結果 展開

羅庄鎮

河南省夏邑縣羅庄鎮

羅庄鎮,河南省夏邑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位於夏邑縣西南部,東鄰會亭鎮,西連中峰鄉,南接業廟鄉、馬頭鎮,北靠濟陽鎮。全鄉下轄21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8736戶,總人口3.65萬人。鄉政府駐地羅庄,距縣城25公里。

截至2018年末,羅庄鎮戶籍人口為56409人。截至2020年6月,羅庄鎮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行政路001號。

建制沿革


明清時代屬歸德府(今睢陽區)。
民國元年後屬商丘縣第三區(今濟陽鎮)。
1950年春屬谷熟縣,1952年8月劃歸夏邑縣第九區(今濟陽鎮),1958年分屬濟陽、馬頭公社,1975年元月劃歸馬頭公社,1977年8月建立羅庄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羅庄鄉人民政府,2011年更名為羅庄鎮。

行政區劃


行政劃分

截至2020年6月,轄羅庄東、李樓、東皋、羅庄西、劉衚衕、劉菜園、何崗樓、何三樓、孟樓、何寨、徐樓台、蔣閣、李營、染紅庄、梁庄、孫王莊、馬樓、四庄、徐瓦房、孫樓20個行政村。

代碼

411426206:~201羅東村 ~202羅西村 ~203何三樓村 ~204徐瓦房村 ~205蔣各村 ~206梁庄村 ~207馬樓村 ~208東皋村 ~209何寨村 ~210孫王莊村 ~211李營村 ~212李樓村 ~213劉菜園村 ~214徐樓台村 ~215冉紅庄村 ~216劉古同村 ~217孫樓村 ~218田莊村 ~219何崗村 ~220孟樓村

地理環境


位於夏邑西南25公里處,南靠東沙河,北依商永路、碭亳公路縱穿南北。西距京九大動脈20公里,全鄉新安裝程式控制電話1600餘部,交通便利,信息便捷。轄26個行政村,186個村民組,總人口3.3萬,耕地面積4.3萬畝,全鄉60%以上的土地為鬆軟的沙質土壤,農業生產自然條件較好,盛產小麥、棉花、中藥材、黃花菜、苔桿農產品,其中脫水黃花菜、苔桿菜、粉條、防水塗料等工、農業產品馳名中外。羅庄鎮地處鄧州市西北部,系鄧州內鄉、鎮平三縣(市)交界地帶,東與鎮平縣棗園鎮相鄰,南與趙集鎮相連,西與內鄉縣大橋鄉毗鄰,北與內鄉縣灌漲鎮接壤,距鄧州市區45千米,區域總面積80.8平方千米。

土地資源

全鄉總佔地面積4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000畝,園林地1100畝,居民點用地10700畝,交通運輸用地97畝,水利設施用地144畝。與2000年相比,園地面積減少2.1%;林地面積減少1.3%;居民佔用地面積增加0.9%;交通運輸用地面積增加3.5%;水利用地面積減少0.2%。當前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可補充耕地面積9500畝,佔總面積的0.13%。

水力資源

羅庄鄉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水系以大沙河、小沙河為主幹;豐水年降雨量約1200毫米左右,枯水年降雨量約600毫米左右;河、溝、引水渠共計24條,全鄉年平均利用水資源總量9700萬立方米。

經濟發展


2009年,全鄉生產總值7.6億元,與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比較,年均增長13.7%;人均生產總值20540元,與1978年比較,年平均增長10.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5萬元,與1978年比較,年均增長27%;財政支出135萬元,與1978年比較,年均增長31%。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838元,與1978年比較,增長3880元。羅庄鄉是河南省羊毛衫批發和零售集結地。截至2018年末,羅庄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1個。

經濟結構

2009年,全鄉一、二、三產業結構一、三產業比重結構偏重,第二產業發展滯后,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大豆、煙葉、黃花菜為主;第三產業以經營毛紡製品、小皮貨為主。

農村經濟

2009年全鄉第一產業增加值2.1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加0.7億元;糧食總產360萬公斤,單產962公斤,與2000年相比,分別提高90萬公斤、192公斤;油料產量86萬公斤,居全縣中游水平。發展特色產業有藥材、苔柑等,畜牧業以育肥羊養殖為主,林業以速生楊培育為主。
全鄉龍頭企業有大京酒廠、天龍葯業公司、眾誠服裝公司、佰益玻璃加工公司等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有照雲木材購銷公司、俊明貨運公司、羅庄糧食儲備庫等。
農業綜合開發完成總投資12萬元,排、引水溝17條,鄉村便道126條,涵管橋137座,重點農業項目以黃開水利工程為重點。
農機總動力截止到2009年年底,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保有量3122台,農業綜合機械化作業率70%以上,農作物農業機械化作業率90%以上。
全鄉勞務輸出1148人,勞務總收入1600萬元;農民創業人數1035人。

工業經濟

工業項目有眾誠無紡制衣公司、佰益玻璃加工有限公司、大京酒廠、天龍葯業等;特色塊狀經濟發展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增收點,特色亮點項目以羊毛衫批零業為主,特色亮點村13個,全鄉從業人員12730人,年收入3.2億元。

城鎮建設

以鄉政府駐地為中心,向西至劉白公路、向北至商永公路(南線)兩側各規劃150米、120米為建設用地,全鄉規劃出李樓、何寨、何三樓、蔣各四個中心村,徐樓台、孫王莊、劉菜元、東皋、馬樓、孟樓、田莊、何崗樓八個基層村。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示範村以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整治、農民素質提高及村級組織建設為重點,全鎮無公害蔬菜為主導的產業基地總規模2000畝以上;新修村級公路25公里,硬化整治村級道路10公里,修建、硬化人行便道5公里,通暢率達到100%;改造舊房350戶,累計舉辦農民短期培訓班20期,培訓農民4500人;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平均達到95%以上;全鎮26個行政村新村建設總體規劃已經全面啟動,建成文明生態村6個,李樓、何寨兩個新農村示範點已初具規模。

社會建設

教育全鄉擁有初中3所,小學18所,幼兒園3所;在校學生5500人,教師280人,義務教育入學率100%。
文化文化產業有演出藝術團、琴書等,文化事業有羅庄鄉文化站、李樓村焦庄文化廣場;有線電視普及率85%以上。
衛生建設有羅庄衛生院,在職職工51人,村級醫療所26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0%以上;甲型H1N1流感預防率100%;飲水安全安裝3651戶;“清潔家園”普及率100%。
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於抓好農村居民爐灶、畜圈、廁所的改造和建築施工場地、道路揚塵的監測控制;加強市容環境和交通的整治管理,以新農村建設、道路養護為依託,集中開展村鎮規劃工作,整合土地資源,提高城鄉綠化率。2009年底完成農田林網100畝,綠色廊道200畝,林業育苗40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羅庄鎮總人口有5.40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8080人,佔52%;女性25920人,佔48%;以漢族為主,達52920人,佔98%;有回、高山、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1080人,佔2%。2011年,羅庄鎮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2.3%,人口自然增長率2.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1人。
截至2017年末,羅庄鎮常住人口為46180人。
截至2018年末,羅庄鎮戶籍人口為56409人。
總人口32483
16795
15688
家庭戶戶數9558
家庭戶總人口(總)32481
家庭戶男16794
家庭戶女15687
0-14歲(總)10359
0-14歲男5674
0-14歲女4685
15-64歲(總)19210
15-64歲男9836
15-64歲女9374
65歲及以上(總)2914
65歲及以上男1285
65歲及以上女162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2353

文化特產


地方文化

羅庄喜洋洋藝術團 以嗩吶、歌曲、小品等形式為婚禮、喪事、慶典等活動演出。
羅庄琴書 又稱洋琴,舊時稱絲弦,今稱鋼弦,3-4人演唱,主唱文戲,劇團名稱:“豫東洋琴劇團”等。

地方特產

工業產品:大京酒、中藥飲片、玻璃工藝品。
特色農產品:何三樓村黃花菜、劉古同村速生楊苗。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庄鎮有幼兒園6所,小學21所,初中2所。在校生5600人,專任教師333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庄鎮綜合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文化活動廣場1個,村文化活動廣場6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羅庄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鎮衛生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村衛生醫療室20個;有專業衛生人員9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1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羅庄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6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400人,農村醫療救助672人次,農村五保供養520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對象216人;有鎮級敬老院1所,村級敬老院1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8%。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羅庄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0.7萬份、期刊0.3萬冊。

基礎設施

1998年,羅庄鎮投資145萬元,新打併配套機井200眼,新修硬邊渠5條12150米,整修提灌站4座,新挖和整修澇溝110條75418米,新修橋涵326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羅庄鎮因明代羅姓最早居此,稱羅庄店,后簡稱羅庄。

交通


截至2011年末,羅庄鎮“村村通”道路總長168千米,81個自然村全部通上了水泥路;鄧羅公路南北縱橫全境,北連內鄉縣灌漲鄉,與312國道相接;西鄰確(山)內(鄉)公路,緊靠靈山飛機場;西南湍河董寨大橋西連淅川的香花,厚坡等鎮,東接鎮平賈宋的小商品集散地。